田文林:對敘動武折射美國霸權本質

4月14日,美國以敘利亞政府軍涉嫌使用化學武器為由,對敘利亞發動“精準打擊”。此前美國總統特朗普已經在推特里屢屢揚言要對敘利亞動武,因此這次美國對敘利亞發射導彈並不令人意外。從定性的角度看,美國這次軍事打擊無疑是典型的強權政治行為,既缺乏事實依據,也缺乏法理依據。

一方面,這次軍事行動缺乏確鑿理由。“師出有名”是發動軍事打擊的起碼要求,但這次美國打擊敘利亞明顯理由不足。按照美國的說法,美國此次動武,原因是敘利亞政府軍在東古塔地區對平民使用了化學武器。然而,這種說法經不起推敲,其真實性令人懷疑。一則,這件事有違常識。化武事件發生時,敘利亞政府在戰場上節節勝利,馬上就要全面奪取大馬士革東部的東古塔地區,反對派基本已沒有還手之力。因此,按照常理,敘政府軍根本沒必要“冒天下之大不韙”,對反對派動用化學武器,故意觸犯眾怒。蹊蹺的是,以往敘利亞政府軍每次在戰場上形勢佔優時,總會莫名其妙地冒出化武襲擊事件(如2013年8月21日、2017年4月4日),並引發“美國打不打”的嚴峻問題。這豈不是咄咄怪事!

值得關注的是,這個爆出敘利亞政府軍使用化學武器消息的,正在此前敘利亞戰場上表現活躍、名聲狼藉的“白頭盔”組織。該組織具有明顯的西方國家背景,其打著人道主義救助的名義在敘利亞四處活動,實則屢屢進行“擺拍”、製造假新聞抹黑敘利亞政府。據伊朗通訊社 4 月 11 日報道,敘利亞政府軍佔據東古塔杜馬鎮郊區村莊 Saqba 後,發現了一處“白頭盔”組織的“影視基地”,敘方人員在現場發現相機和電影製作設備。政府軍稱,這個基地是用來拍攝類似於空襲和化學武器襲擊等。因此,這次“白頭盔”組織發表的消息真假,委實值得懷疑。敘利亞駐聯合國大使就嘲諷西方國家,敘利亞化學武器就像長了眼睛一樣,專門襲擊婦女和兒童。而美國正是憑藉這個“莫須有”的罪名對敘利亞發動打擊。這很容易讓人聯想起當年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理由是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支持恐怖主義。但事後核查發現,這些理由完全是子虛烏有。

另一方面,美國發動軍事打擊缺乏法理依據。國際社會發展進步的一個重要標誌,就是隨著時代變遷,出現了以《聯合國憲章》為代表的國際法基本準則。主權神聖不可侵犯是國際法基本準則。各國(尤其是大國)能否遵守這些國際法準則,是衡量國際關係民主化程度的關鍵指標。馬恩經典作家曾說過:“壓迫其他民族的民族是不能獲得解放的。”敘利亞是個獨立主權國家,但美國在沒有聯合國授權的情況下,倚強凌弱,隨心所欲地打擊另一個主權國家,這足以說明,在美國眼中,根本沒有遵守國際法的基本概念。美國當年發動伊拉克戰爭前,還懂得利用聯合國這個平臺,力圖為其行為披上合法性外衣。15年過去,美國現在連“偽善”也懶得裝,而直接選擇做“真小人”,直接赤膊上陣。

美國對敘利亞武力相向,並非偶然。從小的方面看,這表明美國始終是個十分好戰的帝國主義國家。據統計,美國從1776年建國240年來,有222年的時間處在戰爭狀態,佔建國曆史的93%。“把美國人視為和平主義者是個幻想,他們是而且一直是歷史上最暴力的國家之一。”從大的方面看,當前國際政治仍未完全擺脫弱肉強食的“叢林政治”本質。當前的國際關係本質是歐美政治的產物。當年歐洲各國為爭奪權力和生存資源,很早就開始紛爭不斷。陰謀、殺戮、暴力、劫掠幾乎成為歐洲政治的常態。這種“早熟”的歷史決定了西方的國際政治觀必然是“早熟”的,充滿了對人性和現實世界的悲觀看法。其中最典型的就是達爾文生物進化論用來解釋社會科學。斯賓塞的社會達爾文主義、霍布斯的“自然狀態說”、馬爾薩斯的人口論,以及馬基雅維利的君主論等政治理論,在骨子裡一脈相承,都認為社會進化過程同生物進化過程一樣,是一種自然過程,優勝劣敗,適者生存。這些深入骨髓的思想觀念引申到國際關係領域,就是崇尚弱肉強食、缺乏是非感的強權政治理論。中東的伊拉克、利比亞、敘利亞等國都是中小國家,僅僅因其資源豐富且不聽西方大國號令,且缺乏自衛能力,因此淪為西方大國的打擊對象。

因此,打破這種弱肉強食的國際政治舊秩序,已經成為世界政治中的重要話題。慶幸的是,隨著國際力量“南升北降”,尤其是中國等新興經濟體群體崛起,使和平力量的增長日漸超過戰爭力量的增長。與此同時,中國倡導的“人類命運共同體”概念,為構建國際政治新秩序提供了新的選項。該觀念反對零和思維,強調各國追求本國利益要兼顧他國合理關切,謀求本國發展中促進各國共同發展。這種訴求無疑代表了歷史進步力量,是建立國際政治新秩序的開始,也是中國為世界作出較大貢獻的具體表現。

【田文林,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研究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