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書單|關於貨幣、銀行與經濟周期的30本經典之作

貨幣理論堪稱是宏觀經濟學爭論最多,共識最少的領域了。甚至連“貨幣是什麼”這樣“簡單”的問題,在經濟學家或者哲學家這裡都沒有一致的答案。就像英國前首相格萊德斯通說過,“因為鑽研貨幣的本質而遭愚弄的人,甚至比受愛情愚弄的人還多”。奧地利學派的代表人物德索托也說,“貨幣、銀行信貸與金融市場,對理論家們來說一直是一個艱難的挑戰,而對於普通大眾仍然是一個未知的謎。到目前為止,貨幣直接或間接涉及到的社會關係還是最抽象和最難以理解的。”貨幣的重要性直到最近才逐漸被認識,古典經濟學中甚至都沒有貨幣的影子,所以有“貨幣是一層面紗”的說法。傳統主流宏觀經濟學也只是將貨幣看作交換的媒介,對實體經濟並不能產生實質性的衝擊,甚至整個金融,也都沒有獲得最夠多的重視,只是到了本輪金融危機之後,貨幣與金融才真正被重視起來。當然了,這樣說可能有失公允。畢竟,關於貨幣的著作和理論,也算久遠了。只是對於貨幣的認識,未來可能還需要更多探索,無論是從經濟學上,還是從哲學上。

筆者在校期間一直從事貨幣理論研究,鑄幣史、貨幣制度史、貨幣理論以及哲學意義上的貨幣著作都讀過一些。但是讀的越多,越有一種“看山不是山”的感覺。值此新年之際,也給大家推薦幾本不錯書。這些書沒有艱深的理論只是,大都是史學範疇的著作。大道至簡,能把複雜問題講明白,並能夠做到邏輯自洽,就屬上品。

首先,給大家推薦這幾本書是不太需要經濟學基礎也能讀懂的,雖然“淺顯”,但不乏真知灼見,正所謂大道至簡。

(文中的書評文章,可在我的微信公號中查看,【一瓣,yibanshuping】)

文末有彩蛋

1《貨幣野史》

年度書單|關於貨幣、銀行與經濟週期的30本經典之作

雖為“野史”,比肩正史。雖然簡單,但也是我反覆拿起來讀的經典之作。這本書對於貨幣的起源、貨幣的本質以及貨幣的功能論述的都很詳盡。算是一本介紹貨幣發展史的著作,沒有太多貨幣理論,作者將貨幣的“功用”嵌入到實體經濟運行之中,用現實案例闡述貨幣的“禍害”。

2《人類貨幣史》

作者:作者:(加)戴維·歐瑞爾, (捷)羅曼·克魯帕提

年度書單|關於貨幣、銀行與經濟週期的30本經典之作

照筆者的看法,這本書是貨幣史中的《人類簡史》加《未來簡史》,從過去到未來,應該說是最“新”的一本貨幣史了,與《貨幣野史》這本書的寫法相似,都是非嚴肅的貨幣史著作,讀來不覺枯燥,同時信息量又非常大,對於擴充讀者知識面,增加對貨幣的瞭解都是有幫助的。

3《貨幣大師》

作者:埃裡克·羅威(Eric Rauchway)

年度書單|關於貨幣、銀行與經濟週期的30本經典之作

這是一本以人物為主線的非嚴肅的貨幣制度史。講述的是從巴黎和會到佈雷頓森林體系瓦解這段時期的歷史,這其中貫穿了金本位的瓦解,英鎊的式微和美元的崛起。當然,同時也是日不落帝國的衰落和美國稱霸的時期。與其說是這背後是各種機緣巧合,或者是流行的陰謀論,倒不如說歷史自有其韻律。

本書中的兩位“貨幣大師”分別是凱恩斯和羅斯福,凱恩斯大家都比較熟悉,但非經濟學專業的學生可能並不知道凱恩斯對於英國貨幣制度變遷的重要性,他是這段時間代表英國參加各種經濟會談的代表和智囊,也是為商討建立二戰後世界貨幣秩序專門召開的佈雷頓森林會議的英國代表團的“團長”,他當時提出的體系叫“班科”(Bancor)。羅斯福更是家喻戶曉的大英雄,這本書重點介紹了其在貨幣金融體系方面的貢獻,最突出的就是其在大蕭條期間,為緩解恐慌而叫停兌換黃金的事件了。凱恩斯與羅斯福有過許多交流,其實有人說凱恩斯的理論為羅斯福新政提供了理論基礎,但從時間上來說,應該是羅斯福的實踐為凱恩斯提供了現實基礎。佈雷頓森林體系之“戰”猶如電影一樣充滿想象空間,為此,可以給大家推薦另一本專門寫佈雷頓森林體系的書。

4《佈雷頓森林貨幣戰》

年度書單|關於貨幣、銀行與經濟週期的30本經典之作

這也算是長見識的一本書了,這本書的男一號仍然是凱恩斯,男二號當屬美國的哈里·懷特,他是佈雷頓森林會議中美方代表團的行動派。他1941年任助理財政部長,1945年任財政部副部長,是佈雷頓森林貨幣體系的重要起草人。懷特是一位富有爭議性的人物,《維諾那計劃》一書的作者指出指控懷特是一名蘇聯間諜,他的罪行中就包括了“破壞援華”和“將共諜推入國府高層”等,相關可疑點在本書中也有所介紹。對這段歷史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讀讀這本書,還不錯。記得去年臺灣著名的經濟史學家賴建誠老師來複旦講座,我送他跟夫人去機場,在路上賴老師也談到這本書,所以我們一路上就聊個沒完了。

5《倫巴第街》

年度書單|關於貨幣、銀行與經濟週期的30本經典之作

本書的作者白之浩是一名資深財經記者,並於1861年成為著名《經濟學人》期刊的主編。這本書中對於中央銀行的運行有非常詳細的分析。當然,作者分析的對象主要是英格蘭銀行。一般認為,央行“最後貸款人”職能最早可以追溯到白之浩,但是前英格蘭銀行行長默文·金在《金融鍊金術的終結》這本書中認為還可以向前追溯。

6《金融鍊金術的終結》

年度書單|關於貨幣、銀行與經濟週期的30本經典之作

作者在英格蘭銀行又20年的工作經歷,這本書寫於本輪金融危機之後,主要也是圍繞金融危機展開的。作者的觀點和特納在《債務與魔鬼》這本書中異曲同工,認為是發達國家與新興市場國家的長期失衡導致了金融危機。其實執此觀點的學者不在少數,比如伯南克就提出了"全球儲蓄過剩“理論。這本書筆者寫了一萬多字的書評,在此筆者就不多贅述了,將鏈接置與此,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查看。

Mervyn King | 揭開老婦的面紗——評《金融鍊金術的終結》(上)

前英格蘭銀行行長 | 貨幣、銀行、國家於囚徒困境——評《金融鍊金術的終結》(下篇)

7《債務與魔鬼》

作者:(英)阿代爾·特納(AdairTurner)

年度書單|關於貨幣、銀行與經濟週期的30本經典之作

從書名中就能透視作者在本書中的主要觀點了。從過渡負債導致金融危機的爆發,以及危機爆發後債務槓桿的繼續增長,成為近十年來宏觀經濟學“炙手可熱”的話題。特納08年金融危機爆發時,臨危受命,擔任英國金融服務局主席,主持應對金融危機的各項工作。在這本書中,他結合自己的時間經驗,談到了自己對本輪金融危機發生原因的理解,並對如何防止發生類似危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其核心觀點是批判以信貸(債務)擴張的方式刺激經濟所帶來的金融不穩定。他認為,上世紀80年代以來,金融發展太快了,所以他主張應該“少一點金融活動”。對金融發展有一定了解的讀者應該可以理解,美國最早在60年代末就開始了金融擴張的活動了,最早是從銀行領域發行大額可轉讓定期存單(CDs)進行主動負債管理開始的,這也標誌著銀行從被動的資產管理模式向主動的負債管理模式轉變,再加上監管機構的寬容的態度,描述金融規模的各項指標都快速發展。

筆者認為這本書與《金融鍊金術的終結》這本書有許多重疊的地方,我當時是先看《金融鍊金術的終結》的,後面看這本的時候,就看的比較快了。大家視情況而定,有興趣也可以都買,都是不錯的書。

8《貨幣戰略論》

年度書單|關於貨幣、銀行與經濟週期的30本經典之作

這本書筆者似乎在2013年看的,當時是和張五常教授再版的《經濟解釋》一起看的。張老師在貨幣理論方面還是受到Friedman影響比較大的,也是貨幣數量論主張,但是聽我導師說,這幾年一直有跟張老師交流貨幣理論,其思想有一些變化。也開始之初貨幣數量論的不足了。我想這也是芝加哥學派的一個特徵了,去年國際上知名的經濟思想史學者Prof. McCloskey來複旦,在陪同她去寧波諾丁漢大學演講的途中,我們也聊到貨幣理論,老人家也是執著於貨幣數量論。張老師的文風在漢語語境裡是有特色的,一度便知,推薦大家閱讀。

9《貨幣、方法與市場過程》

年度書單|關於貨幣、銀行與經濟週期的30本經典之作

奧地利學派在國內知名度甚至超過了主流經濟學派,而米塞斯正是奧地利學派的代表人物。整體而言,奧派的主張是一以貫之的。米塞斯在這本書中只有一部分論述到貨幣,闡述了貨幣的非中性問題。奧派在闡述貨幣非中性問題上有其標誌性的邏輯,那就是“生產的迂迴過程論”。該理論認為貨幣對生產過程的滲透是不均衡的,有個先後次序,一般而言是從上游到下游,從權力的“中心”到“外圍”。時間的不一致性導致行為的不一致性,導致供求結構的失衡。這個理論從龐巴維克到哈耶克等都有論述,哈耶克通過“哈耶克三角”形象地給予了說明。

10《白銀資本》

年度書單|關於貨幣、銀行與經濟週期的30本經典之作

這是一本以白銀為思路的經濟史著作,討論的主題是東西方兩個世界的”大分流”。眾所周知,隨著自1800年前後西方世界的崛起,“歐洲中心論”甚囂塵上,而本書的作者弗蘭克對這種觀點發起了挑戰。他蒐集了大量的歷史資料,將亞洲,有其是中國,置於1500年以後世界經濟發展的中心地位。作者的論點是一種全球主義,他認為過去和現在一直有一個全球經濟,並不存在什麼中心,而未來也不會有什麼中心。

11《白銀帝國》

年度書單|關於貨幣、銀行與經濟週期的30本經典之作

這本書以《白銀資本》屬於同一個主題,即從貨幣制度看東西方的“大分流”,筆者讀下來的感覺是:“成也白銀,敗也白銀”。聽徐瑾自己說,這本書寫了4、5年,經濟史的書確實不好寫,需要讀的資料太多了。我是幹不了這個活的,我個人還是比較喜歡將理論、歷史和實踐結合起來寫作。這本書筆者也寫了一篇長書評,將鏈接發於此,供大家批評指正。

【一瓣·書評】貨幣的制度之維與東西大分流——評《白銀帝國》

12《貨幣哲學》

年度書單|關於貨幣、銀行與經濟週期的30本經典之作

這絕對是大部頭啊。這本書筆者也是看得斷斷續續的,很難一鼓作氣看完。西美爾是從哲學層面(含涉了經濟學)討論貨幣對整個社會精神的塑造效果,實際上是一種“貨幣文化哲學”。他談論的重點是:在現代社會的拜物過程之中,貨幣從純粹的手段成長為最終的目標,貨幣成為了現代社會新的神明。這一點也被許多實證證據證明,人們的幸福感與財富似乎也呈現一種倒U型曲線關係,在財富達到一定程度後,再多無益。是這樣嗎?

貨幣理論博大精深,大多數都是筆者2017年所讀的,再加上很多都寫過書評,所以寫這些推薦語也算是信手拈來,不費什麼功夫。接下來還要給大家推薦一組書,這些書的專業性更強一點,所以主要是推薦給經濟學專業的學生讀的,而且更多的是高年級的學生。本科生如果有興趣也可以嘗試,不過推薦從上面這一組開始。

13《美國貨幣史》

年度書單|關於貨幣、銀行與經濟週期的30本經典之作

這本書應該不用筆者過多的推薦了,我想應該是宏觀經濟學的必讀書目。只是現在,貨幣數量論解釋世界的能力被越來越多的人懷疑。我的看法是,理論一定要放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中去理解。產品在更新換代,經濟理論自然也會隨著經濟與金融現實的變化而迭代。所以用現在的實踐去批過去的理論,實在是有點牛頭不對馬嘴。

14《貨幣的禍害》

作者:[美]弗裡德曼(MiltonFriedman)

年度書單|關於貨幣、銀行與經濟週期的30本經典之作

毫無疑問,這本也是必讀書目。這本書算是《美國貨幣史》的姊妹篇了吧,但是可讀性要甚於前者,畢竟,篇幅就小了很多,但是這本書寫的真精彩啊,弗裡德曼的文筆絕對是經濟學家裡面的代表,這一點就連Prof. McCloskey都豎大拇指。貨幣數量論的流行,與弗裡德曼這個頂尖的“推銷員”的個人魅力是分不開的。這本書我也寫了1.3萬字的書評,內容我就不贅述了,詳情可參考書評。

【一瓣·書評】弗裡德曼 | 通貨膨脹永遠是一種貨幣現象——評《貨幣的禍害》

15《中國貨幣史》

年度書單|關於貨幣、銀行與經濟週期的30本經典之作

要說中國貨幣史,彭老師的這本書已經登峰造極了。這本書筆者並沒有從頭到尾通讀,主要是當作工具書來用的。書中極其詳盡地闡述了中國古代錢幣的發展史,開創了將錢幣學與貨幣史、與各時代社會經濟發展狀況相結合的研究路徑,拓寬了錢幣學的研究範圍,使中國錢幣學研究走出了傳統的狹隘的圈子,開拓了一片新天地。從事貨幣史研究的學生肯定得人手一本了。

16《貨幣理論》

年度書單|關於貨幣、銀行與經濟週期的30本經典之作

要論純貨幣理論著作,筆者非常推薦這一本書。2017年才出新版,在未出新版之前,出版社已經停印了,我當時是在網上找的電子書打印出來讀的。讀得實在過癮。後來我導師韋森教授組織重譯,所以我又毫不猶豫的買來再讀。

17《國外貨幣金融學說》

年度書單|關於貨幣、銀行與經濟週期的30本經典之作

這本書是劉老師潛心十年而成的著作,早在1983年就出版了。本書梳理了從重商主義到託賓資產組合選擇理論之間的貨幣理論,雖然從現在來看,許多新的貨幣理論沒有被包括進去,但是在當時來看,已經是非常詳盡了。筆者在此就不做過多展開了,大家可以從目錄中略知一二。

18《貨幣理論的發展與重建》

年度書單|關於貨幣、銀行與經濟週期的30本經典之作

這是被筆者翻“爛掉”的一本書,一是因為出版社的裝訂不太好,二是因為筆者反覆讀了許多遍。當時在讀這本書的時候常與韋森老師交流,筆者與柳欣老師的幾位學生都有交流,與南開的幾位老師也常在一個群裡探討,11月份還去南開作了一場報告,也談到了柳老師的研究。柳老師所謂的重建,是想在馬克思的價值理論之上重建,這一點筆者是略持保留意見的,當然並不是否認,只是有不同看法而已。

19-21《貨幣改革論》、《貨幣論》、《就業、利息與貨幣通論》

以上三本書江湖人稱凱恩斯“貨幣三論”,系統讀下來,一個特別明顯的感覺就是凱恩斯爵士思想是在太跳躍了,前後不一致的地方有點多啊。不過也很合理,世界在變,理論哪有不變的道理。我相信真正對貨幣理論感興趣的學生,案頭早已經備齊了,所以我還是不囉嗦了。

22
《貨幣、利息與價格》(商務今年會出新版)

這本書現在市場上也沒得賣了,大家可以在網上二手書店看看,如孔夫子或者淘寶。這本書與哈里斯的《貨幣理論》都是國外高校常用的教材,我記得韋森老師就說過他當時在澳洲留學的時候用過這本書。

23-25成本衝擊、通脹容忍度與宏觀政策》、《信用創造、貨幣供求與經濟結構》、《貨幣數量、利率調控與政策轉型》

這三本書也算得上是“貨幣政策三部曲”了吧,其中最後一本今年還獲得了孫冶方經濟學獎。雖然是爭論比較多的理論,但是作者在每個問題上都能夠做到邏輯自洽,這一點實屬不易。推薦閱讀。

26《漸行漸近的金融週期》

年度書單|關於貨幣、銀行與經濟週期的30本經典之作

彭文生老師的這本書也非常棒,看完之後,我立馬就問彭老師,是否看過後凱恩斯學派的相關理論,特別是Wray《現代貨幣理論》,因為從框架到相應的觀點,都很相近。(彭老師說沒有看過。)就我個人的看大來說,因為自己的框架和彭老師的很相似,所以讀起來就很舒服。在這兒也安利給大家。

27
《現代貨幣理論》

年度書單|關於貨幣、銀行與經濟週期的30本經典之作

這本書中的觀點可能會顛覆你的一般看法,比如貨幣是又稅收驅動的,以及某種意義上來說,政府的開銷是沒有邊界的等等,也就是說政府從負債上來說,至少比私人部門安全等。這是一本非常不錯的書,其方法論可能對於理解現實經濟的困局有幫助。具體內容,我也寫了一篇書評,供大家批評。

數字貨幣時代:印鈔機和直升機下崗,鍵盤上崗——評Landall Wray《現代貨幣理論》

28《穩定不穩定的經濟》

年度書單|關於貨幣、銀行與經濟週期的30本經典之作

詳情請見2.5萬字的書評:

書評 | 金融危機10週年:它會再次發生嗎? ——評Minsky《穩定不穩定的經濟》

書評 | 金融危機10週年:“行動的勇氣” ——評明斯基《穩定不穩定的經濟》(下)

29《逃不開的經濟週期》

年度書單|關於貨幣、銀行與經濟週期的30本經典之作

詳情請見書評:

Lars Tvede |“蕭條的唯一原因就是繁榮”——評《逃不開的經濟週期:歷史、理論與投資現實》(上)

【一瓣·書評】| 馴服經濟週期:萬科與萬達事件沒那麼簡單——評Tvede《逃不開的經濟週期:歷史、理論與投資現實》(下)

30《金融理論中的貨幣》

作者:(美)格利(Gurley,j.g.),(美)肖(Shaw,E.S.)

年度書單|關於貨幣、銀行與經濟週期的30本經典之作

經典!經典!經典!

以上就是我向大家推薦的30本關於貨幣、銀行與金融危機當面的書籍。當然,這只是九牛一毛,不過也夠大家讀上一段時間了。後續我還會偶爾給大家多推薦推薦的。筆者在公號上還寫了很多其他專著的書評,不過涉獵範圍較廣泛一些。


【彩蛋:韋森教授的書架】

年度書單|關於貨幣、銀行與經濟週期的30本經典之作

年度書單|關於貨幣、銀行與經濟週期的30本經典之作


另外,由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張軍院長領銜,東方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邵宇老師和我個人主講的《復旦名師團的經濟學課》已經在喜馬拉雅app上線了。詳情可在喜馬拉雅app直接搜索“復旦名師團”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