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书单|关于货币、银行与经济周期的30本经典之作

货币理论堪称是宏观经济学争论最多,共识最少的领域了。甚至连“货币是什么”这样“简单”的问题,在经济学家或者哲学家这里都没有一致的答案。就像英国前首相格莱德斯通说过,“因为钻研货币的本质而遭愚弄的人,甚至比受爱情愚弄的人还多”。奥地利学派的代表人物德索托也说,“货币、银行信贷与金融市场,对理论家们来说一直是一个艰难的挑战,而对于普通大众仍然是一个未知的谜。到目前为止,货币直接或间接涉及到的社会关系还是最抽象和最难以理解的。”货币的重要性直到最近才逐渐被认识,古典经济学中甚至都没有货币的影子,所以有“货币是一层面纱”的说法。传统主流宏观经济学也只是将货币看作交换的媒介,对实体经济并不能产生实质性的冲击,甚至整个金融,也都没有获得最够多的重视,只是到了本轮金融危机之后,货币与金融才真正被重视起来。当然了,这样说可能有失公允。毕竟,关于货币的著作和理论,也算久远了。只是对于货币的认识,未来可能还需要更多探索,无论是从经济学上,还是从哲学上。

笔者在校期间一直从事货币理论研究,铸币史、货币制度史、货币理论以及哲学意义上的货币著作都读过一些。但是读的越多,越有一种“看山不是山”的感觉。值此新年之际,也给大家推荐几本不错书。这些书没有艰深的理论只是,大都是史学范畴的著作。大道至简,能把复杂问题讲明白,并能够做到逻辑自洽,就属上品。

首先,给大家推荐这几本书是不太需要经济学基础也能读懂的,虽然“浅显”,但不乏真知灼见,正所谓大道至简。

(文中的书评文章,可在我的微信公号中查看,【一瓣,yibanshuping】)

文末有彩蛋

1《货币野史》

年度书单|关于货币、银行与经济周期的30本经典之作

虽为“野史”,比肩正史。虽然简单,但也是我反复拿起来读的经典之作。这本书对于货币的起源、货币的本质以及货币的功能论述的都很详尽。算是一本介绍货币发展史的著作,没有太多货币理论,作者将货币的“功用”嵌入到实体经济运行之中,用现实案例阐述货币的“祸害”。

2《人类货币史》

作者:作者:(加)戴维·欧瑞尔, (捷)罗曼·克鲁帕提

年度书单|关于货币、银行与经济周期的30本经典之作

照笔者的看法,这本书是货币史中的《人类简史》加《未来简史》,从过去到未来,应该说是最“新”的一本货币史了,与《货币野史》这本书的写法相似,都是非严肃的货币史著作,读来不觉枯燥,同时信息量又非常大,对于扩充读者知识面,增加对货币的了解都是有帮助的。

3《货币大师》

作者:埃里克·罗威(Eric Rauchway)

年度书单|关于货币、银行与经济周期的30本经典之作

这是一本以人物为主线的非严肃的货币制度史。讲述的是从巴黎和会到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这段时期的历史,这其中贯穿了金本位的瓦解,英镑的式微和美元的崛起。当然,同时也是日不落帝国的衰落和美国称霸的时期。与其说是这背后是各种机缘巧合,或者是流行的阴谋论,倒不如说历史自有其韵律。

本书中的两位“货币大师”分别是凯恩斯和罗斯福,凯恩斯大家都比较熟悉,但非经济学专业的学生可能并不知道凯恩斯对于英国货币制度变迁的重要性,他是这段时间代表英国参加各种经济会谈的代表和智囊,也是为商讨建立二战后世界货币秩序专门召开的布雷顿森林会议的英国代表团的“团长”,他当时提出的体系叫“班科”(Bancor)。罗斯福更是家喻户晓的大英雄,这本书重点介绍了其在货币金融体系方面的贡献,最突出的就是其在大萧条期间,为缓解恐慌而叫停兑换黄金的事件了。凯恩斯与罗斯福有过许多交流,其实有人说凯恩斯的理论为罗斯福新政提供了理论基础,但从时间上来说,应该是罗斯福的实践为凯恩斯提供了现实基础。布雷顿森林体系之“战”犹如电影一样充满想象空间,为此,可以给大家推荐另一本专门写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书。

4《布雷顿森林货币战》

年度书单|关于货币、银行与经济周期的30本经典之作

这也算是长见识的一本书了,这本书的男一号仍然是凯恩斯,男二号当属美国的哈里·怀特,他是布雷顿森林会议中美方代表团的行动派。他1941年任助理财政部长,1945年任财政部副部长,是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的重要起草人。怀特是一位富有争议性的人物,《维诺那计划》一书的作者指出指控怀特是一名苏联间谍,他的罪行中就包括了“破坏援华”和“将共谍推入国府高层”等,相关可疑点在本书中也有所介绍。对这段历史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读读这本书,还不错。记得去年台湾著名的经济史学家赖建诚老师来复旦讲座,我送他跟夫人去机场,在路上赖老师也谈到这本书,所以我们一路上就聊个没完了。

5《伦巴第街》

年度书单|关于货币、银行与经济周期的30本经典之作

本书的作者白之浩是一名资深财经记者,并于1861年成为著名《经济学人》期刊的主编。这本书中对于中央银行的运行有非常详细的分析。当然,作者分析的对象主要是英格兰银行。一般认为,央行“最后贷款人”职能最早可以追溯到白之浩,但是前英格兰银行行长默文·金在《金融炼金术的终结》这本书中认为还可以向前追溯。

6《金融炼金术的终结》

年度书单|关于货币、银行与经济周期的30本经典之作

作者在英格兰银行又20年的工作经历,这本书写于本轮金融危机之后,主要也是围绕金融危机展开的。作者的观点和特纳在《债务与魔鬼》这本书中异曲同工,认为是发达国家与新兴市场国家的长期失衡导致了金融危机。其实执此观点的学者不在少数,比如伯南克就提出了"全球储蓄过剩“理论。这本书笔者写了一万多字的书评,在此笔者就不多赘述了,将链接置与此,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查看。

Mervyn King | 揭开老妇的面纱——评《金融炼金术的终结》(上)

前英格兰银行行长 | 货币、银行、国家于囚徒困境——评《金融炼金术的终结》(下篇)

7《债务与魔鬼》

作者:(英)阿代尔·特纳(AdairTurner)

年度书单|关于货币、银行与经济周期的30本经典之作

从书名中就能透视作者在本书中的主要观点了。从过渡负债导致金融危机的爆发,以及危机爆发后债务杠杆的继续增长,成为近十年来宏观经济学“炙手可热”的话题。特纳08年金融危机爆发时,临危受命,担任英国金融服务局主席,主持应对金融危机的各项工作。在这本书中,他结合自己的时间经验,谈到了自己对本轮金融危机发生原因的理解,并对如何防止发生类似危机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其核心观点是批判以信贷(债务)扩张的方式刺激经济所带来的金融不稳定。他认为,上世纪80年代以来,金融发展太快了,所以他主张应该“少一点金融活动”。对金融发展有一定了解的读者应该可以理解,美国最早在60年代末就开始了金融扩张的活动了,最早是从银行领域发行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CDs)进行主动负债管理开始的,这也标志着银行从被动的资产管理模式向主动的负债管理模式转变,再加上监管机构的宽容的态度,描述金融规模的各项指标都快速发展。

笔者认为这本书与《金融炼金术的终结》这本书有许多重叠的地方,我当时是先看《金融炼金术的终结》的,后面看这本的时候,就看的比较快了。大家视情况而定,有兴趣也可以都买,都是不错的书。

8《货币战略论》

年度书单|关于货币、银行与经济周期的30本经典之作

这本书笔者似乎在2013年看的,当时是和张五常教授再版的《经济解释》一起看的。张老师在货币理论方面还是受到Friedman影响比较大的,也是货币数量论主张,但是听我导师说,这几年一直有跟张老师交流货币理论,其思想有一些变化。也开始之初货币数量论的不足了。我想这也是芝加哥学派的一个特征了,去年国际上知名的经济思想史学者Prof. McCloskey来复旦,在陪同她去宁波诺丁汉大学演讲的途中,我们也聊到货币理论,老人家也是执着于货币数量论。张老师的文风在汉语语境里是有特色的,一度便知,推荐大家阅读。

9《货币、方法与市场过程》

年度书单|关于货币、银行与经济周期的30本经典之作

奥地利学派在国内知名度甚至超过了主流经济学派,而米塞斯正是奥地利学派的代表人物。整体而言,奥派的主张是一以贯之的。米塞斯在这本书中只有一部分论述到货币,阐述了货币的非中性问题。奥派在阐述货币非中性问题上有其标志性的逻辑,那就是“生产的迂回过程论”。该理论认为货币对生产过程的渗透是不均衡的,有个先后次序,一般而言是从上游到下游,从权力的“中心”到“外围”。时间的不一致性导致行为的不一致性,导致供求结构的失衡。这个理论从庞巴维克到哈耶克等都有论述,哈耶克通过“哈耶克三角”形象地给予了说明。

10《白银资本》

年度书单|关于货币、银行与经济周期的30本经典之作

这是一本以白银为思路的经济史著作,讨论的主题是东西方两个世界的”大分流”。众所周知,随着自1800年前后西方世界的崛起,“欧洲中心论”甚嚣尘上,而本书的作者弗兰克对这种观点发起了挑战。他搜集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将亚洲,有其是中国,置于1500年以后世界经济发展的中心地位。作者的论点是一种全球主义,他认为过去和现在一直有一个全球经济,并不存在什么中心,而未来也不会有什么中心。

11《白银帝国》

年度书单|关于货币、银行与经济周期的30本经典之作

这本书以《白银资本》属于同一个主题,即从货币制度看东西方的“大分流”,笔者读下来的感觉是:“成也白银,败也白银”。听徐瑾自己说,这本书写了4、5年,经济史的书确实不好写,需要读的资料太多了。我是干不了这个活的,我个人还是比较喜欢将理论、历史和实践结合起来写作。这本书笔者也写了一篇长书评,将链接发于此,供大家批评指正。

【一瓣·书评】货币的制度之维与东西大分流——评《白银帝国》

12《货币哲学》

年度书单|关于货币、银行与经济周期的30本经典之作

这绝对是大部头啊。这本书笔者也是看得断断续续的,很难一鼓作气看完。西美尔是从哲学层面(含涉了经济学)讨论货币对整个社会精神的塑造效果,实际上是一种“货币文化哲学”。他谈论的重点是:在现代社会的拜物过程之中,货币从纯粹的手段成长为最终的目标,货币成为了现代社会新的神明。这一点也被许多实证证据证明,人们的幸福感与财富似乎也呈现一种倒U型曲线关系,在财富达到一定程度后,再多无益。是这样吗?

货币理论博大精深,大多数都是笔者2017年所读的,再加上很多都写过书评,所以写这些推荐语也算是信手拈来,不费什么功夫。接下来还要给大家推荐一组书,这些书的专业性更强一点,所以主要是推荐给经济学专业的学生读的,而且更多的是高年级的学生。本科生如果有兴趣也可以尝试,不过推荐从上面这一组开始。

13《美国货币史》

年度书单|关于货币、银行与经济周期的30本经典之作

这本书应该不用笔者过多的推荐了,我想应该是宏观经济学的必读书目。只是现在,货币数量论解释世界的能力被越来越多的人怀疑。我的看法是,理论一定要放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中去理解。产品在更新换代,经济理论自然也会随着经济与金融现实的变化而迭代。所以用现在的实践去批过去的理论,实在是有点牛头不对马嘴。

14《货币的祸害》

作者:[美]弗里德曼(MiltonFriedman)

年度书单|关于货币、银行与经济周期的30本经典之作

毫无疑问,这本也是必读书目。这本书算是《美国货币史》的姊妹篇了吧,但是可读性要甚于前者,毕竟,篇幅就小了很多,但是这本书写的真精彩啊,弗里德曼的文笔绝对是经济学家里面的代表,这一点就连Prof. McCloskey都竖大拇指。货币数量论的流行,与弗里德曼这个顶尖的“推销员”的个人魅力是分不开的。这本书我也写了1.3万字的书评,内容我就不赘述了,详情可参考书评。

【一瓣·书评】弗里德曼 | 通货膨胀永远是一种货币现象——评《货币的祸害》

15《中国货币史》

年度书单|关于货币、银行与经济周期的30本经典之作

要说中国货币史,彭老师的这本书已经登峰造极了。这本书笔者并没有从头到尾通读,主要是当作工具书来用的。书中极其详尽地阐述了中国古代钱币的发展史,开创了将钱币学与货币史、与各时代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相结合的研究路径,拓宽了钱币学的研究范围,使中国钱币学研究走出了传统的狭隘的圈子,开拓了一片新天地。从事货币史研究的学生肯定得人手一本了。

16《货币理论》

年度书单|关于货币、银行与经济周期的30本经典之作

要论纯货币理论著作,笔者非常推荐这一本书。2017年才出新版,在未出新版之前,出版社已经停印了,我当时是在网上找的电子书打印出来读的。读得实在过瘾。后来我导师韦森教授组织重译,所以我又毫不犹豫的买来再读。

17《国外货币金融学说》

年度书单|关于货币、银行与经济周期的30本经典之作

这本书是刘老师潜心十年而成的著作,早在1983年就出版了。本书梳理了从重商主义到托宾资产组合选择理论之间的货币理论,虽然从现在来看,许多新的货币理论没有被包括进去,但是在当时来看,已经是非常详尽了。笔者在此就不做过多展开了,大家可以从目录中略知一二。

18《货币理论的发展与重建》

年度书单|关于货币、银行与经济周期的30本经典之作

这是被笔者翻“烂掉”的一本书,一是因为出版社的装订不太好,二是因为笔者反复读了许多遍。当时在读这本书的时候常与韦森老师交流,笔者与柳欣老师的几位学生都有交流,与南开的几位老师也常在一个群里探讨,11月份还去南开作了一场报告,也谈到了柳老师的研究。柳老师所谓的重建,是想在马克思的价值理论之上重建,这一点笔者是略持保留意见的,当然并不是否认,只是有不同看法而已。

19-21《货币改革论》、《货币论》、《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

以上三本书江湖人称凯恩斯“货币三论”,系统读下来,一个特别明显的感觉就是凯恩斯爵士思想是在太跳跃了,前后不一致的地方有点多啊。不过也很合理,世界在变,理论哪有不变的道理。我相信真正对货币理论感兴趣的学生,案头早已经备齐了,所以我还是不啰嗦了。

22
《货币、利息与价格》(商务今年会出新版)

这本书现在市场上也没得卖了,大家可以在网上二手书店看看,如孔夫子或者淘宝。这本书与哈里斯的《货币理论》都是国外高校常用的教材,我记得韦森老师就说过他当时在澳洲留学的时候用过这本书。

23-25成本冲击、通胀容忍度与宏观政策》、《信用创造、货币供求与经济结构》、《货币数量、利率调控与政策转型》

这三本书也算得上是“货币政策三部曲”了吧,其中最后一本今年还获得了孙冶方经济学奖。虽然是争论比较多的理论,但是作者在每个问题上都能够做到逻辑自洽,这一点实属不易。推荐阅读。

26《渐行渐近的金融周期》

年度书单|关于货币、银行与经济周期的30本经典之作

彭文生老师的这本书也非常棒,看完之后,我立马就问彭老师,是否看过后凯恩斯学派的相关理论,特别是Wray《现代货币理论》,因为从框架到相应的观点,都很相近。(彭老师说没有看过。)就我个人的看大来说,因为自己的框架和彭老师的很相似,所以读起来就很舒服。在这儿也安利给大家。

27
《现代货币理论》

年度书单|关于货币、银行与经济周期的30本经典之作

这本书中的观点可能会颠覆你的一般看法,比如货币是又税收驱动的,以及某种意义上来说,政府的开销是没有边界的等等,也就是说政府从负债上来说,至少比私人部门安全等。这是一本非常不错的书,其方法论可能对于理解现实经济的困局有帮助。具体内容,我也写了一篇书评,供大家批评。

数字货币时代:印钞机和直升机下岗,键盘上岗——评Landall Wray《现代货币理论》

28《稳定不稳定的经济》

年度书单|关于货币、银行与经济周期的30本经典之作

详情请见2.5万字的书评:

书评 | 金融危机10周年:它会再次发生吗? ——评Minsky《稳定不稳定的经济》

书评 | 金融危机10周年:“行动的勇气” ——评明斯基《稳定不稳定的经济》(下)

29《逃不开的经济周期》

年度书单|关于货币、银行与经济周期的30本经典之作

详情请见书评:

Lars Tvede |“萧条的唯一原因就是繁荣”——评《逃不开的经济周期:历史、理论与投资现实》(上)

【一瓣·书评】| 驯服经济周期:万科与万达事件没那么简单——评Tvede《逃不开的经济周期:历史、理论与投资现实》(下)

30《金融理论中的货币》

作者:(美)格利(Gurley,j.g.),(美)肖(Shaw,E.S.)

年度书单|关于货币、银行与经济周期的30本经典之作

经典!经典!经典!

以上就是我向大家推荐的30本关于货币、银行与金融危机当面的书籍。当然,这只是九牛一毛,不过也够大家读上一段时间了。后续我还会偶尔给大家多推荐推荐的。笔者在公号上还写了很多其他专著的书评,不过涉猎范围较广泛一些。


【彩蛋:韦森教授的书架】

年度书单|关于货币、银行与经济周期的30本经典之作

年度书单|关于货币、银行与经济周期的30本经典之作


另外,由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张军院长领衔,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邵宇老师和我个人主讲的《复旦名师团的经济学课》已经在喜马拉雅app上线了。详情可在喜马拉雅app直接搜索“复旦名师团”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