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2018上半年農機行業的這些新標準新變化

進入7月份,意味著2018年已經過半,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盤點一下這半年來農機行業都有些什麼新變化新標準。

盤點:2018上半年農機行業的這些新標準新變化

拖拉機和聯合收割機兩項新規

《拖拉機和聯合收割機駕駛證管理規定》和《拖拉機和聯合收割機登記規定》,於6月1日起施行。自6月1日起,重新換髮拖拉機、聯合收割機駕駛證和行駛證;將拖拉機、聯合收割機場地駕駛技能和田間作業技能考試圖形分別由原先的3個精簡為1個,統一考試內容與要求;拖拉機駕駛證、聯合收割機駕駛證2個證件合併為1個駕駛證件,行駛證合併為1個行駛證,讓農業機械和農民機手“一證上崗”。

此外,新規還明確了新機免予安全技術檢驗的規定;駕駛證申領截止年齡由60週歲延長到70週歲;來歷證明中增加了所有人所在組織證明,將出具身體條件證明的醫療機構由縣級擴大到鄉鎮或社區以上醫療機構。

農機補貼新變化

兩部委印發《2018—2020年農機購置補貼實施指導意見》,確定了15大類42個小類137個品目的補貼範圍。今年的補貼呈現出五大新變化:全面推行補貼範圍內機具敞開補貼;拓寬補貼產品資質條件;擴大補貼對象範圍;推動新產品補貼試點全覆蓋;規範購機者和補貼機具產銷企業參與補貼政策實施。

黃河禁漁期制度啟動

4月1日,農業農村部和河南省人民政府在黃河小浪底水庫舉行黃河禁漁期制度暨漁政聯合執法啟動活動,同時開展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和禁漁巡航。此次活動標誌著黃河禁漁期制度正式啟動實施。

這是黃河首次實施流域性禁漁,填補了黃河流域性漁業資源保護制度的空白,將對黃河流域水生生物資源養護和水生態修復起到重大推動作用。禁漁範圍包括3個主要通江湖泊,以及13條黃河主要支流的幹流河段;禁漁期從每年的4月1日12時至6月30日12時;禁止作業類型包括了釣具在內的所有捕撈作業類型。

農機無人機行業標準出臺

《植保無人飛機質量評價技術規範》(以下簡稱《標準》)於今年6月1日正式實施,這是我國首個農業無人機行業標準。本標準根據民航和農業部相關法規政策編制,主要涉及植保無人飛機產品本身的質量要求。

標準針對植保作業常見的高溫高溼環境、植保無人飛機作業噴霧量均勻性較差的問題、安全要求等方面做出了規定。此外,根據主管部門監管要求,明確了作業信息存儲和遠程監管接入功能。

國四排放標準

6月12日,中國農機工業協會在北京召開“農機國四排放升級工作研討會”。自2020年1月1日起,凡不滿足本標準要求的非道路移動機械及其裝用的柴油機不得生產、進口、銷售和投入使用”。

農業機械被國家列為汙染排放控制重點行業,對拖拉機、收穫機、插秧機、青貯機等實施作業排放達標移動監管。國四標準對顆粒物排放數量控制非常嚴格,對農機企業的技術能力和人才培養都是嚴峻考驗,發動機和農機整機要重新設計、開發、測試、產品推廣鑑定,工作量大,時間緊,任務重。

此文由本網整理發佈,部分資料來源:農村農業部,如有侵權或異議請聯繫我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