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中共「一大」代表,是中共黨史上反貪第一人

今天是“七一”建黨節,讓我們共同緬懷一位革命烈士,因為他曾經為建黨事業做出重要貢獻。

1931年4月5日,在響亮的“中國共產黨萬歲”口號聲和悲壯的國際歌歌聲中,一位共產黨人在濟南緯八路英勇就義。這位烈士便是中共“一大”代表鄧恩銘。

他是中共“一大”代表,是中共黨史上反貪第一人

鄧恩銘

鄧恩銘(1901年-1931年),水族,貴州荔波人。他是山東共產黨早期組織的創始人,也是參加中共“一大”的13名代表中唯一一位少數民族。

鄧恩銘出生在一個貧苦農民家庭。16歲時,他收到二叔黃澤沛的來信,邀他到山東濟南上學。於是,他收拾行李,不遠千里,前往山東。臨行前,他改寫日本明治維新時期著名武將西鄉隆盛的詩,表明心志:“男兒立志出鄉關,學業不成誓不還。埋骨何須桑梓地,人間到處是青山。”

懷著遠大的志向,鄧恩銘來到山東省立第一中學就讀。兩年後,“五四運動”爆發,他積極響應北京學生愛國運動,被推舉為省立一中學生自治會負責人兼出版部長,主編學校校報。就在此時,他結識了省立第一師範學校的學生領袖王盡美。兩人志同道合,很快成為親密戰友,共同組織學生參與罷課、遊行等活動,號召人們抵制日貨,反對賣國條約。

1920年,鄧恩銘、王盡美等人組織勵新學會,創辦《勵新》雜誌,介紹俄國十月革命,抨擊社會現狀。1921年春,他們共同創建了濟南共產黨早期組織。同年7月,鄧恩銘和王盡美作為山東代表,出席在上海召開的中共“一大”。

他是中共“一大”代表,是中共黨史上反貪第一人

鄧恩銘畫像

1922年1月,鄧恩銘、王盡美等14名中共代表赴莫斯科參加了共產國際召開的遠東各國共產黨和民族革命團體第一次代表大會,受到列寧的親切接見。

在莫斯科參觀時,鄧恩銘瞭解到蘇聯人民每日麵包分配標準,其中紅軍士兵2磅,工人1.5磅,機關人員1磅,共產黨員3/4磅(1磅=0.45359千克)。這讓他認識到,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就應該起到模範帶頭作用。

回國後,鄧恩銘在山東積極發展黨組織,組織工人運動。1925年8月,他被任命為中共山東地方執行委員會書記。1927年4月,鄧恩銘和時任中共山東省委組織部長的王復元一同赴武漢出席中國共產黨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

會後,中共黨中央撥給山東黨組織活動經費1000元,由王復元帶回山東。王復元卻將這筆錢據為己有,並向鄧恩銘謊稱是途中遇到小偷行竊,致使活動經費丟失。此後,王復元借職務之便,經常貪汙公款。

不久,鄧恩銘發現了王復元貪汙公款的證據。他對王復元進行了嚴厲批評,並將其開除出黨。鄧恩銘因此成為中共歷史上反貪第一人。

此後,王復元懷恨在心,投奔了國民黨。他將山東共產黨領導名單和秘密活動地點提供給了反動當局,致使山東中共黨組織遭到嚴重破壞。不久,鄧恩銘在濟南被捕。

鄧恩銘在法庭上和監獄裡同敵人作了英勇的鬥爭,並組織領導了兩次越獄鬥爭,其中一次,1個人成功越獄;另一次在地下黨的接應下,6人衝出監獄。但是,他因受刑過重,行動困難,被敵捕回打入死牢。鄧恩銘還在獄中寫下了一首《訣別》詩:“卅一年華轉瞬間,壯志未酬奈何天。不惜唯我身先死,後繼頻頻慰九泉。”

1931年4月5日,鄧恩銘被國民黨山東當局槍殺於濟南緯八路刑場,犧牲時年僅30歲。

他是中共“一大”代表,是中共黨史上反貪第一人

鄧恩銘雕像

2009年9月14日,鄧恩銘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