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徒絕藝|神匠嘆息不止,從此掛刀隱居江湖

傳說北宋初年,在江南一帶,石匠頗多,其中,有一個石匠,他鑿石造形的功夫可謂出神入化,大家賜予他“神匠”之稱,把他本來的姓氏給淡忘了。

神匠居無定所,雲遊四方。他一生的心願,是想收徒一百。神匠收徒學藝有個規矩:不言學時長短,弟子自覺學成了,便向師傅提出出師的請求。神匠認為,自古哪有師傅驅趕徒兒之說。

後來,神匠收徒剛好一百了,也出師了九十九個,九十九個徒兒遍佈江南,所做的工藝,盡顯神匠之特色,令世人所稱道。

師徒絕藝|神匠嘆息不止,從此掛刀隱居江湖

最後一個關門弟子,名叫雲兒,長 著 一副白面書生相,是神匠年屆八旬所收,已學藝四年。神匠很納悶兒,這雲兒咋的?從我手裡學的功夫已到九成了,足以揚我神匠之威,難道還要學到十成不成?徒兒啊,你好糊塗,這最後一成豈是你能學的?是留給你今後自己給自己學的。你若把師傅最後的一成功夫都學去了,那你就難以跳出師傅的影子,你就不是你了呀!然而,神匠不能破了自己的這個門規。

這天傍晚,師徒二人來到川南榮州城,想留點東西在這裡。當時正流行鑿石佛,神匠說:“看這城外山勢奇麗,崖石 上 好,何不乘月朗星光之色,鑿佛於石壁,獻於榮州人。”於是吩咐雲兒赴東山,自己去西山,待天明完工後,叫雲兒來西山會合。

雞鳴頭遍,神匠已在崖壁上一口氣開鑿出幾十尊佛像,大大小小,很逼真。他越鑿越精神,心想,天明後,這一群佛像猶如從天而降,一定會令榮州人嘖嘖稱奇,歎為觀止。他又想到雲兒,心情就有些沉重,不該讓他單獨去東山,他從未鑿過佛,怕遷怒於佛祖遭到懲罰,也讓後人恥笑。他真希望雲兒在東山上無從下刀,坐下來賞月,自己也不會怪罪於他。

師徒絕藝|神匠嘆息不止,從此掛刀隱居江湖

雞鳴三遍,神匠見西山已滿壁生佛,實在不想再鑿了,在一塊大青石上坐下來歇息,等雲兒。

眼看天色將大亮,神匠等不及了,就快步朝東山走去。

到了東山,卻見雲兒已斜倚崖壁睡著了。崖壁上果然連一個小佛也沒有。

神匠並不氣惱,把雲兒叫醒,說:“走吧,不鑿也無妨。”

雲兒揉了揉眼睛說:“師傅,我鑿了呀!”

“嗯?”神匠一驚,雲兒分明在說假話,“那……在哪兒?”

“就在這崖壁之上。”雲兒用手指了指。

“沒有啊。”神匠用手摸了摸好像鑿了幾刀起了個頭的崖石,說,“哦,就這個嗎?”

雲兒笑了:“這是佛腳哩,師傅。”

“啊!”神匠忙後退數步仰頭一望,嗬!一尊巨佛赫然端坐於石壁上,高百餘尺。

神匠眼前不禁一黑,差點栽倒,雲兒急忙上前扶住他:“師傅,您怎麼啦?”

“沒、沒什麼。”神匠說,“雲兒呵……”神匠本想說,雲兒早該出師了,但想到門規,話到嘴邊又咽了回去。

師徒絕藝|神匠嘆息不止,從此掛刀隱居江湖

神匠叫雲兒在此稍等,他到西山去去就來。

只見神匠來到西山,再看自己鑿的佛,最大者高不過五尺。

神匠不禁嘆息道:“原來是我心中無大佛啊!”

神匠深感慚愧,砸爛幾尊佛像後,並未去東山與徒兒會面,而是就此遠走,掛刀隱居江湖。

現在,榮州城東山上立有一尊大佛,西山上有殘存的小佛群,都這樣認為:大佛是出自師傅之手,小佛群乃為徒兒塗鴉之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