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區動態」南寧江南區:突出重點推進宜居鄉村建設

「县区动态」南宁江南区:突出重点推进宜居乡村建设

自“美麗廣西”鄉村建設系列活動開展以來,江南區突出特色產業、基礎設施、鄉風文化、農旅結合等重點,先後投入近2.5億元開展“清潔鄉村”“生態鄉村”“宜居鄉村”活動,特色產業不斷做優做大,農村基礎設施條件逐步完善,鄉風文化得到合理保護和開發。

凝心聚力,著力打造農業特色產業。江南區以現代特色農業示範區建設為抓手,以“產業興旺”為重點,加快現代農業發展,深入實施“10+3”特色農業產業提升行動,著力增加綠色優質農產品供給,推動現代特色農業示範區增點擴面提質升級,大力推進鄉村旅遊連點成線連線成面,有效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目前,江南區已創建和提檔升級5個現代特色農業示範區,核心區建設面積超過6770畝,“江韻揚美”休閒農業示範區被評為自治區三星級核心示範區,建立農民專業合作社114個,家庭農場57家,建設“雙高”糖料蔗基地2.16萬畝,糖料蔗種植面積15.4萬畝。

全力以赴,逐步完善基礎設施。江南區注重完善汙水垃圾處理設施,全面推進改廁改廚工作。通過政府出資、群眾集資方式,購置汙水垃圾處理設備,修建村坡垃圾池,建設農村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新建生活垃圾轉運站,切實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江南區為保潔員購置人力車281輛,機動車87輛,建成蘇圩片區垃圾處理設施、江西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7個村級垃圾轉運站,建設江西鎮汙水處理廠、延安鎮汙水處理廠。江南區還於2015年投入2912萬元建設44個生態文明村項目,2016年投入2929萬元建設73個生態文明村垃圾汙水處理項目,2017年投入2300萬元建設11個“綠色村屯”項目,2018年計劃投資約1.23億元建設41個特色加分項目。

提升改造,合理利用鄉風文化。近年來,江南區堅持科學開發與搶救性保護相結合的原則,實施“古鎮保護+古街修復+旅遊業、商業等功能植入”措施,深入挖掘和保護揚美古鎮、宋村、那吾上坡、麻子畲等一批明清時代、土改時期遺留下來的古建築群,傳承獨具特色的壯族師公戲、春牛戲、斑鳩舞、三元舞、鳳凰舞等民俗文化,精品包裝木瓜丁、蘿蔔乾、楊梅酒、豆豉、沙糕、梅菜等特色旅遊商品。深入挖掘豐富的人文趣事和歷史故事,吸引八方遊客,促進當地旅遊經濟不斷髮展。

創新思路,促進農旅融合發展。江南區以揚美村為重點,整合周邊山水、鄉村農業旅遊資源。引進四季那廊生態園、皇氏竹根奶牛養殖基地、南寧市興榮牧業有限責任公司肉牛基地,實施“牧草(秸稈)—肉牛—沼氣—生物有機肥—綠色農產品”生態農業發展戰略,發展綠色農業、生態農業。建設南寧至扶綏和江西至揚美二級公路,完善各景點路網建設,力爭形成“鄉村旅遊”半小時經濟圈。突出歷史文化遊、鄉村休閒遊、民俗體驗遊,構建以生態農業、休閒度假、民俗文化體驗相配套的複合型旅遊產品體系,打造了佔地面積37.56平方公里的綠色產業循環的大揚美生態旅遊區,有效促進農旅融合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