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解讀:李敖和胡因夢的愛恨情仇

李敖,無人不曉的一代文學大師和政治評論家;胡因夢,上世紀七十年代叱吒影壇的“臺灣第一美人”,如今的美女作家。當這兩個名字合在一起,李敖和胡因夢的故事,是才子佳人,是糾纏不清,是殘酷的婚姻。

心理學解讀:李敖和胡因夢的愛恨情仇

(圖自網絡)

兩人相識於1979年,當時的李敖已經是臺灣家喻戶曉的才子,而胡因夢也早已紅遍半邊天。很快,李敖就對美人開啟了超強攻勢。那時的李敖已經有了固定女友劉會雲,然而他仍邀請胡因夢喝咖啡,並在和胡因夢聊天時,“襲吻”了胡因夢。

胡因夢問李敖,你的女友劉會雲會怎麼想。李敖滿不在乎,說他會告訴劉會雲,他愛她還是百分之百,可現在遇到了個千分之一千的,得請她避一下了。

這句話一出,便看得出李敖久經情場,對女人的態度可謂是用盡則棄,遇新則離,毫不留情。

心理學解讀:李敖和胡因夢的愛恨情仇

年輕時的李敖(圖自網絡)

其實,李敖就是人們口中常說的“浪子”。

這種浪子的花心行為在心理學中被稱為“卡薩諾瓦綜合徵”,又稱為“浪子綜合徵”。

這些有浪子綜合症的人,會持續不斷地尋求來自性伴侶/情感伴侶的注意和愛。他們能肆無忌憚地在有固定伴侶時和其他人保持性關係或情感聯繫。更有一些極端的浪子,甚至從不投身於穩定關係中,只是流連於各個對象之間。

這些浪子往往有幾個追求女孩的必殺技:

1. 他們擅長甜言蜜語:李敖十八歲那年,就交往了第一任女友,每日寫情書,用自己的文學功力發起攻勢,拿下了美人芳心。

2. 他們喜歡吹噓自己的情感經歷,不但不為自己的多情感到愧疚,反而以此為豪:李敖曾驕傲地說過,自己一生的情人“不計其數”。

3. 一旦對方接受了他們的追求,他們的熱情就會迅速變淡: 李敖在有固定女友後,看到心動之人便會毫不猶豫地對對方展開攻勢。舊愛劉會雲在胡因夢面前,只有“避開一下”的份。

而這些浪子之所以會成長為浪子,和他們的母親往往有很大的關係。

心理學提出,這些浪子的原生家庭可能有兩種:

  • 一種是不善待母親的家庭,使得浪子從小覺得女性時用來滿足自身需求的“物品”;
  • 一種是有自戀型母親的家庭,這樣的母親總是向孩子索取愛和關注,卻沒能給孩子他們想要的關注,使得浪子十分渴求母親的關愛,將其他女性對自己的愛慕當作母愛的替代品。

李敖的原生家庭屬於第二種。他曾說過,自己的媽媽就是活的閻羅王。他愛她,但同時極其恐懼她。小時候,母親更加偏愛他的弟弟李放,使得李敖對母愛十分渴求,但又無法得到。後來,他幾乎一生都在追求女性的愛,以此彌補母愛的缺失。

像李敖這種浪子,通常有非常深的自戀情結。就像之前提到過的,他們在追求和得到女人的過程中,都是在給自己尋找滿足感。他們沉醉於多情帶給他們的刺激、新鮮和滿足,難以抽身。

而在穩定關係中,這種自戀的特質也會讓他們很難為對方著想,往往會以自我為中心,不受伴侶的制約。“情”在他們眼裡,不過是廉價的垃圾。他們所做的一切,都只是為了自己。這在李敖晚年,在公眾前對胡因夢的大肆抨擊和詆譭中得到體現。

胡因夢沒有識破李敖這種“浪子綜合症”背後的陷阱,瘋狂愛上李敖。她崇拜李敖的才氣,李敖的灑脫。在8個月後,兩人在李敖家的客廳舉行了婚禮,胡因夢穿著睡衣,是最幸福的新娘模樣。

心理學解讀:李敖和胡因夢的愛恨情仇

圖自網絡

然而,這段婚姻註定是一場悲劇。短暫的相處時間,沒有讓胡因夢和李敖真正瞭解對方。在回憶和李敖相處的時光時,胡因夢坦言,自己對於李敖過於“理想化”。她所想象的李敖,是一個人格和才華一樣高大的人。然而,她在婚後深入瞭解過李敖後才發現,他也只是個凡人,他也有人性醜惡的那面。

李敖對胡因夢,又何嘗不是充斥著不切實際的幻想呢?他心中的胡因夢,是第一美人,是她的一顰一笑、舉手投足。這種美,應該是極致的,是不能摻雜煙火氣的。多年後,李敖在節目裡說,他當年看到胡因夢在馬桶上便秘。那樣的胡因夢,滿臉漲紅,一點也不美。

他們彼此,愛上的都是想象中的幻想,而非真實的對方,這也註定了這段婚姻的失敗。

將伴侶過度得理想化在一開始可能能夠使雙方的愛情升溫,可就像胡因夢所說的,當在同一個屋簷下時,哪還有什麼美人呢。當雙方之間沒有了距離,現實終會把這種自顧自的幻想打碎,雙方的愛情一旦沒了這層虛幻的屏障,也自然不再牢固,隨著破滅了。

李敖和胡因夢,醉於對方的才華,醒於對方的真實。無數人因為他們的分離而惋惜,然而通過心理學,我們能發現,這一切,早在他們相遇的一開始,或者說在李敖的童年,就已註定了。

謝謝大家對知我家庭諮詢的關注,這次我們決定給所有關注我們的粉絲獻上『免費心理學習精選資料包』,想領取的小夥伴們,歡迎私信我們領取。

歡迎關注頭條號“知我家庭諮詢”——全網超過400萬用戶信賴,你身邊的家庭心理諮詢師,陪伴你守護幸福家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