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諸城爲何是「中國龍城」?

山東諸城為何是“中國龍城”?

近日,山東省發佈新舊動能轉換首批優選項目,諸城恐龍大世界文化旅遊項目入選。

諸城恐龍大世界是雪松文旅將打造的一個具有強烈感官刺激的高品質主題樂園,重現恐龍時代的自然環境,帶給遊客強烈的震撼體驗。

作為著名的“恐龍之鄉”,諸城擁有極為豐富的恐龍化石資源,先後發現了世界最大恐龍化石群等六個世界之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專家認定為“世所罕見的世界地質奇觀”。諸城為何盛產恐龍化石?今天為大家揭秘。

山東諸城為何是“中國龍城”?

諸城恐龍化石群

“中國龍城”

諸城位於山東省中東部,在世界版圖上只是一個不起眼的小縣城,但它卻是中國乃至世界上罕見的恐龍化石寶庫。

諸城不僅出土了世界上最大的鴨嘴龍化石,而且還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恐龍化石集群埋藏地,因此它也被原國土資源部命名為“中國龍城”。

早在1964年,古生物學家就在諸城發現了恐龍化石。2008年,科考人員又來到諸城這片大地上探索,並在臧家莊臧克家墓地周圍發現了距今約7000萬年前的白堊紀地層。

經過一年多的發掘,在3000多平方米的圓形區域內,工作人員發現了2000多塊恐龍化石。它們自北向南,呈七層分佈,宛若碧波流水,這就是聞名世界的臧家莊化石層疊區。

令人振奮的是,在這片神奇的恐龍墓地裡,人們還發現了亞洲最大的暴龍骨骼化石,這也是中國第一次確切無疑地發現暴龍科恐龍。

據科考人員推測,化石應當屬於霸王龍的一個親緣屬種。這種暴龍長約11米、高約4米、體重達6噸,是目前世界上發現的大型暴龍類之一,也是亞洲最大的暴龍科成員。因其體型巨大,恐龍專家將其命名為巨型諸城暴龍。

山東諸城為何是“中國龍城”?

在諸城發現的巨型恐龍骨骼

山東諸城為何是“中國龍城”?

諸城暴龍

山東諸城為何是“中國龍城”?

諸城博物館裡的恐龍化石群

霸王是如何煉成的

在發現諸城暴龍之前,亞洲土地上也曾出土過其他種類的暴龍化石,但是它們跟巨型諸城暴龍相比,大多體型偏小。那為什麼在諸城發現的暴龍體型異常龐大呢?

原來,暴龍超科的體型差異很大,年代越晚則體型越大,而動物的軀體會隨著進化發展而增大(這一理論被稱為“柯普法則”)。體型越大的動物就越不易成為捕食對象,在尋找食物和交配對象時也比競爭對手更有優勢。

此外,諸城暴龍的食物——鴨嘴龍和角龍等植食性恐龍,由於生活地區的氣候適宜、水源豐富、食物充裕,也都長得非常高大。

成年鴨嘴龍的體長一般在13~25米,角龍體長一般也超過5米,諸城還發現過世界上最大的角龍類的肩胛骨,可見生活在那裡的角龍也是它們類群中的“巨無霸”。

山東諸城為何是“中國龍城”?

捕食中的諸城暴龍

面對這樣一群體型巨大,並且防護能力極強的食物,站在生物鏈頂端的諸城暴龍只有演化得更加強大,才能維持自己的生存,繁衍生息,否則只能被無情淘汰。

正是由於獨特的食物來源、生態環境和生長方式,才在白堊紀晚期出現了這樣一類體型巨大、異常兇猛的恐龍霸主。

驚天血案

令古生物學家興奮的是,在暴龍化石發掘點附近,還凌亂分佈著鴨嘴龍以及角龍破碎的骨骼化石,並且在鴨嘴龍骨骼上,還發現了巨型諸城暴龍的齒痕,這充分說明了巨型諸城暴龍捕食鴨嘴龍這一食物鏈關係。

古生物學家復原了發生在白堊紀晚期巨型諸城暴龍獵殺植食性鴨嘴龍的慘烈場景:

大約在7000萬年前,諸城氣候溫暖、植被繁茂。優越的自然環境條件,為鴨嘴龍、角龍、甲龍等植食性恐龍提供了天然的棲息地,當然也吸引了以它們為食的巨型諸城暴龍在那裡生存。

特別是在臧家莊地區,一條條溪流蜿蜒徘徊,形成了一片水草肥美之地。某天,在茂盛的灌木叢旁,一群鴨嘴龍正在尋找安全的飲水地點。一隻鴨嘴龍因為身體原因逐漸脫離了隊伍,發出陣陣鳴叫,似乎是在呼喚自己的同伴,然而沒有得到任何回應,反而引來了一隻飢餓難耐的巨型諸城暴龍。

暴龍已經好久沒有享受過如此豐盛的美食了,它不斷髮出吼叫聲,巨大的嘴裡流淌著唾液。暴龍大步踏過蘇鐵叢,朝這只不幸的鴨嘴龍極速奔去,血盆大口瞬間落在了它的頸部。只一下,暴龍那似香蕉大小的牙齒就將鴨嘴龍的頸椎咬碎,伴隨著紛亂四濺的血珠,鴨嘴龍發出了最後一聲哀鳴。

山東諸城為何是“中國龍城”?

暴龍

不過,在這隻暴龍享受美味的時候,一場災難卻突然降臨,它連同鴨嘴龍群以及周邊的幾隻角龍都沒有逃脫厄運……不計其數的恐龍遺體在陽光下被很快分解,只剩下堆堆白骨。

數日後,天降暴雨,導致山洪、泥石流爆發,一條條數十米高的水龍在山谷間咆哮。奔騰的洪水無情地吞食了天地間的一切……洪水過後,大地一片寂靜,而恐龍骨骼卻已被埋入黑暗的地下。

7000萬年,斗轉星移,滄海桑田。直到2008年,當古生物學家來到諸城後,才發現暴龍與鴨嘴龍骨骼化石,並揭開了這裡曾經發生過的驚天慘劇。就這樣,亞洲恐龍王國的“末代皇帝”和它的食物終於得以重見天日,但地球卻早已變了模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