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五河縣轄區內旅遊景點簡介

五河縣地處安徽省北部,淮河中下游,因境內淮河、澮河、漴河、潼河、沱河五水匯聚而得名。

截至2016年,五河縣下轄12個鎮、2個鄉,戶籍總人口68.3883萬人。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184.0315億元,其中:一產實現增加值54.4007億元,二產實現增加值54.8853億元,三產實現增加值74.7454億元。三次產業比重為29.6:29.8:40.6。按戶籍人口計算,人均生產總值26909元。

五河歷史悠久,唐代名為古虹,宋朝始稱五河。境內曾出土全國最完整淮河古菱齒象化石,其年代為距今約6、7萬年前的晚更新世。多處石器時代遺址,霸王城、皇墩廟、漢王臺、嚴小姐墓古韻猶存。《摘石榴》曾獲南寧國際民歌節金獎,2008年6月,五河民歌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順河街為安徽省歷史文化名街;嚴氏墓2013年晉級“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風景名勝

摺疊

大鞏山.樵子澗風景區

安徽省五河縣轄區內旅遊景點簡介

大鞏山.樵子澗風景區

大鞏山.樵子澗風景區位於五河縣淮河南岸104國道兩側,距縣城4公里,景區以大鞏山為中心,西連女山、南通玉皇山、北接樵子澗、東延浮山峽,核心景區從神龜嘴至嚴小姐墓全長11公里,總面積1320公頃,其中:森林水域面積450公頃,丘林陸地面積870公頃,森林覆蓋率為80%。2006年7月被批准為省級森林公園,是皖北地區最大的天然氧吧[5]。景區依山傍水,山巒起伏、開闊地交錯,環境十分優美:大鞏山平均海拔30—50米,最高的女山77米,山上樹木蔥鬱、四季常青,林間綠草如茵、密如地毯,數萬只白鷺棲息林間;樵子澗水庫碧波粼粼、清澈見底,水面上歐鳥高飛低翔;人文資源及其豐富,有中國最大的明朝採礦洞、明太祖朱元璋原配未婚一品夫人“嚴小姐墓”、鞏山佛教寺遺址、明朝何天官祖墳、張果老驢蹄印遺蹟和古墓群等。旅遊區氣候宜人,融湖光山色,青山綠水,古寺靈島、人文歷史為一體,具有天然、清幽、秀麗、靜美、純樸等特色。

摺疊

沱湖風景區

沱湖是皖北最大的天然淡水湖泊,發源於河南省虯溝,經宿州、靈璧,至濠城入本縣,下游經淙潼新河入淮,全長270公里。在沱湖鄉境內的沱湖水面開闊,面積近10萬畝,2000年12月被批准為省級自然保護區。沱湖湖中有灘,灘中有水,水天相連,菱藉從生,鷗鷺成群,她像一位恬靜的少女,又像一幅巨大的水粉畫,為廣袤的淮北平原平添了無窮的昧力。[6]

沱湖生態系統完整,野生動植物種群較多,目前已採集的標本中,魚類有39種、蟹類2種、蝦類8種;野生動物多達21目99種,其中鳥類13目68種,這裡是許多珍稀鳥類的越冬場和遷棲途中的停歇地,如國家一類保護動物白鶴、白枕鶴、黑鸛、大鴇,國家二類保護動物灰鶴、鴛鴦、白尾鷂等。

摺疊

彌陀寺古遺址

彌陀寺位於革命老區的武橋鎮。武橋鎮地處皖東北,與江蘇交界,境內一湖一山連三縣(五河縣、泗縣、泗洪縣,天井湖,龍岡山),礦產、遺蹟、傳說三美並存,這裡曾是楚漢相爭的古戰場,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的革命老區,素有五河的“小延安”之稱。龍崗山上的龍脈石,古象化石,孤石等礦石,成為近年來省內外一些雕塑、美工專家和業餘愛好者採集的對象,主要用於製作工藝石雕,石山、石人、石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