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聘,塵埃落定時

  曾幾何時,筆者曾經“冒天下之大不韙”去斷言,五月底六月初,關於招聘的“風口”即將過去,在年初各個招聘平臺“你方唱罷我登場”之後,也就是徒留下空空的廣告語罷了。企業招聘工作也好,人才引進模式也罷還是要回歸理性。而且在當時企業方在金三銀四的日子裡難免不會“望洋興嘆”,今年的人才形勢這麼不好啊,或者“老孃想要的人都在哪裡啊”。終於到了現在,那些還在對人才特別是意向人才所謂的“比較優勢”已經退去,一些企業還在給一個月前的投遞者打電話,這真的是醉了。

招聘,塵埃落定時

“金三銀四”究竟是什麼

  很多人自認為很懂得“招聘旺季”,什麼“金三銀四”、“金九銀十”。這就相當於我問你懂人力資源嗎,你說我懂啊,人力資源不就是六大模塊嘛一樣。“金三銀四”大家似乎都知道,但是這其中背後說明的含義,不是所有人都明白。旺季的背後,一個是人才供給市場的巨大波動,比如春節前後或者行業內的重大企業裁員等。而今年比較特殊,二月份在春節期間,其實很多人是到了三月份才開始“正式進入上班狀態”。各個主要招聘平臺紛紛倒戈賺求職者的錢去了,而這個時候企業在幹啥?很多所謂的大型企業還在盲目追求於RPO,求職者一面哭投簡歷無果,企業一直沒有人員“進賬”,這個情況較之往年整整推遲一個多月。

沒有絕對的優秀,只有適不適合

  所以筆者在這裡說,應該說沒有所謂的“金三銀四”,如果非要說有,那今年也要叫“金五銀六”。其實這個過程中作為用人一方的企業,在“大環境”不好的情況下,考慮的還是“比較優勢”……再看看、再等等、再想想,其實在招聘這個互動環節中,誰是真正的“弱勢群體”,雖然企業作為用人方看似強勢,但是除非是老闆親自招聘,否則從HR這個角度說,企業絕對是“劣勢群體”。你可以讓HR背鍋,但是很多時候無濟於事。

別忘了求職者的“黑名單”

  最近有這樣一則新聞,說是很企業給求職者弄了“黑名單”。其實筆者最想說的就是,企業的HR未免想的太簡單,其實求職者在經意不經意間已經給企業弄了“黑名單”。比如58同城就搞了個“面試者評價企業”。看起來像是作繭自縛,但是卻從一個側面說明了“我們是一個對求職者負責任的企業”。最近看了新華網的文章,勸說企業不要“太任性”,但是是誰任性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