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閱卷工作大揭祕!如何選拔閱卷老師?高考作文如何判分?一文全知道!

緊張的高考結束了,從6月9日起,高考正式進入第二個階段中的重要階段:閱卷工作!

閱卷老師開始集中批閱975萬考生的考卷,閱卷工作是整個高考環節中續命的一環 , 是關鍵的關鍵 , 核心的核心 , 語文閱卷尤其如此 。

參與高考語文閱卷的都是哪些人?他們是怎麼被選拔出來的?對於高考作文這樣主觀性很強的考生內容,他們是怎麼給分的?

相信很多人都對此非常好奇,卻又並不清楚,本文將一一為您揭秘。

本文作者是曾經參與高考閱卷30年,並曾擔任北京高考語文閱卷領導小組主要負責人、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漆永祥,該文已收入他最新出版的論著《欲覓金針度與人》。

高考语文阅卷工作大揭秘!如何选拔阅卷老师?高考作文如何判分?一文全知道!
高考语文阅卷工作大揭秘!如何选拔阅卷老师?高考作文如何判分?一文全知道!

語文高考閱卷到底在起什麼作用?

高考閱卷在整個高考環節中起什麼作用? 我們且把高考分成三段 : 考生報名, 命題組命題, 印製試卷,考生參加考試,算是第一階段; 閱卷組閱卷, 媒體起鬨 , 考生家長瞎急, 算是第二階段 ; 考試院公佈成績 , 考生填報志願,高校錄取, 算是第三階段。

在這三個階段中, 始終參與的主角當然是考生,考生的兩支柺杖或者影子是教師和家長, 而考生學習能力的高低 、命題組命題水平的體現、高考成績的是否公平公正, 這所有的東西都得通過閱卷來體現。如果我們把高考全過程看成是一場持續耐力的馬拉松比賽的話, 閱卷恰如運動員在中後段比賽中遇到的“ 胃痙攣 ”,也就是運動極限的折磨,表面看起來平靜如水, 而身體裡卻翻江倒海 ,這一段回落以後,就一馬平川地奔向終點了 。

為什麼這麼說呢? 高考表面看起來是考生在考試,但實際是一個綜合而複雜的系統 。 其中考生、教師 、家長、命題者、閱卷者、 主管行政部門等,都在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 六方 “ 本系同根生 ”, 但由於有時互動與聯動不夠,加上媒體的攪和,行政部門、命題者和閱卷者常常成為矛頭所向,甚至有點 “ 人人喊打 ” 的意味,尤其閱卷者常被戲稱為 “ 刀斧手 ”,好像他們憑著手中的權力 , 總在變態而開心地向考生頭上亂砍 。

應該看到,高考命題出於保密的需要,參與的專家不會很多。少數幾個人的思考能力與知識範圍,當然不可能將幾萬考生的所思所想包囊無餘, 命題組所提供的參考答案 , 有時並不一定能包含答題者的所有答案或者說問題的所有可能,命題或難或易, 甚至或有錯訛,都是很難完全避免的。有時考生的答案讓我們拍案叫絕,或者讓我們大跌眼鏡。古今中外的命題, 都會先天性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世上沒有一份完美無缺的命題!

在這種情況下,所有學生學習中的不足、命題過程中的可能不周、學生答卷中反饋的同一性或個別性的問題等,都需要通過閱卷來補其缺漏,糾其錯訛,彌其不周,焊其縫隙,最後修訂出一個最適宜的參考答案與評分細則。 既不讓優秀學生吃虧,也不能讓有些道理的學生受委屈。如果說試題有時像一條帶有破洞的褲子,那麼閱卷過程就是將破洞補起、 將缺口縫合的過程。如果說考生就像一個粗頭亂髮的小姑娘,那麼,閱卷過程就是對其進行梳妝打扮的過程,最後總會將其恰如其分地推將出來 。

因此,

好的閱卷工作者即使在惡劣的內外部環境下, 照樣能公平公正地評閱試卷; 而差的閱卷者,則會將好的命題糟蹋得不成樣子。也就是說,無論命題如何先進科學, 必須要通過閱卷者執行與體現出來。 所以說閱卷工作是整個高考環節中續命的一環,是關鍵的關鍵,核心的核心,語文閱卷尤其如此。

高考语文阅卷工作大揭秘!如何选拔阅卷老师?高考作文如何判分?一文全知道!

什麼人才能當語文高考閱卷員?

北京語文高考閱卷而言 ,每年有320名左右的閱卷員, 頂著強大的壓力,在誤解和非議中默默地工作。那麼誰有資格來參加閱卷? 什麼樣的閱卷員才是真正的優秀閱卷員呢?

如果我們一定要畫個標準像,那麼一個優秀的閱卷員一定是這個樣子:熱愛語文,有熱忱的工作態度和健康的身體, 有一顆公正公平 、陽光善良的心,有一種不溫不火、不急不躁的性格,有兩隻明辨是非、目光如炬的眼睛,有一雙靈活飛動、永不痠痛的巧手,有過目不忘、指認準確的記憶力,有善於理解並堅決執行指令的服從力,有在亂絲中理出正確答案的識別力,有堅韌非凡的耐受力,還有對報酬絕對不放在心上的高尚境界 …… 總之 ,他是一個超人!

但這只是一種理想中的人物,世上根本就不存在。每一個閱卷員都是社會人,是滿身疲憊的語文教師,是工作繁重的高校教授,是生病患兒的家長,是臥床老父的孝子,是脾氣暴躁的青年人, 是做事遲緩的慢性子 。

如果將賦分比作花錢,同樣1000元,有人性格爽朗,花錢大方, 出去轉轉就花光了;有人生來拘謹,吝嗇小氣, 一個月後那 1000元也許還攥在手心。性格如此,他們在閱卷中打分的高低,就完全不一樣。再說得真實一點兒,昨夜失眠 、路上失竊、夫妻失和、單位失意等,都可能反映到第二天的閱卷中來 。 閱卷工作就是讓如此性格迥異、生活萬變的閱卷員,在評閱過程中體現出規範性、同一性、公正性與公平性的素質 ——— 這何其難矣! 何其難哉!

因此,對於中國這樣一個考試大國,須認真細緻、分門別類地研究閱卷人員的分配。哪類人適合閱卷,哪類人根本就不適合閱卷;哪類人適合閱古詩文題,哪類人適合閱作文題等,都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課題。北京市在近些年不斷總結經驗,每年評選優秀閱卷員, 並建立閱卷員檔案, 在晉職等方面給予一定的參考,已經開了好頭,希望能夠持續下去,逐漸形成每年的閱卷員遴選制度,從而建立一支優秀的閱卷隊伍 。

高考语文阅卷工作大揭秘!如何选拔阅卷老师?高考作文如何判分?一文全知道!

如何保證語文閱卷公平、客觀?

我一直鼓勵每年來參加閱卷的300多位閱卷員,無論就專業水平還是閱卷質量而言, 我們一定是全中國從業者中最高的。 我的理由是:

第一 ,我們有一個勇於奉獻、積極投入、水平極高且團結友好的閱卷集體,有一套長期摸索出來的行之有效的閱卷管理與行動機制。這個機制,變臨時協作為穩定配合。在工作之初,我們即做了大量統一思想與認識的工作,消除門戶之見,將為高校選拔和為考生服務作為準則,做到最大程度的公平與公正,並保證前後尺度的嚴苛統一。 在這個機制下,廣大閱卷員的奉獻精神和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被激發出來,使每一個閱卷人對這項工作都有一種敬畏感 。

第二,我們有三天的研討與試評制度。在這三天裡,我們力爭窮盡試題的所有可能,力爭翻遍學生試卷,為試題打架,為考生爭利,這在全國並不多見,至少是力度最大。閱卷領導小組與大、小題組長

通過三天的試評,修訂、完善甚至糾正參考答案,制定更貼近學生實際作答的評分細則,羅列出各分數段的樣卷。作文組甚至要對評閱員做出標準測試, 建立 “ 達標準入制 ”,不過關者不得進入正評, 一般要到第四天後才逐漸進入常態評閱。 試評制度,至今是保證工作質量的最重要的制度, 此間的功夫不能因求進度而減省,更不能用權力或所謂學術尊嚴來壓制不同意見, 要實事求是講道理,以學生的實際表現來制定更為細緻的標準 。

第三,我們有科學而有效的分組與管理方式。每年語文高考結束當天,在考試院主持下,閱卷組就與命題組、技術組溝通,如何合理切割卷子,根據題型劃分小組及小組成員,由具有豐富經驗的老閱卷工作者任題組長和小題長。 作文命題改革後,我們也及時地分出微寫作組與大作文組,各自為陣,互不干涉。另外,我們設置了監察組,重視複查與核檢,維護整個流程的標準一致。我們每年都投入大量的人力,進行試卷的抽查與核檢工作,不僅每個小組由小組長負責抽檢, 大組還派專人抽檢,對滿分卷、零分卷、高分卷、低分卷等都要仔細核查,力爭做到零失誤。這些舉措都有力地保證了閱卷質量 。

第四,考試院和北大鼎力支持,高校與中學強強聯合,也是我們做好工作的基礎。 同時我們也有條件,300多人的閱卷隊伍才閱不到6萬份的試卷,與其他省動輒數十萬份不可相提並論,我們應該也必須做到更細緻更完滿保質保量地完成任務 。

高考语文阅卷工作大揭秘!如何选拔阅卷老师?高考作文如何判分?一文全知道!

高考語文閱改革、閱卷,重點在作文!

這些年來,北京市語文閱卷的改革主要體現在作文中。2012 年,我在接受 《 中國青年報 》 採訪時曾提出 “ 高考體 ” 一詞,認為

高考作文非今非古、非驢非馬,所以只能稱為 “ 高考體 ”。我也總結過高考作文的15種寫法 : 賭咒發誓體、空言泛語體、小資美文體、爹死娘病體、故事拼湊體、四平八穩體、龍頭鳳尾體、排山倒海體、亮點閃光體、副題題記體、生僻艱澀體、時空穿越體、文白夾雜體、天書地咒體與符號圖畫體等 (這些概括含有玩笑成分,也或有交叉)。 如果再歸納的話,就是三種表現形式 :假大空泛濫、套路化盛行、寫什麼都好。前兩種是全國性的問題,後一種在北京尤其流行,就是不管你什麼題材,我按我準備的來寫,或者在材料中抓一兩個詞,寫成話題作文,往往就能得50 分 ( 滿分60分 )。

我們從2013年開始,走中學,做宣傳,反覆講什麼樣的作文是好作文,如果你過於假大空 、套路化 ( 比如三四個名人開會 )、寫什麼都好,不審題立意,那就不能得高分 。具體的做法是:

第一,給考生減壓鬆綁。鼓勵說真話說實話,寫自己寫現實,對各種寫作方式與體裁一視同仁,給考生提供施展才華的廣闊空間。

第二,給考生客觀定位。明確高考評價的眼光,不跟歷代作家比,不跟往年考生比,不跟其他省市比,就在本年度考生中分出高下,這 6 萬人中寫得最好的當然就要給他滿分,也就是我形容的找出 “ 掃帚裡的鞭杆子 ”。

第三,給評閱清晰的準繩。每年作文評閱,制定標準卷是頗費心力又功德無量的事,不僅各類各等都要齊備,且每一個分數上要有不止一篇來代表不同形態的文章。就北京目前的情況來說,兩個作文題,光標準卷就要制定五六十篇,這些標杆性質的文章具有普遍的代表性,雷打不動地執行以它們為框架支撐起來的標準,併兼顧共同性與個別性相結合的原則,是杜絕冤假錯案的不二法門。每年高考成績公佈之後,都有考生覺得自己的作文成績與預估不符,向考試院提出質詢,我們都一一做出了令考生滿意的回覆,在這個過程中,沒有發現一起錯判誤判,這足以說明這條評閱準繩的重要作用。正是因為這條準繩的存在,我們才敢於提出向兩頭“ 撕 ” 的概念,即要求評閱員敢打高分甚至滿分,也敢打低分,將中間二類文的 “ 大肚子 ” 儘量消腫,使作文閱卷更為公平合理,更符合區分選拔的考試要求。

在這種背景下,如果考生仍然虛情假意、無病呻吟,或者名人開會,或者拋開試題材料任性胡扯,那是不可能達到理想成績的。

這些年來,北京語文閱卷逐漸形成了相對穩定的大小組長制度,尤其是 作文組的題組長與小組長,每年儘量保持穩定,好處是這些組長都是經驗極其豐富的專家型教師,有他們壓陣,作文閱卷就會順利進行,取得高效而滿意的結果。但是,隨著命題改革的深入,這個相對穩定的格局也應該更具活力,比如對固定寫作風格的超越,對創新性表達個性化寫作的保護等。閱場如戰場,它不承擔臨時性的培訓任務,而對閱卷隊伍的建設與打造要靠平時的長期投入 。

本文原載 《 中學語文教學 》2017年第 5 期

讀完上面的內容,您是否對高考語文閱卷有了比較清晰、全面的瞭解呢?

本文節選自漆永祥教授最新圖書《欲覓金針度與人》中的篇目《語文高考閱卷是高考過程中續命的一環》,想要了解更多關於高考、語文教學、高考作文等內容,此書可以一閱。

高考语文阅卷工作大揭秘!如何选拔阅卷老师?高考作文如何判分?一文全知道!

您有任何關於高考閱卷的建議、看法,歡迎在留言區與我們互動。

設計:周 丹

主編:吳海濤

高考语文阅卷工作大揭秘!如何选拔阅卷老师?高考作文如何判分?一文全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