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別人不願做的事兒……

很多人都非常羨慕職場中的成功者,卻看不到他們很多人都做了一般人無法做的事,承受了一般人無法承受的壓力。

美國管理學家韋特萊指出:但凡成功的人,絕大多數都做了別人不願意做的事情。

正是因為大部分人的不願意做,或是不敢做,甚至是不屑於做,才讓一小部分人離成功越來越近。

今天你做別人不願意做的事情

明天你就能做別人做不到的事情

據說,馬雲高考失利後做起了蹬三輪車的工作。後來,在創業的艱難時期,他一個人揹著個大麻袋去義烏,賣小禮品、賣鮮花、賣書、賣衣服、賣手電筒。我們很難想象一個互聯網大佬曾經做過這樣的事情,其實,就是這些小事成就了他一顆堅定的心。哪怕失敗再失敗,他依然堅信:今天做別人不願做的事,明天就能做別人做不到的事。

後來,馬雲從國外帶回了“互聯網”這個概念,希望能夠創立網上購物平臺。然而,那個時候很多人都不相信互聯網交易這個新鮮的事物,在質疑聲中,馬雲等人搖搖晃晃地開始了創業之路。在沒有人願意加入的時候,他們就自己賣自己買——曾經,他們那狹窄的辦公地點就堆放了很多自己買回來的東西。在後期,很多商家加入了他們的平臺,並且利用這個平臺發家致富。我們可以看到,許多淘寶皇冠賣家就是趕上了那次機會。

那些別人不願做的事兒……

每個人都想成功,但是面對新事物時總會產生畏懼心理而忽略掉最初的探索創新的好奇心理,認為自己無法辦到。於是,人們在沒有做之前就輕易地放棄了,錯失了機會。還有很多想成功的人,眼高手低,不願意做一些小事,認為自己應該承擔更重要的責任。於是,在無形中失去了磨礪自身意志力的機會。

重複性、基礎性的工作是走上成功的基石

做每一項基礎工作都要思考,是否會有收穫

正如這兩年刷爆朋友圈的無人超市,從上海的繽果盒子開始,到深圳的自動收銀,再到杭州馬雲的無人超市……似乎從這些“人工智能”時代成果掀起一場“消滅收銀員、消滅導購員、消滅服務員”的革命,浩浩蕩蕩。雖然不知最終走向何處,但無疑又開啟了下一場角逐:誰能在人工智能時代的浪潮衝擊與“刺激”下保值增值不被淘汰又是新的時代命題!

那些別人不願做的事兒……

人工智能是否會取代人類所做的基礎性工作不確定,確定的是不努力做基礎性工作的人最終會被社會邊緣化。

古人云:術業有專攻。每個人的工作都有重複做的事情,但是重複做的事情想要做好卻不容易,重複做的事情可能會使人感到厭倦和乏味,但是當你在重複做著某件事中應該考慮的是為什麼要這樣做,這樣做的原因、結果是什麼,如何提高效率,如何改善操作。這才是一個人成長、學習的過程,鐵杵就是這樣重複“磨”造就成針的。

有人抓住機遇,精益求精,也有人因循守舊,最後成為歷史和故事。

那些別人不願做的事兒……

如何看待別人不願意做的工作?

第一步:多看,通過眼睛來發現實踐過的人做的好的地方;

第二步:多想,別人做的好的地方好在哪裡、自己的不足如何改進,通過多想來彌補自己的不足學習別人的優點;

第三步:多做,做到了前面的兩步就會有一定的知識積累,這個時候我們一定要學以致用,把知識運用到實際中,多動手不僅能夠熟練的鞏固我們所掌握的知識,當對知識的掌握熟練到一定的程度時,我們還能夠創造出新的東西,應對新的挑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