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愛梵谷星空之謎》:大幕剛剛開啓,主角已經離場

《至愛梵高星空之謎》:大幕剛剛開啟,主角已經離場

《至愛梵高》影片海報

文 | 書影君

——當你明白他是為何而活,你就能明白他為何而死。

如果觀眾評價一部影片的畫面精美,往往會形容“畫面美得如同油畫一般”。今天書影君介紹的這部影片,它的每一幀畫面,都無愧於這樣一種評價。

《至愛梵高星空之謎》:大幕剛剛開啟,主角已經離場

125名畫家參與,長達5年的製作時間,共手繪完成65000幅油畫作品,終於成就了這部紀念20世紀後期印象派代表畫家文森特·梵高的電影:《至愛梵高·星空之謎》,豆瓣評分8.5。

《至愛梵高星空之謎》:大幕剛剛開啟,主角已經離場

油畫家們在創作電影

導演多洛塔·科別拉和休·韋爾什曼應該是梵高的天字第一號超級粉絲了。他們倆為了紀念梵高忌辰125週年,在網站上發起眾籌,並最終如願拍攝完成這部油畫動畫影片。

01

我這篇文章的標題,其實包含有兩層含義。

第一層含義,指影片劇情本身。

影片開始時,已經是梵高自殺去世一年後的1891年。影片的主要劇情,也是用一封信件,來串聯起梵高在去世前最後六週裡,與他生命中最重要的幾個人物之間的交集。影片帶觀眾穿越回十九世紀末的歐洲,並在梵高的畫作中,陪伴他走完最後的人生。

《至愛梵高星空之謎》:大幕剛剛開啟,主角已經離場

影片中出現的梵高經典油畫中的人物

第二層含義,指的是梵高生前落寞與死後榮光之間,強烈的反差。

梵高生前籍籍無名,在他短短37年的生命歷程中,只在1888年賣出了一幅繪畫作品《紅色的葡萄園》,價格為400法郎,相當於今天的1000美元左右。

《至愛梵高星空之謎》:大幕剛剛開啟,主角已經離場

梵高生前唯一售出的油畫《紅色的葡萄園》

梵高的創作生涯中絕大多數時間,都是在孤獨、精神異常、經濟困窘、自殘、他人的嘲諷與冷眼中度過的。

而在他死後,他的繪畫作品卻在國際藝術品市場上大放異彩,其中許多作品的拍賣價格均創出了天價。比如1889創作的《沒鬍鬚的自畫像》7150萬美元,1890年創作的《加歇醫生的肖像》於1990年拍出8250萬美元,《田野裡犁地的農夫》於2017年拍出8131萬美元,《麥田與柏樹》5700萬美元,《約瑟夫·魯林肖像》5800萬美元,《鳶尾花》5390萬美元等等。2014年11月5日,梵高1890年的畫作《雛菊與罌粟花》,在紐約蘇富比以6176.5萬美元(約3.7億人民幣)成交,買家為來自中國的華誼兄弟董事長王中軍。

這種鮮明且具有諷刺意味的對比,彷彿在向人們訴說一種弔詭與無奈的人生現實:“主角離場後,演出反而開始精彩”。

02

影片創作依據120幅梵高原畫作品,利用其中的人物原型與場景,通過每秒12幀油畫畫面的播放速度,真實還原了梵高最後的生命歷程。

《至愛梵高星空之謎》:大幕剛剛開啟,主角已經離場

影片片段

《至愛梵高星空之謎》:大幕剛剛開啟,主角已經離場

梵高油畫《加歇醫生的肖像》

觀眾沉浸在梵高那一幅幅活動的經典作品世界裡,隨著畫中人物畫商唐吉老爹、加歇醫生及其女兒瑪格麗特·加歇、旅店老闆女兒、船伕等與梵高最後有過生命交集的人物,抽絲剝繭地發現隱藏了一個半世紀的秘密。

需要說明的是,本片的故事情節並非完全與歷史吻合,更像是梵高的粉絲,在歷史真相的虛實之間,創作出來的一個關於梵高的故事。

《至愛梵高星空之謎》:大幕剛剛開啟,主角已經離場

影片片段

有一位著名導演說過,“我的每一部電影作品,一旦推出,它便再與我沒有關係了,任憑他人評說,任憑自生自滅。”

這一點正如同父母與子女的關係,“孩子因你而來,卻不是為你而來。”

有網友評論,觀看這部影片就如同看了90分鐘的PPT,意思是指畫面粗糙不精良。也有觀眾批評,耗費這麼大的人力物力,影片劇本其實應該可以更紮實一些,更精彩一些。

03

我不是一個梵高迷,甚至連偽梵高迷都不算。只是通過這部影片,從構思到製作拍攝到後期完成,我都感覺到了一種創作者發自內心的,對於藝術充滿摯愛的精神所在。

《至愛梵高星空之謎》:大幕剛剛開啟,主角已經離場

油畫家們在創作電影

其實,我對每一個熱愛本職、堅持認真做事的人,都心懷敬佩。每個人都有他能力的天花板,也許終其一生都無法超越。但我更為看重一個人做事的態度,所謂成功的秘訣,就是聰明人下笨功夫。

事情一旦認真做完,便功德便圓滿,至於結果,反而不再重要了。

在近67年的時間裡,關於梵高,共有29部電影以及78部紀錄片誕生,其中有25位扮演者扮演過梵高。我覺得,如今對於梵高的研究與崇拜熱度,使人們開始忽略了他作品所蘊含的真正意義,而將重點偏移到了他生平趣事奇聞的八卦探究上來,這不能不說是一個遺憾。

《至愛梵高星空之謎》:大幕剛剛開啟,主角已經離場

與梵高有關的影視作品

梵高一生寫了上千封書信,其中有800封是寫給他的弟弟提奧·梵高的。提奧是梵高藝術創作的精神支持者,也是堅定的經濟支持者。在其中一封寫給弟弟的信中,梵高寫道:

“我在世上唯一的顧慮就只有對這個世界未盡的義務和責任,因活在世間三十載,我還虧欠它一些可以流傳後世的素描和繪畫作為紀念品,不是為了某些特定活動應景作樂,而是為了在畫中表達純真的人性。”

正如此,在梵高短暫的八、九年繪畫生涯中,創作了864張油畫、1037張素描和150張水彩畫。在法國凡爾勒,他人生的最後70天裡,保持著旺盛的創作熱情和效率,創作了約70幅油畫。

《至愛梵高》中有一句臺詞:“當你明白他是為何而活,你就能明白他為何而死。”

04

回顧梵高一生,以及身後功名,可以看出,所謂世俗功名實乃身外之物,與當事人的精神世界其實毫無關係。就如同一件件網絡熱點事件中的主角,由之引起的網絡大論戰,事件最終的發展,卻與他本人毫無關係,反而成了論戰雙方鬥爭的戰場、劃分敵我的標準。

影片啟發我的思索,是終於讓我明白:我們最重要的事情,無非是在人生謝幕之前,遵從自己的內心,做好自己人生的主角罷了。

至於自己身後才開始的大戲,也許以我為主角,但卻再也與我無關了。

《至愛梵高星空之謎》:大幕剛剛開啟,主角已經離場

影片的結尾,隨著書頁的翻動,梵高孤獨的身影躑躅前行,永沒有再回頭看一眼身後的世界。

美國民謠歌手唐·麥克林(Don Mclean)在觀看了文森特·梵高的著名畫作《星空》之後,創作了一首廣為流傳的民謠歌曲《文森特》。這首歌也是《至愛梵高》的片尾曲,其中有幾句歌詞如下:

現如今我才懂得你對我的訴說

你因睿智思索遭受了多大痛苦

你又是多想解放你的思想自由

他們不予理會

他們仍然不予理會

或許他們永遠不予理會

多數人,註定無法理解天才的世界,而天才,也註定孤獨一生!

至此,摯愛梵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