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83222854791
認知框架君來回答這個問題?
首先要搞清楚什麼理性。這得從【斯坦諾維奇】說起!
斯坦諾維奇提出了大腦工作的兩種類型。
類型1
類型2
又基於2種類型分化出了三種心智
通常我們所說的智商測試【算法心智】層面。
而理性所發生的層面【反省心智】外加【算法心智】。
聰明人做蠢事,算法心智沒問題【也就是智商沒問題】,反省心智出了問題【理性】。
算法心智就象【沒有司機的大腦引擎】。
而反省心智【理性】就象是【司機】。
人人都是認知吝嗇鬼,大腦默認的模式就是【非理性】的,自主心智層次。也就是上面談到的類型1【自動化運作】。
思維【往往、基本、很難】做到【理性】。至於【過於理性】基本不會發生。
因為要做到理性:還要達到知識理性與工具理性。
因此想達到理性是一條很難的路,就更別奢談【過於理性】了。
關鍵在於你如何定義理性。
認知框架
最開始,我認為我是理性大於感性的;後面,又覺得自己感性大於理性。
我們這個行業,常常是理性與感性的角逐。
對於思維過於理性,或者說理性大於感性的人來說,其劣勢還是比較明顯的:
第一,理性思維判斷容易忽視感情的格局觀。
比如說,一家企業老員工開始辭職,而且從理性的分析,公司養他的費用成品遠高於他的現有價值的時候,那麼理性判斷的思維就會告訴你,同意辭職甚至暗示辭職。但是一個感性的HR,卻會告訴你如何打公司感情牌,雖然丟掉實用價值,但是可以創造公司團隊價值。
第二,思維過於理性的人,會丟掉很多朋友
思維過於理性的人,往往被認為帶有偏執,固執等標籤。他們往往會因為一份堅持,而失去很多真感情,他們沒有辦法去判斷他人為何違揹著常規而幫他這樣去做。
第三,思維過於理性,容易失去生活情調
一份緊緊有條的生活,實際上過久了,會讓人喪失很多生活的樂趣。而理性會告訴你,這是理所應當,感性卻會不斷的去挑戰生活極限,創造樂趣。
思維過於理性,影響了一個人的創造力
思維的理性,使得他的每一步規劃都是規避風險,但就是因為這樣,使得他與創新擦肩而過,不會去挑戰壁壘。
一念之間一心向善
如果看過美劇《生活大爆炸》的人,相信對於思維過於理性的人會有一個比較清晰的認識,因為主人公謝爾頓就是一個偏理性思維的人,偏理性思維所帶來的種種弊端,總可以在他身上找到一絲影子。
偏理性的人在社交場合容易給人造成說教的印象,大話西遊裡的唐僧,毫無表情的“碎碎念”,是不是讓人感到冷漠和厭煩。儘管每個人都知道“忠言逆耳利於行”的道理,但是沒有人喜歡聽人板著臉,講道理,即使是面帶機械性的微笑,也容易讓人反感。每個人都有自尊心,都不喜歡被人批評的感覺,如果忽略了情感的交流,會從心底茲生排斥感。
偏理性的人在親密關係中少了一分激情,多了一分冷靜,凡事總是考慮是否合乎邏輯,不太在意別人的感受,會讓對方感到冷血和木訥。在戀愛中太清醒,計較得失,也很難把自己融入進去。理性的人喜歡帶著分析的眼鏡,打量著愛人及其身邊的人,這樣更容易發現對方的缺點,難以體會愛與被愛的感覺。
總之,偏理性的人在做事之前,總是習慣對眼前的事物先做量化分析,衡量利弊,得出結果之後才會採取行為。所以偏理性的人不容易衝動,有時缺乏挑戰與冒險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