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瘋熊孩子指南,你中招了嗎?

眾:請問法師,我的小孩不聽話,不愛學習怎麼辦?

星雲大師:您複印過文件嗎?

眾:複印過。

星雲大師:如果複印件上有錯字,您是改複印件還是原稿?

(後有人答:改原稿)

星雲大師:應該原稿和複印件同時改,才是最好。父母是原稿,家庭是複印機,孩子是複印件。

這是前幾天看到一段話,分享到朋友圈後,引起了很多共鳴。孩子生來是一張白紙,很多時候是我們原稿的錯誤,但我們卻把這些錯歸咎在複印件上面。看看今天這篇逼瘋孩子指南,你有沒有中招?真心希望我們都不會用上這份指南。

逼瘋熊孩子指南,你中招了嗎?

文:伊姐- 轉載自公眾號:伊姐看電影(ID:eemovie)

2015年伊姐最盼望的韓國電影之一,《思悼》,網上終於有完整版了。該片改寫自韓國一個真實的歷史事件:1762年,朝鮮國王英祖在徽寧殿(今昌慶宮文政殿)殿前,將世子關入櫃中,幾天之後,世子活活餓死,史稱“壬午禍變”,多年之後,英祖追思世子為“思悼”,這是本片片名來歷。

伊姐被這個故事強烈吸引,因為伊姐好想知道:無論多大的矛盾,到底是什麼力量,可以讓父與子之間,恨意可以變得如此強烈,決絕可以如此徹底?

什麼父子乃君臣,什麼黨派力量割據。呵呵,歷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政治是男人們的遊戲,伊姐不關心,伊姐只關心“人”,伊姐相信,無論怎樣的階層、朝代、身份,唯有人性是共同的。

果然,伊姐在這部歷史電影中看到了大寫的、無比詳細的,逼瘋孩子指南。

現在,伊姐手把手地教你該指南如何遞進,友情附贈落實到生活中的具體做法,絕對業界良心,加量不加價。

逼瘋熊孩子指南,你中招了嗎?

1、寄予最高的希望

英祖和世子的關係並非一開始就是破裂的,相反這是一個老來得獨子的故事,舐犢情深,在長子早逝後,得到次子欣喜若狂,立刻追為世子,也就是後來的思悼。他把全部希望寄託在世子身上,經常徹夜為6歲的世子寫治國經。

逼瘋孩子第一步:

對不想上早教的3歲孩子說: “我花那麼多錢給你買雙語班,你說不去就不去了?”

動輒當著孩子面跟朋友炫耀:“我這孩子那麼聰明,以後成就我都不敢想。”

在隔代人這麼說的時候絕不阻止:“寶兒,咱家三代單傳,奶奶爺爺以後就指望你了,一定要孝順啊。”

逼瘋熊孩子指南,你中招了嗎?

2、過早要求獨立

為了培養世子卓越冷靜、堅忍不拔的性格,世子從小就一個人睡;終日陪伴他的是每天規定背書計劃的老師,而不是體恤他的難過和快樂的親人們。

逼瘋孩子第二步:

孩子剛出生就讓它獨自睡一個房間,監控器有多高級的就用多高級的,理論是:“孩子哭著哭著,就會慢慢習慣,睡眠習慣必須從小培養好,不然以後有得受累。”

對巴巴等著你講故事的孩子說:“你沒看見媽媽在工作嗎?自己玩去吧,不是買了一屋子玩具嘛。”

對不敢用噴頭洗頭的孩子怨恨:“你怎麼那麼膽小,你看隔壁家小胖,游泳都可以遊100米了,你個慫包。”

逼瘋熊孩子指南,你中招了嗎?

3:強迫孩子複製自己

有一次,英祖問世子,你每天有多長時間想著讀書?世子回答,有一兩次吧。英祖很震驚,說,怎麼能一兩次,我從小到大,沒有一分鐘不想著讀書。

逼瘋孩子第三步:

孩子實在吃不下的時候,說:“必須吃完,粒粒皆辛苦,小時候這麼好吃的東西媽媽爸爸都沒吃過。”

孩子要求不老撿舊衣服穿時,說:“還挑三揀四?別身在福中不知福,小時候父母都這麼長大的!”

孩子希望少上點興趣班:“當年我們學得多苦啊,現在條件那麼好你還不知足!”

逼瘋熊孩子指南,你中招了嗎?

4:生活細節上製造強迫症

世子每次惹父親不高興,父親一定要拿出“正衣冠”來嚴厲斥責他。穿衣戴帽這樣的事,最後變成世子內心的恐懼,史實也記載,他患上了更衣強迫症,每次換衣服都要發狂,撕掉很多龍袍。

逼瘋孩子第四步:

對3歲的孩子說:“快把你的玩具收拾好,說多少次了,今天不收好就罰站。”

每次孩子丟三落四,抓緊機會痛陳:“我就知道會這樣,你將來一定因此吃虧的。”

孩子吃飯的時候調皮:“吃飯把腳放好,不許動不許動!你這樣出去人家只會說老子沒家教。”

逼瘋熊孩子指南,你中招了嗎?

5:剝奪孩子做決定的能力

世子長大了,一心忌憚他爭奪皇位的英祖,還偏偏怕人說這個痛處,選擇讓世子代理朝政,但在朝廷上,世子說的每句話,都是錯的,都會被反駁。

逼瘋孩子第五步:

孩子3歲自告奮勇刷牙時對他說:“不行,你刷不乾淨,別鬧了!”

孩子8歲第一次對新聞發表看法,你大聲嘲笑:“哈哈,你啊,把乳毛先長齊吧。”

孩子面對任何選擇的時候,都苦口婆心:“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我什麼時候害過你,都是為你好!”

逼瘋熊孩子指南,你中招了嗎?

逼瘋熊孩子指南,你中招了嗎?

6:製造強烈負罪感

英祖對世子的折磨,導致皇太妃(英祖母親,世子的奶奶)一怒之下請他讓位。英祖任憑世子長跪不起也不收回退位之令,但世子真的繼位就是個死字啊。最後,皇太妃以死明志,收回成令,世子性命得以保全。在靈堂上,英祖對世子說:“都怪你,害死了你奶奶。”

逼瘋孩子第六步:

“全家都很辛苦地在賺錢,都是為了你。”

“要是沒有你,我和你爸爸早就離婚了。”

“自從有了你後,爸媽付出了一切啊。”

逼瘋熊孩子指南,你中招了嗎?

7:最關鍵一步,語言上的徹底否定。

世子最終決定謀反,是因為他的父親對他說了一句話——

逼瘋熊孩子指南,你中招了嗎?

世子提刀去找父親的時候所有人都跪地求他,傾盆大雨,他只淒涼地說了一句——

逼瘋熊孩子指南,你中招了嗎?

逼瘋孩子最後一步:

把這樣的話經常放在嘴邊——

“你那麼懦弱,你這輩子都不會成功。”

“哎,我們這個家境,你沒有過好日子的命啊。”

以及,經常在他勇敢做決定的時候,惋惜地說——“可惜啊,你不是這塊料。”

逼瘋熊孩子指南,你中招了嗎?

小夥伴們,全部技能都get了嗎?麻煩逐一對照,是不是有的知識點已經掌握得爛熟,觸類旁通,用了好多遍了?

其實許多消極的話,是從父母的嘴裡無意中溜出去,父母不是心理醫生,教育也不可能達到完美,只是,如果你是父母,當你說錯了這些話,你要意識到,你已經錯了

孩子是鏡子,我們所有的憤怒,本質只是對自己的無能為力,然後情緒轉移,欺凌弱小。

最後,分享《思悼》裡伊姐喜歡的一句話:“從來都是有人,然後才有禮法。”翻譯成現在的人話,伊姐想,那應該是,教育,不應該遵從任何刻板規則,專家理論,所謂教育,是追隨內心感受,帶著一份尊重,去愛世界上最需要你呵護的人。

願這個指南大家都永遠不會用上。

伊姐,出過書,生過娃。媽媽的視角,逗逼的情懷。用文字打開心結、用電影解讀生活。別人的電影裡,一定有一部,演繹了你的人生。原創公眾號“伊姐看電影”(ID:eemovie)。

3歲內寶寶打人,你管的不對才是大問題

吃飯時大叫、玩玩具、扔餐具,是時候教寶寶餐桌禮儀啦

容易受驚嚇,出門秒睡,簡單日常活動幫助寶寶摘掉“小慫貨”帽子

聰明的寶寶會玩,聰明的父母會教

讀了20多公斤的繪本 - 這幾本不要錯過!

瘦寶媽媽看過來,人見人愛的胖寶寶真的好嗎?

免疫力,寶寶的“黃金盔甲”,你打造好了嗎?


大J,座標紐約,曾經知名外企經理,現全職媽媽,分享在美國學到的育兒知識,沒有理論翻譯,只有在兒醫指導下的實踐心得和運用企業帶人智慧的聰明育兒方法。暢銷書《跟美國兒科醫生學育兒》、《跟美國幼兒園老師學早教》的作者,微信公眾號:大J小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