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傷高位截癱妻子離開,36歲農民小學文化用竹竿打字寫18萬字小說


有理想在的地方,地獄也會是天堂。2006年,在福建泉州打工的郭永衛工作中因觸電從梯子上摔落,導致高位截癱。從此,一個原本幸福的家庭瞬間跌入了無盡的苦難中。意外發生後,與郭永衛結婚半年的妻子選擇了離開。82年出生於河南省安陽市湯陰縣任固鎮的郭永衛,14歲開始打工。如今,因為對生活的極度無望,事故發生後第三年患上了驚恐障礙症,患病後的生活讓郭永衛飽受病痛、抑鬱、失眠的折磨。

寒冷的房間四面透風,35歲的郭永衛躺在床上,身上蓋著兩床被子,床邊的小櫃上放著一疊稿子和一些書籍。2006年7月,在福建打工時意外受傷頸椎關節骨折,胸部以下從此完全失去知覺,造成終身殘疾——高位截癱。“我躺到床上已經11年了。”郭永衛說,“唯手還有知覺,但不正常。小指頭是麻木的,手背針扎也不知道疼。寫字只能用中指和無名指攥筆”。高位截癱後的前幾年,郭永衛情緒低落到了冰點。

“醫生為我做手術後,我一直堅信自己能重新站起來。”郭永衛說,回到家後的時間裡,他堅持鍛鍊,希望自己能快點好起來,但殘酷的現實還是沒能讓他重新站起來,唯一能活動的只有一雙胳膊,雙手至今只能拳握不能動彈,更別說雙腿。在起初的兩三年時間裡,萬念俱灰的他感覺自己完全看不到任何希望。


在起初的兩三年時間裡,郭永衛患上了焦慮症,完全看不到任何希望。直到2009年,鄰居大姐為他送來了一本《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書本給予他的心靈慰藉讓他對讀書的渴望一發不可收拾。“伏尼契的《牛虻》、雨果的《悲慘世界》、《巴黎聖母院》等作品我都看過,僅《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本書我就讀了十幾遍,我從主人公保爾·柯察金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這些書不僅豐富了我的生活,更重要的是給了我生活的力量。”郭永衛說。

2012年,只有小學文化的郭永衛以自己的經歷為原型的第一部小說《逃亡》開始醞釀了。開始他毫無寫作的經驗,便花大量的事件進行閱讀,他的手不能握筆,總是把字寫的一部分寫到格子外面,字體歪歪扭扭,更糟糕的是過段時間後有些字連自己都認不清了。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他慢慢掌握了用拳頭握著筆,一個筆畫一個字地練習書寫,兩年間他寫了18萬字。

兩年後,10萬字的《逃亡》首稿完成了,可當他審稿時才發現自己寫的根本不是小說,語句空洞乏味,連自己都感動不了。但他沒有放棄,於是將首稿推翻,立即著手重寫。而這一次又用了兩年。


2016年,郭永衛滿懷希望地將小說投向出版社,但得到的答覆是,投稿需要電子版。無奈的他又用三個多月的時間,雙手握著竹竿在鍵盤上敲出了十八萬字。郭永衛說,他寫的這部小說《逃亡》是想用自己的親身經歷來告訴那些在逆境中的朋友要勇敢地面對生活,不要做一名命運的逃亡者。他給自己起了一個筆名“勞力”,寓意自己即使身體無法重新站起來,但是勇敢的精神是不會倒下的。

郭永衛說,因為高位截癱長時間坐在輪椅上會頭暈,他在敲打鍵盤時,還需要不停的晃動身體,以此來減輕身體的不適,還有最怕的就是,胸部以下沒有任何知覺,經常會有大小便失禁的問題,所以每次在電腦前打字,都不敢喝水吃東西,怕有難堪的意外發生,但是高位截癱的病人又需要多喝水以防尿路感染。圖為郭永衛雙手握著竹竿在鍵盤上敲打著他的小說。因為手無法握住鼠標,經過長時間的鍛鍊,郭永衛已經可以熟練的用手背操作鼠標了。

為了能讓郭永衛和外界有更好的交流,朋友送給他一部手機。他自己通過手機加了一些有焦慮症和抑鬱症的病友群,給那些網友交流自己的經驗心得,希望能幫助一些人走出焦慮症的陰影。   


“兒子用的竹竿都磨成油光油光的了。”郭永衛的母親牛保芹噙著眼淚說,兒子通過寫小說變得堅強了,變得開朗了,如今看到他有了自己的愛好,當父母的也感到很欣慰。

郭永衛說,我的生命是父母給的,含辛茹苦的把我拉扯大,本來我可以成為家裡的頂樑柱,爸爸早些年前中風以後,也需要人照顧。如今我也癱瘓在床,只能依靠64歲的老母親照顧,母親不但一天福沒有享,現在還跟著受累受罪,我經常會自責。命運這樣弄人,但只能順從命運,我希望用我的筆能幫助老母親過上好的生活,不再受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