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40人的「鑒寶」詐騙團被端,半年坑了350多名藏家560萬元

近40人的“鉴宝”诈骗团被端,半年坑了350多名藏家560万元

今日武進

傳遞信息,分享資訊

我要報警,這家公司收了我1萬多元的古玩鑑定費用,現在東西沒賣出去,鑑定費也不退!

今年3月,武進轄區內多個派出所頻繁接到關於鑑寶糾紛的警情,經協調處理後,民警意外發現,多起糾紛的事發經過都驚人相似,而且都牽涉到同樣的兩家公司——常州寶德文化藝術有限公司、唐御信息權屬登記中心。

民警隨即展開調查,歷經兩個月時間,竟揪出了一個近40人的“鑑寶”詐騙團伙!

上週五,區檢察院對該起案件進行了披露。

近40人的“鉴宝”诈骗团被端,半年坑了350多名藏家560万元

套路太深,專家、買家、鑑定人員全是騙子

今年3月,河南的張先生在網上找到了一家“古玩鑑定交易”的藏品公司,與“專家”聯繫後,張先生將自己的藏品古錢幣拍照發給了對方。

“你這件藏品年代很久了,至少值100萬,建議您來我們公司一趟,做一個更全面專業的鑑定。”第二天,張先生就接到了“專家”的電話。一聽說古錢幣價值這麼高,張先生很心動,隨即飛往常州,找到了常州寶德文化藝術有限公司。

很快,張先生的古錢幣得到了“專家”的肯定,並找到了“買家”。雙方經過商定,決定以100萬元的價格進行交易,但“買家”提出,需要張先生在權威部門對該藏品進行鑑定和備案。隨後,公司的業務員就帶著張先生來到唐御信息權屬登記中心,花費1萬元進行鑑定。

而這次的鑑定結果,讓張先生是幾分歡喜幾分憂。鑑定報告顯示,該古錢幣是省一級文物,按照國家法律規定,不允許私下交易。眼看著即將到手的100萬要打水漂,張先生自然不肯作罷。此時,公司的業務員提出了一個折中的辦法,建議張先生走拍賣的形式,並表示拍賣會在6月下旬舉行,屆時會邀請張先生免費前往香港共同參與。當天,張先生同意了這個建議,並與公司簽訂了保拍合同,返回河南。

張先生並不知道,他前腳剛走,與他交易的“買家”又“看中”了另一位賣家的藏品。同樣的高價收購,同樣的要求鑑定。就在前往鑑定的路上,公司業務員、買家、專家和鑑定人員已經聚在一個微信群裡,藏品的鑑定價格、鑑定結果早被商量好,只等最後一步——賣家上套。

近40人的“鉴宝”诈骗团被端,半年坑了350多名藏家560万元

瘋狂作案,註冊半年獲利560萬元

全面掌握線索後,今年5月,武進警方一舉將該詐騙團伙成員抓獲歸案。經初步查明,2017年11月,犯罪嫌疑人王某某成立常州寶德文化藝術有限公司,隨後招募嫌疑人周某某、戚某某、陸某某等近40人,以團伙化、公司化的形式作案。

據嫌疑人供述,他們通過網絡發帖、QQ、微信、電話邀約等方式在全國範圍內尋找被害人,以高價私下交易藏品等名義誘騙被害人至公司,隨後以虛構買家購買藏品收取“鑑定費”、虛構公司拍賣收取“服務費”、“質押金”等方式實施詐騙。據初步統計,該案被害人達350餘名,涉案金額達560餘萬元。

“買家都是公司的業務員扮演的,所謂的鑑定證書也都是模板。”嫌疑人周某某稱,6月下旬是公司統一對賣家宣稱的拍賣時間,“因為6月就打算結束業務關門走人了。”

目前,武進區人民檢察院以涉嫌詐騙罪對犯罪嫌疑人周某某、戚某某、陸某某等35人依法作出批准逮捕決定。

檢察官提醒:

一些詐騙團伙以文化傳媒公司為掩護,進行文物鑑定詐騙,以高價收購、保拍等方式吸引藏家上鉤。市民如果想要拍賣藏品,一定要認準有拍賣資質的拍賣行,謹記正規的拍賣行在藏品未成交之前,不會向賣家收取任何費用。

近40人的“鉴宝”诈骗团被端,半年坑了350多名藏家560万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