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郭文斌蒞臨膠東在線演講 闡述「能量」理論

作家郭文斌莅临胶东在线演讲 阐述“能量”理论

講座現場

作家郭文斌莅临胶东在线演讲 阐述“能量”理论

講座現場

作家郭文斌莅临胶东在线演讲 阐述“能量”理论

講座現場

膠東在線9月25日訊(記者 侯洪斌)近日,男星喬任梁自殺一事廣受社會關注,與此同時,關於抑鬱症的話題隨之進入公眾視野。抑鬱症的誘因有很多,但人們不知道的是,很多抑鬱症患者有一個共性,那就是“能量”不足……25日,寧夏作協主席、銀川市文聯主席、著名作家郭文斌受膠東在線邀請,給近百名職工進行專題演講,從能量級別理論闡述了敬業、孝悌等傳統價值理念。

講座開始前,一段關於“安詳”的自我介紹,令現場聽眾慢慢平靜下來。演講開始後,郭文斌藉助美國著名心理學家戴維·霍金斯提出的精神能量級別理論,結合生活中點點滴滴的小事,闡述出別具一格的“能量”理論。他認為,生活中有很多不如意的事情,人們對此抱怨、憤懣甚至絕望,長此以往便會產生負能量,令自身的“能量級別”逐漸降低,進而造成生活中事事不順,形成惡性循環。

不過,人們產生的負能量可以用“改變念頭”的方式來控制。郭文斌認為,人們每天產生的“念頭”就是能量,如果能藉此不斷獲取正能量,自身的“能量等級”也會提升,而獲取正能量的關鍵,在於堅持“愛他人”、“都一樣”的信念。例如,孝敬父母是一種正能量,尊敬他人也是一種正能量,做善人、做善事,無私奉獻,久而久之,自身的“能量級別”就會不斷提升……演講中,郭文斌列舉了許多真實事例和故事,生動地闡述出如何踐行傳統文化,弘揚傳統美德。

在物質與精神互補方面,郭文斌提倡聽眾堅持“都一樣”的信念,即以一顆平常心看待事物。他稱,如果以“都一樣”的心理狀態來面對生活,就會發現很多可遇不可求的東西,在人們調整心態之後,反倒慢慢得到。例如家長管教不聽話的孩子,如果採用大罵的方式往往難以見效,而當家長不再嘮叨了,孩子反倒開始自控自律。

講座結束後,聽眾對郭文斌的演講內容讚不絕口。煙臺廣播電視臺副臺長、膠東在線網站總編輯鄧兆安指出,作為新聞媒體,膠東在線全體員工理應踐行“能量等級”理論,強化責任與擔當,不斷傳播正能量,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到日常工作中。

附:郭文斌,1966年生於寧夏西吉縣,現任銀川市文聯主席,寧夏作協主席,《黃河文學》主編。全國宣傳文化系統“四個一批”人才,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寧夏大學、寧夏師範學院客座教授。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先後就讀於固原師範、寧夏教育學院中文系、魯迅文學院。著有暢銷書《尋找安詳》等。長篇《農曆》獲“第八屆茅盾文學獎”提名,在最後一輪投票中名列第七。短篇《吉祥如意》先後獲“人民文學獎”、“小說選刊獎”、“魯迅文學獎”;短篇《冬至》獲“北京文學獎”;散文《永遠的堡子》獲“冰心散文獎”。部分作品被翻譯成外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