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不得養的母豬不肥,原來是對母豬營養認識有誤區

1、混淆初產母豬和經產母豬的營養差異

部分豬場提供給妊娠期和哺乳期的初產母豬和經產母豬的營養幾乎相同,儘管配種時初產母豬的體型和體重都符合配種要求,但是提供給經產母豬的營養並不能滿足初產母豬的需要,導致其體重不足或者斷奶後體重下降,給豬場帶來損失。初產母豬比經產母豬需要的營養物質多,如果營養物質缺乏,提高母豬淘汰率,導致第二胎的產仔數下降。

怪不得養的母豬不肥,原來是對母豬營養認識有誤區

2、忽視母豬採食量的重要性

如果母豬日糧中的營養物質豐富,採食量決定著其營養物質的攝入和吸收。但是採食量也不要過多,否則也會產生負面影響。有些豬場為了節約飼餵成本,採取限飼措施。但過度限飼會使母豬失重,影響其繁殖性能。在不同的生產階段,要注意母豬的採食量不要過多,也不要過少。比如對妊娠母豬而言,要注意控制採食量,防止身體過度肥胖,導致難產或產仔數降低

怪不得養的母豬不肥,原來是對母豬營養認識有誤區

3、未能及時控制母豬的背膘

母豬進入後備階段,應該適當蓄積脂肪。另一方面,母豬體重過高會影響繁殖性能,所以有些豬場飼養員刻意減少母豬飼餵量,或者忽視不同母豬的膘情統一投餵飼料,結果導致母

豬肥瘦不均勻。母豬配種腰情保持在15-17mm為最適宜,整個妊娠期的情保持在16~18mm為最好,這樣才可能保證母豬的產仔數多,且仔豬健壯。進行母豬分欄時,不根據母豬的體型合理分欄,且頭數分配不均勻,就會出現強欺弱的現象,進而有些母豬採食量過多,有些採食量過少,也會導致母豬肥瘦不一,影響繁殖性能和生產水平。

怪不得養的母豬不肥,原來是對母豬營養認識有誤區

4、忽視各階段母豬的營養需求差異

忽視母豬不同階段對能量、蛋白質、纖維素、維生素和鈣和磷等各營養物質的需求差異,在生產環節屬於一個嚴重的問題。哺乳母豬對營養的需求最多,如果依然按照妊娠期的飼餵量、飼料配方來飼養哺乳母豬,特別是能量供應不足,對母豬和仔豬都是不利的。高能量飼料飼餵妊娠母豬會降低其胚胎成活率。並且母豬配種前和配種後,妊娠前期和後期以及哺乳期都對營養物質提出不同的要求。

怪不得養的母豬不肥,原來是對母豬營養認識有誤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