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鐵吉訊揭牌成立,馬化騰:「三流」匯聚能讓鐵路摘下傳統標籤

  7月5日,由中國鐵路投資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團與騰訊公司共同組建的國鐵吉訊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國鐵吉訊)正式揭牌成立,國鐵吉訊將負責向旅客提供包括Wi-Fi服務、休閒文化娛樂、新聞資訊、在線點餐、特色電商、聯程出行、智慧零售等站車一體化、線上線下協同的出行服務。這標誌著動車組Wi-Fi平臺建設經營取得重要進展。

國鐵吉訊揭牌成立,馬化騰:“三流”匯聚能讓鐵路摘下傳統標籤

  “互聯網+鐵路”,微信助推12306數字化進程

  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在北京表示,中國高鐵的“鐵粉”正在迅速增長,如果運營好這些 “鐵粉”,鐵路未來很可能成為中國最大的互聯網公司之一。

  據鐵路部門反饋,微信支付接入後,半年內12306微信公眾號的關注粉絲數增長7倍,達到3600萬,2018上半年使用微信公眾號累計通知用戶超過5000萬人次;2017年12月正式上線的12306微信小程序累積用戶突破1000萬,其中44%的用戶來自微信掃一掃火車票二維碼;旅客可通過掃火車票二維碼、微信內搜索12306、社交分享等手段,進入小程序體驗查詢、行程提醒、智能客服、投訴建議等服務,大大盤活了日均800多萬張火車票的流量潛能。

  高鐵網與互聯網融合,有望催生一個開放的數字經濟服務平臺

  馬化騰參加了當天的揭牌儀式,並在“智能高鐵發展暨京津城際鐵路開通十週年論壇”上發表了題為《數字技術助力智能高鐵發展》的演講。他認為,去年以來,鐵路推出了在線選座、互聯網訂餐、接續換乘、暢行會員、微信支付、微信通知等貼心服務,讓越來越多的乘客改變了對鐵路的固有印象。

  馬化騰表示,未來智能高鐵的發展,需要匯聚“三流”、融合“兩網”、打造“一體”。信息流需要跟上人流和物流的速度,“只有讓信息和數據,跟隨高鐵的人流、車站的物流等一起快速流動起來,減少信息孤島,打破數據壁壘,實現‘三流’匯聚,才能讓鐵路摘下‘傳統’的標籤”。

國鐵吉訊揭牌成立,馬化騰:“三流”匯聚能讓鐵路摘下傳統標籤

  馬化騰以騰訊社交平臺與高鐵的合作為例提出設想:“中國最大的線下客運網絡與最大的線上社交網絡,如果深度融合起來,會增加多少網絡節點,帶來多大的價值與創新空間?”馬化騰認為,高鐵網與互聯網的融合,有可能催生出一個開放的數字經濟服務平臺,讓全國各地的民生服務和商業服務都能像U盤一樣,可以方便快捷地加載進來,讓高鐵成為各個城市“智慧交通”、“智慧旅遊”、“智慧零售”的組成部分。

  此外,隨著未來人們在高鐵上度過的時間越來越多。馬化騰認為,要滿足乘客的文化消費需求打造“文化高鐵”,就需要提供真正優秀的數字文化產品。他在演講中表示:“如果我們能夠吸引各方參與者形成一個開放的大生態,那麼打造一個‘高鐵數字經濟共同體’,就有可能成為現實。”

  2008年,京津城際作為中國首條城際高速鐵路正式開通,標誌著交通出行走入高鐵時代。目前,中國高鐵總里程已突破2.5萬公里。按照交通部規劃,到2020年中國高速鐵路里程達到3萬公里,覆蓋80%以上的城區常住人口100萬以上的城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