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這個黔南 「第一書記」 放下了事業單位的工作,跑到平塘去養牛

新鲜|这个黔南 “第一书记” 放下了事业单位的工作,跑到平塘去养牛

新鲜|这个黔南 “第一书记” 放下了事业单位的工作,跑到平塘去养牛

難捨故鄉情,燕歸巢

盛夏時節,驕陽似火。陳安平終於忙完了一天的工作,帶著兒子到村裡的小河中撲騰些涼水降暑。“他太久沒見到我了,這次專門給幼兒園的老師請了假到村裡來。”陳安平心裡很愧疚,上一次全家人一起吃飯還是過年的時候,這次是父子倆難得的相聚。

愧疚歸愧疚,他卻從沒後悔。2016 年的春天,陳安平還是捨棄了回到黔南州水務局朝九晚五上班、與家人相守照顧的機會,毅然選擇了繼續撲下身子,紮根鄉村。與此前幾年在龍里、三都兩縣的駐村幫扶經歷不同,陳安平將這次掛任平塘縣通州鎮黨振村駐村第一書記稱為“回家”。黨振村是他的故鄉,離鄉 24 年了,內心深處一聲聲柔軟的呼喚,終於喚回陳安平。

“黨振村受限於自然資源條件和交通條件,是省級一類深度貧困村,傳統產業難以富民,多少年過去了,窮仍然是最大的現實問題。”陳安平說,自己有著很重的家鄉情結,過去只是號召群眾在村裡的學校成立讀書基金,每年幾萬塊錢能夠扶持困難的老師和學生,但這還不夠,在脫貧攻堅戰正酣的時代背景下,再不回家做點事心裡不踏實。

“我有心理準備,回家幹事雖然對村情更加熟悉,但是免不了人情世故的牽絆,特別是我在村裡又是小輩分,這對開展工作來說有優越性,但也帶來了一定的阻力和困難。”但陳安平相信,只要懷抱“為了大家”的初心,工作就一定幹得起來。

新鲜|这个黔南 “第一书记” 放下了事业单位的工作,跑到平塘去养牛

分紅大會

回村後的陳安平首先梳理了一遍村裡錯綜複雜的矛盾。走訪村民瞭解到,村支兩委組織渙散是當時最直接的癥結,這勢必影響了“火車”的前進速度。“班子成員經常換人,人員相對不固定,日常開展的基本是常規工作,實在談不上謀發展。”陳安平說,村支兩委缺乏凝聚力、號召力、組織力,大事小事喊不攏人,已經十多年沒有開過村民大會了,2016 年以前年年評比都是全鎮倒數第一。

貧困村謀發展,需要能人治村、能人富村、能人興村,陳安平就是村民心裡的“能人”。在他的帶動下,黨振村村支兩委班子重新建強,村裡的能人紛紛加入其中,原來的村主任被推選為村支書,現在的村主任是返鄉青年,高配精兵干將。“建強村支兩委後,不論是村幹部還是村民,精神面貌都煥然一新,工作做起來得心應手。”陳安平說,村裡的大事小事都是群策群力,到現在為止,每個組最少都開了 4 次群眾會,村群眾大會已經開了 6 次。

養牛脫貧路,天地寬

黨振村是典型的喀斯特地形,山多地少,土地貧瘠,交通不便,傳統農業雖然餓不死人,但也賺不了錢,更富不起來。

“村子要摘掉貧困帽,怎麼幹?”在回黨振村前,陳安平已經有了 6年的駐村扶貧工作經驗,他很清楚,要讓群眾擺脫貧困狀態,必須尋找新路子,因地制宜選好產業,才能讓農民口袋鼓起來。

多年前,陳安平就看中過一個產業——酒糟養牛,這是他的一位老同學在習水發展了十多年的事業,飼養規模從最初的十餘頭到現在上百頭,利潤可觀,這次他想把同學“個人的產業轉變為大家的產業”。

新鲜|这个黔南 “第一书记” 放下了事业单位的工作,跑到平塘去养牛

陳安平和他的致富牛

聽說陳安平要發展養牛,村民不是反對就是觀望。“ 15 年前,黨振村曾經嘗試過養牛,還是從內蒙古買來的種牛,按照老方法放到山上吃草散養好像就水土不服,最後從山上滾下來摔死了,這牛能養好嗎?”村民們私底下紛紛議論。

“要在哪裡摔倒就從哪裡爬起來,養什麼都沒有養牛穩靠。”為了打消村民疑慮,陳安平下足了功夫:從 90 年代末期至今,牛肉價格穩步上升,市場波動小;就算美國牛肉重歸中國市場,也只是豐富了市場選擇,黨振村飼養的牛肉以銷售鮮肉為主,主要面向高端牛肉市場和西南省份;市場對牛肉的需求穩健,只要牛的死亡率控制在 8% 以內就是賺錢的,一般牛養到 1500 斤出欄,出欄時是 10 到 12 月,正是需求旺季,每頭牛能賣1.9萬元到2萬元;技術問題不用擔心,他的老同學將提供技術指導。

有技術、有市場、有利潤、有前景,村民們被陳安平說動了。2016 年 8 月,黨振種養合作社成立了,合作社由全村群眾共同入股方式籌集資金,貧困戶可以通過“特惠貸”貸款的額度入股,並與貧困戶協議,3 年到期本金全部由合作社代償,貧困戶不承擔“特惠貸”到期還本責任,按入股資金的 20% 分紅給村民。合作社裡有監理會和理事會,均由村民無償擔任。

回想起當初動員群眾發展養牛的情形,陳安平很激動,但他忽然又低落了。2016 年 11 月 17 日,黨振村買入的第一批 23 頭小牛入欄了,但是最後牛全部生病,肺炎、心肌炎……“紙上得來終覺淺,只有現實操作了才能真正總結出經驗。”陳安平養牛試水失敗了,但這次,村民們沒有放棄。

思路一變天地寬,這次的堅持可謂大悲換大喜。今年 2 月 9 日,黨振村召開第一次分紅大會,紅豔豔的百萬現金堆成一摞高,153 戶村民依次上臺領取,110 萬元分紅款盡數發放至村民手中,最多的一戶領了 3.6 萬元,最少的也有 2000 元,其中涉及貧困戶 147 戶。

“去年養的牛在市場上是供不應求,這段時間也有人來買牛,但是我們不賣。”陳安平一邊看牛一邊說,現在牛是在長膘,重量並沒增加多少,要進入 9 月份以後才開始長肉,元旦節到元宵節賣牛才是市價最好的時候。

循環產業鏈,效益翻

窮山坳裡現金現場分紅,讓這個僻靜的村寨頓時沸騰起來,村民發展的情緒也愈加高漲。“今年 3 月 27 日,又新增入欄 100 頭牛,去年還剩 60 頭公牛,後續還要再進牛,現在黨振村有了這個養牛合作社,脫貧已經不是問題,養牛場不僅覆蓋了全村的貧困戶,通過項目資金入股分紅,已經有 684 戶入股合作社。

”陳安平說,村集體經濟的蛋糕越做越大,如何才能把蛋糕分好,也是一道大難題。預計今年的利潤在150 萬左右,刨除預留的 5% 風險金,實際分紅給群眾的應該在 110萬左右,村集體經濟年底也將分到 10 萬元。

新鲜|这个黔南 “第一书记” 放下了事业单位的工作,跑到平塘去养牛

村民喜領分紅款

陳安平給群眾算的一筆筆賬目讓大家有了盼頭,特別是像張秀安這樣年過 60 的人,“年紀大了去外面打工沒人要,回家種地又賺不了錢,氣力又還有一些。”他說,去年看到村裡辦起了養牛合作社,就將僅有的 1.5 萬元全部入了股,後來到縣城打些零工攢了 3.5 萬元,又入股到了合作社裡。

“5 萬元全部投到合作社裡養牛,不擔心嗎?”張秀安說,沒什麼擔心的,我這點錢在合作社裡不算什麼,關鍵是,牛養得好,群眾就有信心。

和張秀安一樣,村裡的貧困戶莫德學每天早起晚睡的“伺候”著圈裡的牛,他不僅用“特惠貸”入股合作社 3 萬元股金,去年自己又節省出1000 元錢入股,還在養牛場裡上班,他笑著說:“就是打掃衛生、喂水、餵食、消毒,都是一些細碎的活路,不算辛苦,每個月還能收入3000 元。”

新鲜|这个黔南 “第一书记” 放下了事业单位的工作,跑到平塘去养牛

村名簽字領錢

陳安平常說,看準的事就要去做,做了才有成功的可能性。在養牛之外,他又看中了另一件事——引導群眾打破傳統養牛觀念,走綠色環保、循環利用、節約成本的路子。酒糟作為牛的飼料有很好的適口性和容易消化的特點,還能有效預防牛發生瘤胃臌氣,每天每頭牛要消耗 30 斤酒糟,每天產生臭烘烘且數量驚人的牛糞怎麼處理?

去年,一車牛糞打翻倒在了村民家的地裡,結果倒牛糞的那塊地種出來的蓮花白個頭巨大。這一偶然事件讓大家想到了“牛糞還田”。

“90 年代中後期,農村開始大量使用化肥,土地板結嚴重,水稻苗長得好看,但是顆粒不飽滿。”陳安平說,牛糞還田能夠改良土壤,增加土地肥力。為此,合作社修建兩個廠房儲存牛糞,專門購入貨車拉牛糞,並與江蘇淮陰科技學院合作,通過技術改良牛糞,一個星期就能完成發酵。

去年,養牛場的牛糞都用來種蔬菜了,但最後效益並不明顯。陳安平反思後認為,一般的白菜瓜豆雖然種出來好,但產量面積有限,加上交通不便,賣不上好價錢,而且不易儲存。今年合作社流轉了 600 畝田種植優質稻米。陳安平有信心今年這批米拉到市場上每斤能賣到 4 元。

審 核:秦祥祥

新鲜|这个黔南 “第一书记” 放下了事业单位的工作,跑到平塘去养牛

聯繫方式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聯繫電話:13116318881

座機:0854-8199051

目前100000+人已關注加入我們

新鲜|这个黔南 “第一书记” 放下了事业单位的工作,跑到平塘去养牛
新鲜|这个黔南 “第一书记” 放下了事业单位的工作,跑到平塘去养牛新鲜|这个黔南 “第一书记” 放下了事业单位的工作,跑到平塘去养牛
新鲜|这个黔南 “第一书记” 放下了事业单位的工作,跑到平塘去养牛新鲜|这个黔南 “第一书记” 放下了事业单位的工作,跑到平塘去养牛
新鲜|这个黔南 “第一书记” 放下了事业单位的工作,跑到平塘去养牛新鲜|这个黔南 “第一书记” 放下了事业单位的工作,跑到平塘去养牛
新鲜|这个黔南 “第一书记” 放下了事业单位的工作,跑到平塘去养牛新鲜|这个黔南 “第一书记” 放下了事业单位的工作,跑到平塘去养牛
新鲜|这个黔南 “第一书记” 放下了事业单位的工作,跑到平塘去养牛新鲜|这个黔南 “第一书记” 放下了事业单位的工作,跑到平塘去养牛
新鲜|这个黔南 “第一书记” 放下了事业单位的工作,跑到平塘去养牛新鲜|这个黔南 “第一书记” 放下了事业单位的工作,跑到平塘去养牛
新鲜|这个黔南 “第一书记” 放下了事业单位的工作,跑到平塘去养牛新鲜|这个黔南 “第一书记” 放下了事业单位的工作,跑到平塘去养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