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意度廣告王濤:「在路上」的創業者

採訪理由

王濤,從業十一年的優秀的平面廣告設計師,更是一位能清晰為自己定位的創業者。訪談中,王濤不只一次說到“在路上”,的確,這是一種很好的人生態度,無論起點的高低,只要一直“在路上”,總能到達遠方。

專訪意度廣告王濤:“在路上”的創業者

王濤說,這是第一次接受採訪,於是就按照提綱寫了些東西,也是對自己十一年工作的反思與梳理。接下來的一個多小時時間,他講述了自己從平面廣告設計師到公司老闆,一直“在路上”的職場經歷與創業故事。

十幾年前,初到北京的王濤剛從設計專業畢業,第一份工作在一家馬來西亞中國創業公司擔任助理,每月工資只有1000元左右。“我知道如果要在這個行業走下去,只能從提高自己的能力上著手。那是第一次有模糊的自我認知,不考慮錢,就衝著個人成長,堅持了兩年。正是這兩年的積累和學習,讓我有機會進入正邦的創設部。”

在正邦一呆就是幾年,從那兒出來後,王濤成了一名自由職業者。他開始在國際公司做Free,幫助消化項目,並逐漸開始了從設計師到創業者的轉型。他說很多人的創業是因為要改變自己,要掙錢,或者是不想浪費資源,但對自己來說,創業更像是沉澱後的一次昇華,就是到了一個合適的機會點,一種順勢而為的選擇。

於是在2013年,他的公司開始正式運營。到了第二年,正好趕上互聯網APP最火爆的時候,然而他卻錯失了這個機遇。“我犯了個很低級的錯誤,我當時覺得自己有兩手抓的能力,就既做廣告公司,又去做APP的開發,結果發現自己其實還沒法做到同時管理兩個團隊。當時我們在做一個社區通訊錄的產品,市場還處於空白狀態,我們準備用六個月時間開發出來,但因為精力分散導致上線時間延後,於是被同質化產品取代,項目就失敗了。”

如今,公司收購了一個做標誌設計諮詢的平臺,從寫稿到運營,經歷了七個月的打拼,王濤覺得這次他找到了不錯的商業模式。總結上次創業失敗的教訓,他不再什麼都抓,去年11月到今年1月,三個月時間裡他把廣告公司的業務全部清理掉,然後重新註冊了一家公司,潛心投入到這個行業裡來。他說,只能用百分之百甚至是百分之二百的精力投入,才能把一件事做好。

王濤介紹,他們的定位是做一個品牌視覺諮詢的媒體平臺,也是這次轉型的關鍵點。在市場分析中,他們發現沒有一家發佈視覺行業深度報道的平臺。就像前段時間,麥當勞換成了金拱門,大家就是看熱鬧。其實對於企業來說,它想傳達的是為什麼要變成金拱門,對於品牌來說,缺少的是一個深度報道的權威平臺。現在,他們就來填補行業的這個空白,做內容與報道,但不包含戰略規劃。這個定位,是王濤不斷審視的結果,既是對自我優勢的評估,也是對團隊能力的考量。

專訪意度廣告王濤:“在路上”的創業者

“現在雖不專職做設計,但還是在做這方面的事情。以前是我自己設計,別人來幫我們報道,現在換一個角度,去報道以前我自己的工作。”

從事平面設計師十一年,一步一個腳印,即便走上創業之路存在一定的偶然因素,王濤也是一個對自我有清晰認知與明確規劃、並且不斷前進的職場人。也許公司經營、平臺探索還“在路上”,但也正是這種一直“在路上”的狀態,才會走的更遠。

以下是實錄部分:

X職場:在職場及創業中,有哪些印象特別深的事情?

王 濤:印象最深的經歷,一個是選擇職業時自己的認知和堅持,入職前兩年的選擇,讓我意識到職業生涯規劃的重要性;第二個就是在創業的時候,個人感覺最重要的就是你有沒有做好思想準備,在不掙錢、沒有項目、沒有發展的情況下能不能堅持下來。

創業要尋找的是“綁架式”的合作,就是沒有退路的那種,如果是有選擇的,很難走長遠。這幾年我找過兩次合夥人,一次是APP的,一個是網絡公司的,都失敗了。所以,現在的項目尋找合夥人,肯定會有改變。其實,對於創業者來說,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只有解決不完的問題。

X職場:有哪些比較好的案例?

王 濤:之前有一個項目,是與AR公司合作,我們有大量的生產內容,可以把兩年全部的業務都給他們,但是對方給的一定是市場最低價,這是前端客戶資源;

第二個就是訪談,我們考慮到各大設計公司都有一手資源的藝術廣告,發佈渠道都是他們自己的平臺,只能他們自己的客戶才能看到,於是我們就和他們合作,他們輸出內容我們做報道,讓更多的客戶看到,知道這家公司能夠做什麼。

一個好的平臺可以彙集很多好的資源。

專訪意度廣告王濤:“在路上”的創業者

X職場:從設計師到運營總監,最難的過渡點在什麼地方?

王 濤:從設計師轉到運營管理,最大的問題是時間和項目的管理。做設計師的時候,都是獨立項目,只需要把這個事情完成,把老闆交代的工作完成,提高自身的專業能力。但是做運營者,就不一樣了。我要提高整個公司的價值,要讓公司去盈利,考慮公司怎麼能更快發展。我關注的是怎麼把工作做好,注重規劃,分為制度規劃和人的規劃。

第二個是對項目的把控,有一點很難熬。現在很多客戶是喜歡打包服務的,他不希望把精力分散,但是對於我們創業公司來說,沒法完成。一個項目,估計只能做四分之三,自己做不了的,就要資源整合,找第三方合作。而與第三方合作時的管理,會覺得力不從心,到現在我也沒能很好的去把控這個度。

X職場:行業前景如何?

王 濤:

這是一個特別好的時代,5月11日,在上海舉辦中國品牌日,上市公司做品牌展示,國家從2014年就開始注重這個了,是整個國家的戰略——從工業大國、加工產業國向未來的品牌輸出國發展,包括央廣傳媒、央視傳媒都在做這樣的一個事情。

5月11日國家品牌日,我們寫了一篇文章名為《你有沒有試著用中國品牌生活一天》的文章,寫的過程中,你會發現我們自己的品牌實在寫不出幾個,我們這一塊兒是空缺的。那如果要讓外界瞭解自己的品牌,就需要有人傳播,從這個角度講,這個行業前景應該還不錯。

X職場:給行業新人一些建議?

王 濤:要有職業規劃,一到兩年的。你知道自己的職業規劃後,就知道要補充什麼。不做規劃一味去學的話,會很盲目。做規劃的時候,儘量找一個好老師,或者進一個好的機構,平臺很重要。

設計師是一個具有創造力的行業,低端設計現在已經被替代了,但是私人訂製化的設計很難被取代。做好自己的核心價值定位很重要。

版權聲明:文章系X職場原創,如需轉載請申請授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