鑽石的故事和傳說

光明之山

鑽石的故事和傳說

誰擁有它,誰就擁有整個世界;誰擁有它,誰就得承受它所帶來的災難。惟有上帝或一位女人擁有它,才不會承受任何懲罰。”這裡說的就是光明之山鑽石。“光明之山”源於印度,16世紀,蒙古貴族巴布爾佔領了這裡,並殺死了擁有這塊鑽石的土邦主。然而,巴布爾的兒子胡馬雍發動政變,把他父親關進了牢籠,他就成了這顆尖頂的鑽石的新主人。由於內戰失敗,胡馬雍流亡波斯。作為回報,他將“光明之山”送給了波斯國王塔馬斯。不久,塔馬斯就因國內局勢動盪而下臺。胡馬雍的後人賈漢國王進攻波斯,得到了這顆鑽石後就得了重病。他被篡位的兒子囚禁,至死不見天日。

18世紀30年代,波斯國王納第爾佔領了印度,並得到了這顆鑽石。得到鑽石3個月後,他就染上了浮腫病,病痛使他失去理智,先後刺瞎自己5個兒子的眼睛,1747年,在熟睡時被仇敵暗殺。納第爾死後,後繼君王都應自相殘殺而死於非命。等鑽石到了辛格手中後為避免厄運降臨,將鑽石送給了英國維多利亞女王。在鑽石送往英國時,貨船剛起航就遇到了霍亂,還遭遇了海嘯。女王收到鑽石後命人將鑽石鑲到胸花上。1852年,鑽石再次被打磨,重量則減到了現在的105.6克拉。自後“光明之山”成為英國女王王冠頂部十字架上最奪目的寶鑽。如今它靜靜地躺在倫敦的博物館裡。

藍色希望

鑽石的故事和傳說

藍色希望是在印度發現的一顆碩大無比的藍鑽石,經粗糙加工後重量還有112.5克拉。法國珠寶商人達文尼從印度從當地王公貴族那裡用翡翠換取了價值33萬美元的寶石,其中包括這顆名貴的藍鑽石,44塊較大的鑽石和1122塊小鑽石,被稱作達文尼之藍。他回到法國後,把這塊藍鑽石獻給了法王路易十四,並將其重新切磨成雞心型,重量為67.125克拉取名為“王冠藍鑽石”。達文尼也因此授予了男爵爵位。但不久,路易最寵愛的孫子突然死去。他早年的光輝戰跡也開始衰退,並且娶了一個宗教的狂熱信徒梅恩特儂夫人為妻。她給路易的生活帶來許多不幸。

路易十六在得到了這塊“王冠藍鑽石”後不久,他和王后瑪麗·安託瓦內特在法國大革命的風暴中上了斷頭臺。1792年大革命中,法國國庫遭到劫掠,這顆藍鑽石一度去向不明。在這期間,西班牙畫家戈耶曾畫過的一張西班牙皇后瑪麗亞·露易莎的畫像上,戴著一顆寶石很像那顆失蹤的鑽石。當時有人推測,或許是法國保皇黨人在國外得到它後送到西班牙人手中,或者是西班牙人從盜賊手中買下了。 1830年這顆失蹤38年的藍鑽石重新出現在荷蘭,屬於一個鑽石切割人威爾赫姆·佛爾斯所有。為防止法國政府追尋,他將這顆鑽石切割成現今的樣子,重量為44.4克拉。後來,佛爾斯的兒子漢德利克從其父那裡將這顆鑽石偷走,並帶到了倫敦。在那兒,他自殺了,無人知道自殺的原因。 幾年之後,英國珠寶收藏家亨利·菲利蒲侯普用9萬美元買到了這顆鑽石,從此這顆鑽石得名“希望”。1839年,亨利·菲利蒲侯普暴死。他的侄子托馬斯·侯普繼承了“希望” 鑽石。他將鑽石放到水晶宮展覽館公開展出。

仙希

鑽石的故事和傳說

仙希鑽石,世界公認的十大名鑽之一。據說仙希鑽石源自古印度,最初屬於法國地區勃艮第公國的瓦盧瓦王朝。仙希鑽石於1477年在戰爭中,被王朝最後的君主“大膽的查爾斯”弄丟了,“大膽的查爾斯”公爵也死在了這場戰爭中。

約在1570年有一位使者名叫哈利申斯買了這顆鑽石。後來便借給法皇亨利三世,放在帽子上。亨利四世也借來做抵押,籌措資金擴充軍備,讓哈利申斯位居財政高官。之後被委任為英國大使,才賣給伊麗莎白一世 ,再傳給詹姆士一世、查理一世、查理二世、詹姆士二世 ,再賣給了法國國王路易十四世(Louis XIV)。 從此仙希在法國皇室內傳承,直至法國大革命,於1792年皇室珠寶被竊,鑽石也失去下落。到了1828年,俄羅斯皇子丹美洛曾配戴仙希鑽石。1865年將它賣給印度富商,1906年William Astor買了這顆鑽石作為兒子的結婚禮物,而媳婦借給法國博物館展覽,1964年William Astor的媳婦過世,英國政府宣稱仙希乃英國皇室國寶,直至今日此鑽石仍在法國政府手中,可在法國盧浮宮見到。

  • 愛珠寶的你,快來真庫吧。

平臺所發佈的圖文部分源於網絡,圖文等資料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本平臺使用的非原創內容無法一一和版權者聯繫,如有侵權,請及時與本平臺聯繫,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採取相應措施。


鑽石的故事和傳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