猝不及防!大利好,遼寧打響第一槍!

猝不及防!大利好,遼寧打響第一槍!

人口是地區經濟發展的基礎。

近年來,東北地區人口“負增長”的情況引發關注。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人口外流嚴重;另一方面,則是“製造”人口的動力不足,生育率較低。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遼寧曾推出了一系列吸引人才政策。

遼寧急了, 打響鼓勵生育第一“槍”

日前,遼寧突然發佈新的人口規劃,提出:

將建立完善包括生育支持、幼兒養育等全面二孩配套政策。

完善生育家庭稅收、教育、社會保障、住房等政策,探索對生育二孩的家庭給予更多獎勵政策,減輕生養子女負擔。

猝不及防!大利好,遼寧打響第一槍!

遼寧社科院副院長梁啟東認為,遼寧探索獎勵政策,符合地區情況,且在全國範圍內具有一定借鑑意義。

但他同時強調,獎勵政策應當十分具體,具體到補貼多少錢、給多少假期。

據悉,遼寧還將進一步簡化“準生證”等手續辦理,使得夫妻們提高生育二孩的積極性。

遼寧

邁入深度老齡化社會

今年6月遼寧省老齡辦發佈的《遼寧省2017年老年人口信息和老齡事業發展狀況報告》顯示,截至2017年末,

遼寧省戶籍總人口4232.57萬,

60週歲及以上

戶籍老年人口958.74萬,

佔總人口的22.65%,

遼寧省已步入深度老齡化社會。

從人口老齡化程度來看,遼寧省14個市的老年人口占比均超過全國水平。

從人口老齡化背後的原因來看,出生率下降、壽命延長、人口的流出都是加劇人口老齡化的原因。

人口流出方面,2017年遼寧人口淨流出達8.9萬,在全國排名僅位於吉林、黑龍江之後。

梁啟東表示,全國範圍內的人口流動是正常現象。沒有人口的位移,就沒有經濟的發展。人流、物流、信息流相互作用下才能創造經濟價值。

但是,如果一個地區人口過於單向流動則不正常,將影響經濟發展。

另一方面,遼寧較低的生育率,也備受關注。

根據遼寧省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16年和2017年遼寧省的出生率分別為6.60‰和6.49‰,而這兩年全國的出生率分別為12.95‰和12.43‰。

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遼寧的生育率為1.0%,遠低於全國水平的1.5%, 甚至比日本和韓國都要低。按照國際標準,低於1.3%被稱為“超超低出生率”。

而由於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生育率低於遼寧,但由於其吸引了大量人才湧入,所以老齡化問題也遠沒有遼寧這麼迫切。

專家:

獎勵政策應具體

2015年,遼寧省出臺了《關於簡化下放生育手續的通知》,要求從2015年7月1日起,放開生育登記、審批時間,下放生育登記審核權限,簡化生育手續。

不過,上述通知已經簡化了一些流程,但是對於二孩審批仍然較為繁瑣。

一位遼寧本地戶籍人士表示,對於本地人,準生證還是比較好辦的,就是生二孩繁瑣一些,需要提供獨生子女證。

根據2003年版的《遼寧省辦理生育手續的有關規定》,符合規定申請再生育一個子女的夫妻,須經申請後由女方戶籍地鄉(鎮、街)計劃生育行政部門簽署意見、蓋章,上報縣( 區、縣級市)計劃生育行政部門審批。經縣(區、縣級市) 計劃生育行政部門批准後,方可懷孕。

2016年,隨著《遼寧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的修訂,生育兩孩無需層層審批,也無需單位開具婚育情況證明,甚至連流動人口也可以在現居住地辦理兩孩生育登記。這樣做大大簡化了生育手續,縮短辦理時限,實現當場辦證。

而近日遼寧省政府印發的《遼寧省人口發展規劃(2016-2030年)》提出,“在全面兩孩政策方面,遼寧將實行生育登記服務,同時對生育兩個孩子以內(含兩個)的不實行審批,由家庭自主安排生育,推行網上辦事,進一步簡政便民”。

同時,規劃還明確,還將完善生育家庭稅收、教育、社會保障、住房等政策,探索對生育二孩的家庭給予更多獎勵政策,減輕生養子女負擔。

梁啟東表示,遼寧探索獎勵政策,符合地區情況,且對全國許多地區都具有一定借鑑性。

在生育成本這麼高的情況下,適當給一些照顧和補助,能夠提高一些想生孩子又又顧慮的人的積極性。

國外很多人口出生率的國家,也出臺了一些獎勵政策,一方面鼓勵給一定補貼,產假合理延長,甚至奶粉價格都有優惠等。

“遼寧也應該出臺這樣具體的政策,具體到補貼補多少錢,放假多放幾天等等。”梁啟東說,這樣實際的措施,才能激發生育積極性。

遼寧深度老齡化啟示:

拿什麼養活那麼多老人

短期辦法:

養老金調劑制度

應對這個問題最直接的短期辦法,就是讓年輕人多的省份去負擔年輕人少的省份的養老。

2017年,全國養老保險基金總收入3.3萬億元,總支出2.9萬億元,年末累計結餘4.1萬億元,總體收支平衡、收大於支。

但是,由於人口流動產生的人口撫養比差異等原因,省際之間養老金不平衡的問題越來越突出。

廣東等東部地區養老金有結餘,而遼寧、黑龍江等省份已經出現收不抵支的情況。所以,國家要建立調劑制度,讓養老金負擔輕的省份去支援養老金支付有困難的省份。

不過,整體上而言,老齡化絕非某個省、某個市的問題,而是中國普遍性的問題。

中國是世界上人口老齡化程度較高的國家之一,老年人口數量最多,老齡化速度最快。

2014年底,中國的老人達2.12億人,成為世界上第一個老人破2億的國家。

按照專家預測,大約再過20年左右,中國老人將突破3.5億,此後一直到2100年都不會再低於這個數字。

中國65歲及以上老人佔總人口的比例在2015年達到10%,並將繼續提高到2030年的18%,2050年的33%。

這就意味著2個年輕人就要撫養一個老人。

所以,養老金調劑制度只是一個短期的治標之策,還需要有中期的解決辦法。

中期之策:

財政政策適度向養老傾斜

老齡化社會的問題是養老,而養老問題的本質,不管是養老金、還是老人的醫療開支,本質上都是一國在某階段的時間斷面上,勞動如何分配的問題。

更直白地說,對於國家而言,資產無法養老,能夠提高養老水平的,只能是通過公共政策改變一國勞動的分配比例。

比如,一個小島上有100個人,其中80個人是老人,都有房子,但無法生活自理。無論如何,他們的養老必須依靠剩下的20個年輕人來完成。

如果這20個人要去造火箭,那麼就無法養老;如果分出10個人來造火箭,火箭就得少造一枚。這就是勞動分配與養老的關係。

所以,國家財政政策適度向養老傾斜,把更多的國民財富、國民勞動分配到養老上,是解決中國老齡化社會的一箇中期解決方案。

除了這些選項,提高退休年齡,縮短學制,增加實際勞動力,也是一箇中期的辦法。

長期之道:

多生育

解決撫養比的長期辦法,最根本的就是多生育。

雖然現在多生育,已經解決不了2030年的問題,但對於2050年的問題,仍然是有效的。

不過,隨著經濟發展、社會意識改變,中國人的生育意願已經越來越低。

根據婦聯在2016年的一項調查,一孩家庭中只有20.5%願意生二孩,有53.3%明確不想生二孩。

所以,促進中國人生育二胎、三胎,已經不是僅僅放開就能解決的問題,而是應該採取更大力度的措施。

比如,房價高是年輕人生育意願低的一個主要因素,那麼降低房價、提供廉租房以及低按揭利率等,都是可以考慮的政策。

除此之外,從人口結構的角度看,生育是一種有外部性的行為,這就為國家提供補貼,幫助生育二胎或者三胎的家庭負擔一部分撫養費用提供了理論上的合理性。那麼,用補貼來刺激生育,也是一個考慮的選項。

從時間上來說,這已經刻不容緩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