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臨滄!一個被嚴重低估的絕美聖地!

雲南臨滄!一個被嚴重低估的絕美聖地!

玉龍湖

在雲南省臨滄市政府駐地,有一座美麗的公園:玉龍湖公園。玉龍湖是整個臨滄城南汀河、西河兩岸生態綠地建設的龍頭,是臨滄市中心的核心景觀,公園體現了自然與人工設計的完美配合,突出了臨滄市悠遠的佤文化和茶文化特色。

玉龍湖波光粼粼、流水歡騰,綠樹成蔭,有公園廣場、草坪、休息區、健康步道等齊備設施,成為臨滄市民休閒的好去處,也成為外地遊客到臨滄不可錯過的一道美麗風景線。優美的環境,玉龍湖也黑天鵝、鷺鷥等動物到此安家落戶,為玉龍湖增添了靈氣,看魚翔淺底、天鵝雅姿、白鷺飛翔,到玉龍湖散步、休憩,晚上,還有市民到玉龍湖公園打歌、跳廣場舞,在玉龍湖共享美好的時光。

雲南臨滄!一個被嚴重低估的絕美聖地!

翁丁

翁丁是中國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原生態佤族村。生活於此的佤族人民已經歷了四千多年,因此被《中國國家地理》稱為“中國最後一個原始部落”。它是一座天然的佤族歷史文化博物館,記錄了佤族的過去和將來。

翁丁村至今仍保留著完整的佤族傳統杆欄式茅草房以及各類佤族祭祀房、神林、木鼓房。翁丁人依山而居,房與房之間相距不遠,但錯落有致,別有情趣。傳統的杆欄式房屋,分上下兩層,上層住人,乾燥涼爽,下層堆放物件,或養豬、或喂牛。一般都用草片覆蓋,竹木結構,竹笆圍牆,竹笆地板,其外形猶如孔明帽。為了避風防寒,屋面總是離地面很近,遠遠望去,就像一叢一叢的蘑菇。

雲南臨滄!一個被嚴重低估的絕美聖地!

摸你黑狂歡節

雲南滄源摸你黑狂歡節是自2004年以來滄源縣委、縣政府著力打造的一個大型旅遊文化節慶活動,於每年的4月29日到2日在美麗的滄源舉行。滄源佤族自治縣位於雲南臨滄市西南部,全縣總人口18萬人,其中佤族佔總人口的85.1%,是臨滄市邊境線最長,佤族人口最多的縣,佤族文化風情保存完好,在縣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近年更是民族團結、民族民間文化繁榮。

雲南臨滄!一個被嚴重低估的絕美聖地!

滄源國畫長廊

滄源崖畫穀風景旅遊區是一個以崖畫為依託,充分展示佤族民俗文化為核心,集民族文化、民族風情和自然景觀、人文景觀為一體的綜合性風景旅遊區,全長共78公里,總規劃面積600多公頃,該景區分為藏龍谷景區、千米國畫長廊景區、崖畫景區、勐懂口岸景區、永和國門景區。

滄源崖畫穀風景旅遊區是一個以崖畫為依託,充分展示佤族民俗文化為核心,集民族文化、民族風情和自然景觀、人文景觀為一體的綜合性風景旅遊區,全長共78公里,總規劃面積600多公頃,該景區分為藏龍谷景區、千米國畫長廊景區、崖畫景區、勐懂口岸景區、永和國門景區。千米國畫長廊位於景區中段,這個景區的壁畫約有3公里長,峭壁高80—180米,最高達280米,壁畫陡立成崖,崖面有的形成崖廈,有的參差不齊,蜂窩狀溶孔密佈,有的如刀削斧劈平整光滑,有的像一臺臺的梯田,崖面由於雜質浸染及附生攀援植物的點綴變得色彩斑斕,如同一幅巨型壁畫,描繪了古老大地的滄桑。滄源崖畫是3000多年前佤族先民給我們留下的一幅生動的歷史畫卷,千米國畫長廊則是大自然賦予我們的又一幅天然畫卷,沒有人工雕鑿、沒有人為塑造,完完整整展示著大自然那原汁原味的傑作、真真切切的情感,與崖畫形成了佤山一道獨特的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

雲南臨滄!一個被嚴重低估的絕美聖地!

亞洲微電影藝術節

臨滄成為亞洲微電影藝術節的永久主辦地,這裡有著最適宜微電影生根發芽、枝繁葉茂的土壤。彩雲之南的臨滄,有著令人陶醉的生態之美、山川之美、人文之美;有著令人振奮的發展之美、幸福之美、和諧之美;有著得天獨厚的天賦優勢、悠久厚重的人文積澱;有著物華天寶的豐沃資源、獨領風騷的邊地風情;有著和衷共濟的發展環境、潛力併發的發展態勢。還是世人矚目的"世界佤鄉,天下茶倉",微電影選擇了臨滄,臨滄也哺育了微電影!

雲南臨滄!一個被嚴重低估的絕美聖地!

魯史古鎮

魯史古鎮是雲南西部茶馬古道第一鎮,是中國最神秘的三大古鎮之一,2002年魯史古鎮被評為省級重點保護單位,2006年,魯史古鎮被列為省級歷史文化名鎮,2012年被列為全國210個特色小鎮之一;2013年,茶馬古道魯史段成為國家第七批文物保護單位。2014年雲南大學在魯史建雲大書苑以保護古鎮級開發滇西文化,魯史古鎮是雲南50大古鎮之一有著悠久的歷史,特別是抗戰時期茶馬古道從魯史過成為國際救援中國的一條生命線,魯史人就以茶為生。其中駱英才是魯史第一個人工種茶的人。並開設"俊昌號"茶莊,長期從事茶葉貿易。還有出自段逸甫茶園的"鳳山春尖",是民國時期雲南茶葉的極品之一。由於種種歷史原因,"俊昌號"和"鳳山春尖"都消失了。

魯史古鎮是滇西保存較為完好、規模較大的古建築群之一。從總體上看,街場的佈局及民宅的建設風格都具有濃郁的宗教文化特點。同時,由於魯史古鎮地處茶馬古道要道上,歷史悠久,南來北往的人到此定居經商,街場規模在不斷擴大的同時,形成了"三街七巷一廣場"的集眾家之長的獨具一格的格局。以四方街為集鎮經緯線的中心點,呈圓狀分佈。民宅建築主要以仿效北方四合院和江浙風格的三合院為主,一樓一底三格三廈屋面,泥瓦封火牆。四合院有花園,三合院有花臺,並繪有壁畫、詩句、對聯,求其家宅方圓,藏風聚氣,暖和興旺。同時,民居建築模式受到大理白族文化的影響,也兼具南詔風格的建築群落。

雲南臨滄!一個被嚴重低估的絕美聖地!

古墨村

古墨村隸屬於雲南省臨滄市鳳慶縣詩禮鄉,地處詩禮鄉西邊,距詩禮鄉政府所在地6.40公里,到道路為土路,交通方便,距鳳慶縣縣城109公里。

東鄰詩禮村,南鄰清華村,西鄰魯史鎮河邊村,北鄰牌坊村。據有關資料顯示,該村轄新民、新河、平村等11個村民小組,從事第一產業人數588人。全村國土面積12.05平方公里,海拔1,870.00米,年平均氣溫15.00℃,年降水量1,460.00毫米,適合種植玉米等農作物。農民收入以種植泡核桃為主。

雲南臨滄!一個被嚴重低估的絕美聖地!

冰島湖景區

“此冰島非彼冰島”,以“雲南第一村”著稱,以盛產冰島大葉種茶而聞名的冰島村。是勐庫大葉種茶的主要發源地,也是臨滄最早有人工栽培茶樹的地方之一。該地產茶的歷史悠久,有文字記載的時間為明朝(1485年前後),而無文字記載的傳說卻早於明朝。悠久的茶文化歷史為這個大山深處的千年古村增添了神秘色彩。從雙江縣城出發開車行駛向這個隱匿在大山深處的千年古村,一路上山路曲折陡峭,驚險萬分,沒有點經驗的師傅是不敢隨意開向這裡的。一座座山峰聳立在這裡,連綿不斷,山間雲霧繚繞,卻沒有半點讓人害怕的感覺,反而讓人感覺像置身在仙境之中。

海拔1600米的高原,常年雲霧繚繞,沒有任何汙染,所以這裡的茶葉才如此倍受追捧。冰島茶屬典型的勐庫大葉喬木樹,長大葉、墨綠色,葉質肥厚柔軟、茶香濃郁,持嫩性強,芽葉肥壯重實,非常獨特,它是勐庫大葉種茶之極品,用冰島茶生產的普洱茶更是雲南普洱茶的極品。有專家評價:“冰島茶一芽四葉還很柔嫩,不像其它茶種一芽二葉就顯老相”冰島茶屬典型的勐庫大葉喬木樹,長大葉、墨綠色,葉質肥厚柔軟、茶香濃郁,持嫩性強,芽葉肥壯重實,非常獨特,它是勐庫大葉種茶之極品,用冰島茶生產的普洱茶更是雲南普洱茶的極品,幾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古茶樹採摘的茶葉製成冰島茶,一斤能賣上萬元,而且還供不應求,說這些古茶樹是山上的搖錢樹,可一點都不過份。

雲南臨滄!一個被嚴重低估的絕美聖地!

永德土佛

仙根,又稱土佛,位於雲南省臨滄市永德縣永康鎮忙況村的忙令河西北,距縣城50公里,土壤以紅壤和黃壤兩色為主,多呈沙礫狀,共有200餘尊,佔地0.1平方公里,看上去似雕非雕,形狀奇異如萬年塔,形同精雕玉柱,高矮不等,最高的有30餘米,堪稱奇觀,每年的農曆正月十五、三月十五均有幾萬人到此燒香、祭拜,趕仙根盛會。

古郡奇觀-永德仙根,俗稱土佛。位於永德中部,地處永康鎮距縣城50公里。土壤以紅壤和黃壤兩色為主,多呈沙礫狀,是永德地方三景緻之首,有的似群仙落地、有的如萬年古塔、有的形同精雕玉竹、有的四千年古堡,遠眺此地是一座磚紅瓦赤的綠色小城。共有200餘尊,佔地0.1平方公里,看上去似雕非雕,形狀奇異如萬年塔,形同精雕玉柱,高矮不等,最高的有30餘米,堪稱奇觀。有詩云:"永德土佛山中畫,日曬雨淋摧不垮;風馳電掣宇宙事,歲月漫漫姿更佳。"後有貴人題詞:"華夏一絕,人類共享"。

雲南臨滄!一個被嚴重低估的絕美聖地!

南美草山

在祖國邊遠的西南邊陲的小鄉村,沒有如北方一樣遼闊的草原,沒有如中原一樣平坦的山頂,卻依然有這麼一個地方,可以伴隨著微涼的風,感受陽光的沐浴。可以吟唱著優美的歌謠,心無雜念的躺著,尋找天空中那顆最亮的星星。這就是雲南·臨滄·南美草山,一個可以躺著數星星的地方。(臭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