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朋友:村集體經濟+123產業融合發展好嗎?

在很多農村人或者農村幹部的心目中,村集體沒收入,村集體一窮二白,其實一個村只要管理得好,村幹部肯投入時間、精力去發展,去謀劃,有耐心,有誠心,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是可以大有作為的。

農民朋友:村集體經濟+123產業融合發展好嗎?

壯大集體經濟是引領農民實現共同富裕的一個重要抓手。從各地實踐經驗來看,發展壯大集體經濟可以有多種途徑,每個村的路徑可能都不一樣。一,利用沒有承包到戶的集體四荒地、果園、養殖水面等資源集中開發或者通過公開招標等方式,發展現代農業項目,這是目前很多村集體收入的一個重要來源。二,利用人文的歷史的良好生態資源優勢,發展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多數情況下和社會資本合作,這方面也是有很多的典型,三,在符合規劃的前提下,利用閒置的各類房產設施、集體建設用地等,以自主開發,合資,合作等方式發展租賃物業,很多地方叫做瓦片經濟,主要出租不動產。目前大多數村集體的主要收入來自租賃物業,即便是浙江,江蘇,蘇州等集體經濟非常發達的地區也是如此。四,整合利用集體積累的資金,政府的幫扶資金等,通過入股或者參股一些企業,村與村的合作村,聯建共建等多種形式來增加集體經濟收入。

農民朋友:村集體經濟+123產業融合發展好嗎?

發展集體經濟的方式很多,特別是現在機遇太好了。國家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正在引導,鼓勵各地農村進行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供給側改革,發展現代農業,123產業融合發展,國家在政策,資金,人才,用地等方面出多了出臺了很多優惠政策。有土地資源,有部分村有承包地收入,如果能夠充分利用國家的政策,在土地上做文章,發展鄉村旅遊,發展農產品加工,發展現代農場等,積累資金,滾動發展,肯定能帶領群眾共同致富。關鍵是作為幹部要根據自己的村子的實際情況去研判、去理思路。

​村集體發展相對於村民個人發展來說容易得多,發展集體經濟,需要有完善的管理制度、體制機制,要有村民的信任和支持。

發展村集體經濟要在清產核資基礎上,在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基礎上,要通過清產核資讓村民明白集體的資產到底有多少?要通過集體資產股份制改革,把集體的資產摺合成股份,分到每個村民身上,形成嚴格的監督機制,避免變賣、貪佔集體財產,損害群眾利益的現象再次發生,充分發揮集體經濟的優勢,讓集體經濟健康發展,帶領農民共同致富。

農民朋友:村集體經濟+123產業融合發展好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