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东贤:设计河北的独一无二

郑东贤:设计河北的独一无二

文丨郑东贤(PLAT ASIA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创始人、总裁)

建筑师对于城市的认知和所研究的领域本身是跨界的一种状态,包括经济学、社会学,还有建筑学,设计是有观点的,有灵魂的。那么从一个建筑师的角度,用建筑师的语言又该如何来发现河北呢?作为建筑师,我喜欢从很微观的地方下功夫,,而且无论是建筑也好设计也好都重在实践,那我们就谈一谈在工作之中接触到的河北是一个什么样的。

为什么说是设计河北的独一无二,当然地球上所有的东西都是独一无二的,但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们的城市、我们的生活,我们所接触到的东西和对其的感受深度都是不一样的,当深度比较浅的时候一些东西是可以被复制的。

我们接触的几个河北项目都在北京3-4小时车程的距离范围内,是北京居民可以就近度假的距离。这些项目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地产开发和度假是结合在一起的。为什么会这样?首先这些项目所在地距离北京只有3-4小时车程是处于北京辐射范围之内的,没有限购政策的约束,在这里二套房是可以实现的。

但只做住宅开发是没用的,因为需要一些配套基础设施。但是周边并不具备这些条件,所以只能自己建设配套。这些地方只有在周末的时候才会人流量比较大,所以这些配套设施做商业配套并不好招商。然后就找到了另外一个产业——度假。

资源环境的开发和度假旅游要相互结合。首先是现如今度假的需求已经发生变化,追求不一样的体验。很多人选择旅游目的地的时候,既需要美好的自然环境,还需要一个很特别的体验,这个地方跟别的地方必须是不一样的,是独特的。这就对建筑本身的独一无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有这样一种情况,人们去度假一般是利用周末和休假时间,所以为了尽可能延长体验的时间希望要快速地到达目的地。如果开车超过了三四个小时,那么人们在选择这个目的地的时候就会犹豫,因为效率太低了。所以度假一定要快速地到达。

还有一种情况,每一个项目的周边环境都不一样,但是很多建筑师在设计里面的建筑的时候都是在做复制。所以即便这个项目周边环境很好,规划也很好,但是人进去之后看到的建筑很多地方都是一模一样,正如中国的大城市长得都一模一样。比如说上海的繁华中心或者武汉的繁华中心,跟北京的繁华中心没有什么大的区别,高楼林立分不清是哪个城市。

但我们在河北距北京3-4小时通勤圈内做的项目,很多都是做出当代建筑的风格,所以就是不可复制的。因为我们就没有一个复制的对象,比如特色小镇很多是有一个可以复制模仿的对象,但是我们所做的这种类型无法复制。我们是想打造出一个区域内的品牌化的项目。

我们着重做了三个项目,第一个是秦皇岛阿那亚。很多人对这个项目并不了解,因为开发商他们宣传的的重点不是住宅。阿那亚地处北戴河海边,里面有很多独树一帜的网红建筑,比如其中一个建筑叫海边图书馆,很多人认为是最孤独的图书馆。其前身是北戴河早期的一个公共建筑,其设计的指导思想就是追求不一样的美,追求不一样的体验。

很多人应该不会想到在海边盖一个图书馆,而且就开发商来说它是不挣钱的,就是纯粹的一个图书馆。这个图书馆只能容纳二百人,但是开发商之所以愿意做这个事情是因为这个项目会带动整体的配套升值。

同样的建筑还有一个礼堂,也在海边。和海边图书馆一样这个礼堂都是利用早期的建筑。那么这两个建筑起来之后阿那亚的整体品牌就有了很大的提升,进而带动住宅项目的价值提升。对于业主来说这就是一个很好很独特的配套服务。

按照传统的理解,建了这么一个礼堂,应该是要承办婚礼的,但这里从来没有,它自始至终都要保留一个很纯粹的状态,不想商业化。然而却以另外一种形式实现了商业化增值。

这个项目还有一个特别的海边咖啡厅,现在应急拓展成了西餐厅。很多人为了看这些建筑来到这里,进而带来越来越多的住宅销售,就是这种良性循环。

这些是业内顶级的建筑师设计的。还有一个是在海边建了一个音乐厅,也是服务于业主的。还有一个建在沙丘上的美术馆,也是出自知名建筑师之手。

这些建筑只有在这里才能体验到,这就具备了一种特殊性。所以很容易变成网红。有了网红属性之后整个商业整体的品质就会提升。在这些网红建筑旁边,我们刚刚设计竣工了一个作品。

这个建筑的设计思路是为了追求一种适应性,因为这个建筑是在槐树林里面。通常方形的建筑,人们坐在里面只有一个方向可以面对自然。但我们这个作品是将建筑分成三块让槐树林“进来”,这样一来可以实现三面都面对自然。所以我们就把建筑分成三个空间,又设计一条服务走廊将三块连接起来。

入口的位置我们设计的曲径通幽一点,并不希望通过入口直接进到主体空间,咱们东方人讲究含蓄,重视过程,过滤。所以通过这个入口的设计是希望走在这里的人心态能慢慢地安静下来。

入口也不是设计得很大,故意做的很小,是必须要脱鞋才能进入的,里面有一个磨砂的直登门。整个空间的规划是私密区与公共区相结合,还有一块半私密半开放的区域,无论哪个区域都可以尽可能地接触到槐树林,尽可能地把槐树林引进来。两个不同的区域之间,为了能够更完美地与自然对话,全部是大型的落地玻璃窗,而且任何地方的处理都是尽量消失掉室内外的边界。

因为北戴河阿那亚项目很成功,所以第二个项目是在河北承德金山岭的山林阿那亚,同样是一个大面积地产开发,这里面也做了很多独特的建筑,跟北戴河阿那亚类似的一个模式。因为这个项目刚刚开始做,所以很多作品都还在建设之中。

还有在长城的前面做了一个石头音乐厅,很容易就变成一个吸引观光游客的目的地,住宅销售的机会就自然地增加。还有张轲的观鸟屋,这些建筑的规模都并不大,但是很有独一无二的定位。

而我们是在那里设计了一个马场会所,其设计理念也是对东方美学的追求。东方建筑的一个姿态就映在自然里面,虚化视界,就是建筑的介入消隐在与自然的对话之中。马场里面除了接待中心和马厩之外还有一些别的功能,包括餐厅、咖啡厅和休闲中心,而这个马场相当于阿那亚的一个入口,必须要经过这里才能进到区域内部。

郑东贤:设计河北的独一无二

郑东贤:设计河北的独一无二

我们尽量利用了地形的特点,在平的地方做了一个马场,有起伏的地方做成建筑。从接待大厅往外看的时候特别美,而且远处还能看到金山岭的烽火台。无论是北戴河还是金山岭,这里的自然环境特别美,在这做一些小小的很有特点的建筑,自然的体验就很丰富,而且感觉更美。

我们还做了另一个小小的建筑,山中礼堂,原址是一个采掘石头的山。我们并不想在这里刻意地做绿化,想尽可能保留它原貌的特点。于是我们在这里面开拓了一个小小的空间,是洼进去的。

我们在承德金山岭还有另外一个项目,我们设计了项目的整体规划。包括住宅以及小小的公建。这些公建也是要突出主题性。其中一个是在京承高速路边的一个坡上建了一个美术馆和一个茶室。首先看到这个建筑的第一眼并不知道是什么东西,会有个初始的好奇,然后走近之后就发现这是很大的一个开阔空间。

美术馆是多用途的,可以办很多活动、展览。整个建筑的形态跟自然的坡是平行的。外观所看到的这么多白色横板有两个重要用途,第一个用途为了限定角度,因为山坡下面有很多大面积的厂房,往下看的话很影响视觉效果,所以我们用白色板人为限定了观景角度,站在山坡往前看的时候,目之所及都是群山很漂亮,是金山岭漂亮的天际线。

第二个用途是为了跟金山岭的阳光角度相结合。冬天的时候这个角度刚好是阳光直射的角度,采光完美。但是夏天的时候阳光的射角更高,这些白板将阳光反射回去就不会直接射到室内空间里面。这是一个绿色建筑,在保证完美观景角度的同时还要屏蔽掉不好的东西。

郑东贤:设计河北的独一无二

还有一个作品叫明心堂,设计理念同样也是对东方美学的当代解读,昼夜景色各不相同。是一个在湖里面隐藏起来的建筑。我们还在山顶上做了一个茶室,规模很小,但却是在最高的位置,整个茶室是可以有360度观景体验。

郑东贤:设计河北的独一无二

郑东贤:设计河北的独一无二

郑东贤:设计河北的独一无二

通过这三个比较微观的项目来讲述我所发现的河北,也是想通过建筑师的语言来介绍我在河北做的一些事情。希望以这些经验作为基础能够重新发现一个不一样的河北。

(注:本文根据郑东贤在《重新发现河北》新书发布会暨方塘大讲堂走进普拉特活动上的主题演讲整理而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