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東賢:設計河北的獨一無二

鄭東賢:設計河北的獨一無二

文丨鄭東賢(PLAT ASIA建築設計有限公司創始人、總裁)

建築師對於城市的認知和所研究的領域本身是跨界的一種狀態,包括經濟學、社會學,還有建築學,設計是有觀點的,有靈魂的。那麼從一個建築師的角度,用建築師的語言又該如何來發現河北呢?作為建築師,我喜歡從很微觀的地方下功夫,,而且無論是建築也好設計也好都重在實踐,那我們就談一談在工作之中接觸到的河北是一個什麼樣的。

為什麼說是設計河北的獨一無二,當然地球上所有的東西都是獨一無二的,但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我們的城市、我們的生活,我們所接觸到的東西和對其的感受深度都是不一樣的,當深度比較淺的時候一些東西是可以被複制的。

我們接觸的幾個河北項目都在北京3-4小時車程的距離範圍內,是北京居民可以就近度假的距離。這些項目有一個共同的特徵那就是地產開發和度假是結合在一起的。為什麼會這樣?首先這些項目所在地距離北京只有3-4小時車程是處於北京輻射範圍之內的,沒有限購政策的約束,在這裡二套房是可以實現的。

但只做住宅開發是沒用的,因為需要一些配套基礎設施。但是周邊並不具備這些條件,所以只能自己建設配套。這些地方只有在週末的時候才會人流量比較大,所以這些配套設施做商業配套並不好招商。然後就找到了另外一個產業——度假。

資源環境的開發和度假旅遊要相互結合。首先是現如今度假的需求已經發生變化,追求不一樣的體驗。很多人選擇旅遊目的地的時候,既需要美好的自然環境,還需要一個很特別的體驗,這個地方跟別的地方必須是不一樣的,是獨特的。這就對建築本身的獨一無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有這樣一種情況,人們去度假一般是利用週末和休假時間,所以為了儘可能延長體驗的時間希望要快速地到達目的地。如果開車超過了三四個小時,那麼人們在選擇這個目的地的時候就會猶豫,因為效率太低了。所以度假一定要快速地到達。

還有一種情況,每一個項目的周邊環境都不一樣,但是很多建築師在設計裡面的建築的時候都是在做複製。所以即便這個項目周邊環境很好,規劃也很好,但是人進去之後看到的建築很多地方都是一模一樣,正如中國的大城市長得都一模一樣。比如說上海的繁華中心或者武漢的繁華中心,跟北京的繁華中心沒有什麼大的區別,高樓林立分不清是哪個城市。

但我們在河北距北京3-4小時通勤圈內做的項目,很多都是做出當代建築的風格,所以就是不可複製的。因為我們就沒有一個複製的對象,比如特色小鎮很多是有一個可以複製模仿的對象,但是我們所做的這種類型無法複製。我們是想打造出一個區域內的品牌化的項目。

我們著重做了三個項目,第一個是秦皇島阿那亞。很多人對這個項目並不瞭解,因為開發商他們宣傳的的重點不是住宅。阿那亞地處北戴河海邊,裡面有很多獨樹一幟的網紅建築,比如其中一個建築叫海邊圖書館,很多人認為是最孤獨的圖書館。其前身是北戴河早期的一個公共建築,其設計的指導思想就是追求不一樣的美,追求不一樣的體驗。

很多人應該不會想到在海邊蓋一個圖書館,而且就開發商來說它是不掙錢的,就是純粹的一個圖書館。這個圖書館只能容納二百人,但是開發商之所以願意做這個事情是因為這個項目會帶動整體的配套升值。

同樣的建築還有一個禮堂,也在海邊。和海邊圖書館一樣這個禮堂都是利用早期的建築。那麼這兩個建築起來之後阿那亞的整體品牌就有了很大的提升,進而帶動住宅項目的價值提升。對於業主來說這就是一個很好很獨特的配套服務。

按照傳統的理解,建了這麼一個禮堂,應該是要承辦婚禮的,但這裡從來沒有,它自始至終都要保留一個很純粹的狀態,不想商業化。然而卻以另外一種形式實現了商業化增值。

這個項目還有一個特別的海邊咖啡廳,現在應急拓展成了西餐廳。很多人為了看這些建築來到這裡,進而帶來越來越多的住宅銷售,就是這種良性循環。

這些是業內頂級的建築師設計的。還有一個是在海邊建了一個音樂廳,也是服務於業主的。還有一個建在沙丘上的美術館,也是出自知名建築師之手。

這些建築只有在這裡才能體驗到,這就具備了一種特殊性。所以很容易變成網紅。有了網紅屬性之後整個商業整體的品質就會提升。在這些網紅建築旁邊,我們剛剛設計竣工了一個作品。

這個建築的設計思路是為了追求一種適應性,因為這個建築是在槐樹林裡面。通常方形的建築,人們坐在裡面只有一個方向可以面對自然。但我們這個作品是將建築分成三塊讓槐樹林“進來”,這樣一來可以實現三面都面對自然。所以我們就把建築分成三個空間,又設計一條服務走廊將三塊連接起來。

入口的位置我們設計的曲徑通幽一點,並不希望通過入口直接進到主體空間,咱們東方人講究含蓄,重視過程,過濾。所以通過這個入口的設計是希望走在這裡的人心態能慢慢地安靜下來。

入口也不是設計得很大,故意做的很小,是必須要脫鞋才能進入的,裡面有一個磨砂的直登門。整個空間的規劃是私密區與公共區相結合,還有一塊半私密半開放的區域,無論哪個區域都可以儘可能地接觸到槐樹林,儘可能地把槐樹林引進來。兩個不同的區域之間,為了能夠更完美地與自然對話,全部是大型的落地玻璃窗,而且任何地方的處理都是儘量消失掉室內外的邊界。

因為北戴河阿那亞項目很成功,所以第二個項目是在河北承德金山嶺的山林阿那亞,同樣是一個大面積地產開發,這裡面也做了很多獨特的建築,跟北戴河阿那亞類似的一個模式。因為這個項目剛剛開始做,所以很多作品都還在建設之中。

還有在長城的前面做了一個石頭音樂廳,很容易就變成一個吸引觀光遊客的目的地,住宅銷售的機會就自然地增加。還有張軻的觀鳥屋,這些建築的規模都並不大,但是很有獨一無二的定位。

而我們是在那裡設計了一個馬場會所,其設計理念也是對東方美學的追求。東方建築的一個姿態就映在自然裡面,虛化視界,就是建築的介入消隱在與自然的對話之中。馬場裡面除了接待中心和馬廄之外還有一些別的功能,包括餐廳、咖啡廳和休閒中心,而這個馬場相當於阿那亞的一個入口,必須要經過這裡才能進到區域內部。

鄭東賢:設計河北的獨一無二

鄭東賢:設計河北的獨一無二

我們儘量利用了地形的特點,在平的地方做了一個馬場,有起伏的地方做成建築。從接待大廳往外看的時候特別美,而且遠處還能看到金山嶺的烽火臺。無論是北戴河還是金山嶺,這裡的自然環境特別美,在這做一些小小的很有特點的建築,自然的體驗就很豐富,而且感覺更美。

我們還做了另一個小小的建築,山中禮堂,原址是一個採掘石頭的山。我們並不想在這裡刻意地做綠化,想盡可能保留它原貌的特點。於是我們在這裡面開拓了一個小小的空間,是窪進去的。

我們在承德金山嶺還有另外一個項目,我們設計了項目的整體規劃。包括住宅以及小小的公建。這些公建也是要突出主題性。其中一個是在京承高速路邊的一個坡上建了一個美術館和一個茶室。首先看到這個建築的第一眼並不知道是什麼東西,會有個初始的好奇,然後走近之後就發現這是很大的一個開闊空間。

美術館是多用途的,可以辦很多活動、展覽。整個建築的形態跟自然的坡是平行的。外觀所看到的這麼多白色橫板有兩個重要用途,第一個用途為了限定角度,因為山坡下面有很多大面積的廠房,往下看的話很影響視覺效果,所以我們用白色板人為限定了觀景角度,站在山坡往前看的時候,目之所及都是群山很漂亮,是金山嶺漂亮的天際線。

第二個用途是為了跟金山嶺的陽光角度相結合。冬天的時候這個角度剛好是陽光直射的角度,採光完美。但是夏天的時候陽光的射角更高,這些白板將陽光反射回去就不會直接射到室內空間裡面。這是一個綠色建築,在保證完美觀景角度的同時還要屏蔽掉不好的東西。

鄭東賢:設計河北的獨一無二

還有一個作品叫明心堂,設計理念同樣也是對東方美學的當代解讀,晝夜景色各不相同。是一個在湖裡面隱藏起來的建築。我們還在山頂上做了一個茶室,規模很小,但卻是在最高的位置,整個茶室是可以有360度觀景體驗。

鄭東賢:設計河北的獨一無二

鄭東賢:設計河北的獨一無二

鄭東賢:設計河北的獨一無二

通過這三個比較微觀的項目來講述我所發現的河北,也是想通過建築師的語言來介紹我在河北做的一些事情。希望以這些經驗作為基礎能夠重新發現一個不一樣的河北。

(注:本文根據鄭東賢在《重新發現河北》新書發佈會暨方塘大講堂走進普拉特活動上的主題演講整理而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