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博科夫忌日讀《洛麗塔》,它促成了現實生活中的戀童情結嗎?

纳博科夫忌日读《洛丽塔》,它促成了现实生活中的恋童情结吗?

纳博科夫忌日读《洛丽塔》,它促成了现实生活中的恋童情结吗?

和文學史上不可磨滅的經典地位不同,現實中的《洛麗塔》常常淪為戀童者和性侵者粉飾自己罪行的藉口,長期被老師性侵的臺灣作家林奕含寫下長篇小說《房思琪的初戀樂園》後自殺,少女歌手張千巽12歲時就決定嫁給大自己12歲的音樂老師張木易,層出不窮的養成繫戀情和性侵新聞讓人不寒而慄。

41年前的今天,《洛麗塔》的作者,20世紀最傑出的文學家和文體家之一,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病逝於瑞士洛桑,終年78歲。幾十年來,《洛麗塔》中詩意的戀童情節和極高的文學性之間形成的強烈“矛盾”讓世人從未停止過對它的爭論。

纳博科夫忌日读《洛丽塔》,它促成了现实生活中的恋童情结吗?

|手拿蝴蝶標本的納博科夫,研究蝴蝶是他非常痴迷的業餘愛好

科拉品託說:“《洛麗塔》大部分活力都源於納博科夫對美國戰後文化又愛又恨的心情——垃圾電視節目、劣質的西部片、嘎嘎響的自動點唱機。《洛麗塔》講述了一個有文化的歐洲人對美國蘿莉的性痴迷,這個女孩是理想的消費者,是每一幅低劣的海報的主角和對象。”

作家海男說過:“《洛麗塔》是一部機智而溫情的書……是一部哀豔的書和色情的書,但裡面的色情使我們面對著世界和人在肉體中震顫的活力和勇氣,因而我認為納博科夫身上肆意存在的這種狂熱的哀傷確定了《洛麗塔》的命運。”

纳博科夫忌日读《洛丽塔》,它促成了现实生活中的恋童情结吗?

|《洛麗塔》企鵝出版社封面

受《洛麗塔》影響的藝術作品多入牛毛,從來未曾斷絕過。電影《這個殺手不太冷》中,內斂沉穩的殺手裡昂和早熟敏感的少女瑪蒂爾達之間的感情被無數人奉為描寫大叔蘿莉之戀的經典,大熱美劇《權力的遊戲》中小指頭愛上兒時情人的女兒珊莎,為了她不惜顛覆整個維斯特洛。

今日特選復旦大學副教授張瓊對《洛麗塔》和納博科夫的解讀,我們也希望看到身為讀者的你如何看待洛麗塔情結的產生以及其對現實生活的影響,請在評論區留下你的看法。

《洛麗塔》與納博科夫的情愛觀

出自《文本、文質、語境:英美文學探究》,復旦大學出版社

人們常認為最美麗的情感往往是羚羊掛角,無跡可尋,因而愛慾的恣意大多失卻詩意的輕靈。可是,從文學作品的可讀性角度看,文學創作中的情愛及亂倫母題卻長期以來吸引著讀者的注意力

。或許這是由於文學和藝術在對心理的調適上,比之宗教、祈禱及平白的交談形式更具間接性與寄託性。

因此,人類心理上較深層次的憂慮與困惑,這些較隱蔽層次上的心理情結的消弭與調適,卻往往求之於文學與藝術。而性愛母題,從更深意義上看,實質是人類的心理驅力受到社會規範所抑制的那一部分,其他較為典型的還有侵略的行為,性的欲求,佔有與破壞的念頭以及好奇心等等。這些被抑制、但未真正被消除的慾望在尋求以被社會許可的方式來發洩時,就找到了文學和藝術創作等途徑。

正因為此,所以,雖然納博科夫的《洛麗塔》在遭受到一系列的美國出版商的拒絕,被認為小說帶有淫穢的傾向,並且主題令人驚訝與有爭議後,卻由於故事涉及了一箇中年男子與一個十二歲少女的性愛與亂倫糾結,其爭議性與大膽的色情傾向,反而激發了讀者群的心理期待。終於,一向獨樹一幟的巴黎的一家非主流出版社於一九五五年將小說正式出版。

纳博科夫忌日读《洛丽塔》,它促成了现实生活中的恋童情结吗?

|《洛麗塔》初版封面

從二十一世紀的今天來看這部作品,讀者的解讀已經超越了單純的獵奇。同時,隨著同名電影的拍攝,以及小說在中國的翻譯與出版,我們已經把更多的探詢指向了作者,因為作品與故事的背後,投射的往往是作家的審美意識、人生觀以及情愛觀。更因為納博科夫文學創作的原動力,根據他本人在《洛麗塔》完成之後的聲稱,是為了審美狂喜的獲得,於是,文學批評者總是不斷希冀解讀出這些狂喜的原由與表現。

在對《洛麗塔》的評論中,關於作家情愛觀點的探討常常會令一些學者駐足思索。文學的創作經常體現出被抑制的心理需求的昇華,因此,隨著這部爭議作品的誕生與公開,作為作家與讀者發洩或寄託感情的對象,此部作品所涉及的性愛慾求,以及它打破常規的駭世驚俗,能否從文學的創作中得到解釋呢?即使作家宣稱自己恪守唯美的創作原則,他從作品中洩露的情愛秘密又表現在哪裡呢?

纳博科夫忌日读《洛丽塔》,它促成了现实生活中的恋童情结吗?

|庫布里克導演的《洛麗塔》電影海報(1962)

從情節的設計上來看,作者完全隱身於男主人公亨伯特之中,以他的懺悔與第一人稱敘述展開了故事 :主人公亨伯特於一九五二年他的審判即將開始前死於獄中。小說也從他的回憶與坦白中以倒敘的形式開始:亨伯特,一個歐洲的中年男子,曾在十二歲那年,於海邊邂逅而後又失去了一個美麗的女孩——安娜貝爾·蕾,從此以後,他瘋狂地陷入了對接近青春期年齡女孩的畸形迷戀, 並稱她們為“小仙女”(nymphets)。在他三十多歲時,由於得到了一筆來自於美國的叔父的遺產與一所大學的資助,隻身來到美國,住進了新英格蘭的一個小鎮,而房東的女兒洛麗塔正是將要給他帶來致命誘惑的“小仙女”。洛麗塔混合了夢幻般柔美的孩童的天真與成熟女性的誘惑力。為了接近洛麗塔,亨伯特竟然帶著潛意識中的謀殺意圖與她的母親黑茲太太結了婚。隨後,他畸形的愛戀被黑茲太太發現,她在恍惚中,被一場交通事故奪去了性命;亨伯特即成為了他夢中小戀人的合法監護人。

在他們的初夜,亨伯特才發現洛麗塔實質上的墮落

,而且他們的性關係竟然也是在小女孩的主動勾引之下發生。他們一路上瘋狂做愛,不斷輾轉於各個汽車旅館,在高速公路上飛馳橫貫著整個美國,在得到的快樂與失去的恐慌中度日。在故事發展的高潮處,洛麗塔與一位劇作傢俬奔,就此引發了失去理智的亨伯特最終被繩之以法的血腥報復。閱讀著這樣令人驚訝瞠目的故事,尤其是作家竟將這所有的變態愛戀寫得如此行雲流水、唯美舒緩,讀者的好奇與疑惑隨之而起,探詢作家深層上的情愛觀的企圖就此產生。

纳博科夫忌日读《洛丽塔》,它促成了现实生活中的恋童情结吗?

|1997年版《洛麗塔》電影劇照

引起我們爭論的首要焦點是:《洛麗塔》究竟是愛情故事還是色情故事?

值得注意的是,直到《洛麗塔》全書的終頁,我們都無法找到哪怕是一個淫穢的詞語。更覺諷刺與滑稽的是,那個以“色狼”形象出現的亨伯特,在故事的後半段,竟然展現與演繹了二十世紀痴情愛人的角色 :不計個人得失,愛得忘我無私,又帶著悽美的絕望色彩。他內心世界的發展歷程給予我們的竟是社會文明與人類生存中由變異而造成的情感尷尬與常規出逸。 而且,故事中的亂倫關係其實是把我們的思索引向了人類在追求意識、理智、自我解脫、與良心告解時的痛苦和領悟。於是,在這個高潮的急轉直下之中,悲劇形式以其開啟心靈之迅猛的速度,直指文學藝術的審美目的。

而她滿面憔悴,成年的、瘦削的手上青筋暴突,雪白的臂膀上滿是雞皮疙瘩,耳唇很薄,腋窩裡亂蓬蓬的,她就坐在那兒(我的洛麗塔!),才十七歲就已憔悴不堪,懷著的那個孩子,還在她肚子裡就已開始做著成為一個大人物的美夢,夢想著在公元二○二○年退休 —— 我看著她,看著她,就像我明白地知道我要死了那樣,知道我愛她,勝過這世上我見過或想得到的一切,勝過任何其他世上我所能希冀的一切。

纳博科夫忌日读《洛丽塔》,它促成了现实生活中的恋童情结吗?

|1997年版《洛麗塔》電影劇照

一個普通而正常的男人,除非是愛有所得,除非他們希冀獲得什麼、抓住什麼,一般是不會輕易墜入愛河的。他們所渴望的償還,並不是一個虛幻而淡然的微笑。正是愛中有肉慾的瘋狂、世俗的渴望,愛的高貴性才漸漸敗落的。但是,納博科夫卻創造了一個愛情超越激情,情感超越性愛的神話。

無怪乎,在對《洛麗塔》一書的掌聲讚譽中,萊昂內爾·奇林(Lionel Trilling)這樣評價 :“《洛麗塔》一書是關於愛情的……在最近的小說中, 沒有其他任何愛人是用如此的柔情來思念他的所愛……這是當代小說創作中極少有的戀愛狂喜的個例。”他的小說無論是以怎樣千姿百態的形式出現,無論是狂喜的身體衝動還是平靜的美學愉悅,總是隱藏著他的藝術創新精神。確實,他描寫的情愛衝動與愛戀很可能來自於自己不羈的幻想;但是,幻想也是人類存在所具有的一種形式。正因為此,亨伯特在他悲劇性的人生終點時,也從沒有覺得他的情愛追逐是虛擲的。

類似的情形在納博科夫的另一部小說《微暗的火》中也再次出現;同樣,這種愛情的超然特色在《阿達》中亦表露無疑。因此,藉助於愛情故事,納博科夫跨入了另一個令他心馳神往的世界。在《洛麗塔》中,女孩的微笑就是讓人墜入愛河的典型一例,那種微笑從不朝向房中客人,而是徜徉在自身遙遠而芬芳的世界中,或是朦朧而輕柔地晃過目光偶及之物。 對於亨伯特(其實是作家)對美好事物如此敏銳的捕捉,我們在閱讀中無時不覺得愉悅之光從心底掠過。

纳博科夫忌日读《洛丽塔》,它促成了现实生活中的恋童情结吗?

|納博科夫與妻子薇拉

無論何時當我想起對於一個人的愛時,我總是習慣於立即畫出我愛的半徑——以我的心,以個人情感的溫柔核心為原點——一直到達令人難以置信的宇宙的遙遠點。某些感覺總是激勵著我去衡量我在愛中的理智,那樣的愛存在於許多無法想象、無以計算的事物之中,例如星雲的狀態(它的遙遠到達了瘋狂的地步),永恆中的可怕缺陷,未知之外的不可知,無助、寒冷,以及令人厭惡的對於時間與空間的迴旋與交錯。

在此,納博科夫描述了愛的範圍以及愛在他的心靈與大腦中的衝擊力。於此,我們或許也更能瞭解為何在《洛麗塔》中亨伯特爆發出來的愛是那樣不可自控,無法合乎美學的合宜原則了。在作品中,亨伯特似乎在實質的性愛中贏得了他與自己悖理的激情所開展的戰爭。然而,那樣的激情鬥爭只有當亨伯特丟失了原來的自我和他的“小仙女”之後,才會在愛人的消失、記憶的痛苦、藝術的純粹中得到昇華;而這樣的昇華,也是納博科夫很多作品中亨伯特式的“英雄”所必然經歷的。

纳博科夫忌日读《洛丽塔》,它促成了现实生活中的恋童情结吗?

|納博科夫研究蝴蝶的筆記

試看《洛麗塔》的結尾處的一段:“但既然血液仍在我寫字的手掌裡奔流,你就仍像我一樣受著上帝的保佑……我正在想歐洲的野牛和天使,在想顏料持久的秘密,預言家的十四行詩,藝術的避難所。這便是你與我能共享的唯一的永恆,我的洛麗塔。”在這樣的結尾中,愛情導向了藝術給予人的幻影般的撫慰以及美存在的潛在價值;而亨伯特,這個實質是受盡挫敗的藝術家,在故事的尾聲看到了前面的光明——他個人無法在世俗世界實現的自我依然會在回憶與想象的另一個世界中企及。或許,這就是納博科夫的妻子所暗示的“在此之後”吧,因為,作家的愛人更有可能與機會真正走進他情愛的內心空間。

由此,第三個探討焦點,即納博科夫的情愛觀產生的契機與動因成為進一步深入的關鍵。細心的讀者可能在閱讀中會發現《洛麗塔》中有許多隱喻與典故。納博科夫的旁徵博引以及作品的放射性,向讀者開放了一個異常豐富博大的精神世界。從愛倫·坡、喬伊斯,到普魯斯特,有幾十個作家、哲學家、藝術家的隻言片語被他巧妙而隱蔽地提及,特別是普魯斯特的《追憶似水年華》,它幾乎成了納博科夫創作的先導。普魯斯特對於愛情舒緩而柔和的創作節奏,以及他將情愛的目的視為詩意的沉思,這一切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納博科夫。《洛麗塔》複雜的敘述結構、喧鬧的汽車旅行與追逐雖然不同於《追憶似水年華》,但是異曲同工的是,《洛麗塔》成功地將情愛作為切入口,把潛意識與顯意識、現實與幻想巧妙地交錯起來,形成了一個完美的戲謔模仿。

情愛中的亂倫被戲謔了,現實社會被戲謔了,性愛、女性的墮落,甚至連文學創作亦被戲謔模仿了。主人公亨伯特總是被肉慾所打敗,以至於他的自我思想鬥爭往往引不起足夠的同情與理解,生命中情愛的無奈於此被作家明白地表述出來。無論是在《洛麗塔》、還是納博科夫其他的創作中,

亨伯特式的痛苦(或許也是納博科夫的痛苦)總是暗喻著他們的情愛觀點:悲劇式的創痛、藝術性攝人心魄的美,以及巨大的生理慾望交織在一起,無法分出彼此。

纳博科夫忌日读《洛丽塔》,它促成了现实生活中的恋童情结吗?

|《追憶似水年華》英文版封面

由上述分析的三種探討角度,我們也許可以更深入地走進作家的情愛世界,以及他文學創作的各種嘗試與體驗。

首先,納博科夫小說中的性愛慾望很可能是人類超越自身去掌握外部世界的一種比喻手法

,那樣的情愛征服,不僅是通過性愛,也是必須要通過人類的智慧與思維來達到的。因此,納博科夫的情愛小說有時會在內容與形式上表現得比較模糊與矛盾,詞法與句法也呈現出旖旎奇麗的特色。並且,當他的充滿藝術情愛特色的創作交織在感性、理性,與語言張力之中時,一定程度上表明瞭一個事實 :敘述者很可能存在著無可抵擋的性愛慾望,並嚮往著性愛所能帶來的超越世俗的歡樂,而作者又在敘述者之上悟得了他所要的審美狂喜。

然而,納博科夫小說中的情愛與性愛快樂不是單純的,更不能達到其終極狀態。他大多數的小說人物總是遭受著伊甸園中那條綠蛇的致命誘惑,他們的生命與道德觀總是和慾望做著鬥爭,而最終他們又往往犧牲在慾望底下。儘管納博科夫本人一定會對這樣的評論嗤之以鼻,因為他自己從不認同文學是溝通社會與個人情操的工具,並執意將所有的創作歸於審美狂喜,但是,他創作的表層底下,存在著人的思考,有意識的痕跡與原由,有他被壓抑的情感的宣洩與釋放,有被社會倫理及常規所限制住的不羈與嚮往。

纳博科夫忌日读《洛丽塔》,它促成了现实生活中的恋童情结吗?

|1962年版《洛麗塔》電影,飾演洛麗塔的演員是Sue Lyon

因此,從他的文學創作中的情愛觀開始,我們發現,納博科夫作為作家,或許也有著強烈的社會干預性:因為在作品中,他堅持人的力量要超越一切有形與無形的環境限制,在對愛慾的渲染上,他強調了藝術審美要令人感動、愛戀、希望,甚至顫抖。這樣的超越與努力,也從他自己的生活中展示出來:比如,他本人的地域與思想上的流亡,文化遺產的繼承與丟失,甚至是語言上的任性與獨創,都或多或少地體現了這一點。儘管,此文所涵蓋的範圍相當有限,可是,通過複雜的結構與豐富的情感來探詢小說世界之內之外的涵義,那種所得應該也屬於納博科夫所最終渴望追尋的審美狂喜吧。

纳博科夫忌日读《洛丽塔》,它促成了现实生活中的恋童情结吗?

ID:reknow24

日 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