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劇透:廣深科技創新走廊最大受益者是東莞!深圳將一路向西!

官方劇透:廣深科技創新走廊最大受益者是東莞!深圳將一路向西!

撰文 | 融姑娘

日前,2018深圳房地產盛典城市更新專場論壇在深圳大中華喜來登酒店順利舉行。此次活動在深圳市規劃和國土資源委員會指導下,由深圳市房地產業協會主辦。

他在《粵港澳大灣區背景下的深圳城市發展與規劃》主題演講中,對深圳的成長曆程給予了高度的評價,還對粵港澳大灣區的認識和深圳未來發展的趨勢及規劃進行了解讀。

官方劇透:廣深科技創新走廊最大受益者是東莞!深圳將一路向西!

1、國家對你城市地位的認定,意味著對你前景有多看好。

2、深圳向西出行,力爭不再取道廣州。

3、廣深科技創新走廊規劃,三城態度不一。

國家對你城市地位的認定

意味著對你前景有多看好

首先我們要了解,什麼是城市?

2014年,國務院發佈了《關於調整城市規模劃分標準的通知》。在通知中,明確將城市分為五類七檔。

現在中國大概有10個左右的超大城市,深圳便是其中之一。此外還有重慶、武漢、北京、天津、上海、蘇州等。全世界有40來個超大城市。

城市標準劃分的明確,意味著國家越來越重視超大城市在國家經濟方面的地位。

官方劇透:廣深科技創新走廊最大受益者是東莞!深圳將一路向西!

另外,城市規劃就是簡單的“對城市的規劃”嗎?那肯定是不能這樣望文生義的。

城市規劃是指對一定時期內城市的社會和經濟發展間佈局以及各項建設的綜合部署、具體安排和實施管理。

城市規劃實際上,有許多的內容,但是最主要的內容,是城市土地使用和空間佈局的安排。

那麼,為什麼我們那麼多的城市在整體規劃中,那麼在乎自己的定位,在乎自己在整個區域中的相互關係。

官方劇透:廣深科技創新走廊最大受益者是東莞!深圳將一路向西!

前不久,各地政府樂此不疲地爭國家中心城市名號。甚至當聽到某市被認定成為國家中心城市之後,隔壁某省舉全省之力也要把其省會打造成國家中心城市。

一個城市能走多快,取決於城市自身努力。

一個城市能走多遠,取決於國家總體定位。

因為國家對你地位的認定,就意味著對你前景有多看好,許多的優質資源會向這邊集聚。

回顧三版總體規劃,具有前瞻性

現在,深圳正在做新一輪城市總體規劃。

深圳是世界城市發展的一個獨特標本,通過前所未有的時間壓縮,實現了從小漁村到現代化特大城市的跨越。

官方劇透:廣深科技創新走廊最大受益者是東莞!深圳將一路向西!

深圳發展規模是大大超過規劃預期的。在過程當中,深圳始終堅持多中心組團結構

官方劇透:廣深科技創新走廊最大受益者是東莞!深圳將一路向西!

從最早82年到現在,深圳當時對人口的預測與實際人口值是有很大差別的。但深圳運行良好,說明深圳規劃的前瞻性。

官方劇透:廣深科技創新走廊最大受益者是東莞!深圳將一路向西!

深圳的城市性質在不斷演化,從最早的經濟特區,到96年的經濟特區+華南地區重要經濟中心城市,到2010版經濟特區、全國性經濟中心和國際化城市。

官方劇透:廣深科技創新走廊最大受益者是東莞!深圳將一路向西!

86版總規——彈性規劃

確定了以經濟特區為規劃對象,確定三條城市主幹道。包括北邊北環、南邊濱河/海、中間深南。首次把深圳作為一個大城市進行規劃、確定為110萬人口。

官方劇透:廣深科技創新走廊最大受益者是東莞!深圳將一路向西!

96版總規——全域規劃

這一版規劃,是第一次把規劃覆蓋到深圳全市範圍,確定了三條放射性軸線,中部梅觀高速、西部廣深高速和廣深公路,東部龍崗大道。這是一個空間拓展的規劃。

官方劇透:廣深科技創新走廊最大受益者是東莞!深圳將一路向西!

2010版總規——轉型規劃

這是一個還在實施的規劃,它的期限是到2020年。這次的總體規劃奠定了目前的發展格局,三條發展軸線延續了96年的總規,同時還指向了香港。

另外,三條發展軸線原本是依託高速公路,如今與軌道交通結合。

官方劇透:廣深科技創新走廊最大受益者是東莞!深圳將一路向西!

確定幾個重要發展地區,在羅湖、福田的基礎上確定了前海中心,特區外四大新城,包括龍華、光明、坪山、龍崗大運中心。

深圳向西出行,力爭不再取道廣州

瞭解了一下深圳規劃的歷史進程後,我們再來看粵港澳大灣區的空間格局或者發展態勢是怎樣的。

官方劇透:廣深科技創新走廊最大受益者是東莞!深圳將一路向西!

從廣東省空間發展格局上看,廣東省分為四大板塊:粵東板塊、粵北板塊、粵西板塊、珠江三角洲板塊。

珠江三角洲地區集中了80%以上的經濟總量,廣東省的發展引擎就在珠江三角洲。

官方劇透:廣深科技創新走廊最大受益者是東莞!深圳將一路向西!

粵港澳大灣區未來發展態勢,

從南面看,是南中國濱海發展主軸;

向東是潮汕地區、廈門,聯繫海峽西岸城市群;

向西通過湛江到海口,直通南寧,與北部灣城市群連成一個整體;

向北有京廣發展軸和即將通車的贛深線,

北邊還有第二發展軸,到湖南、湖北。

向西邊有一個重要節點,一是通往貴陽,一是通往南寧。

現在所有通往桂林和南寧的高鐵都要到廣州換乘,廣州南站很快就會趨向飽和。

未來在江門附近有可能會建立一個新的高鐵站,串接貴陽到南寧。這樣就可以避免深圳以後通向西邊的出行一定要取道廣州。

無論如何,即使需要通過一定的博弈,深圳向西的通道是需要不斷加強的。對於深圳來說,往西邊的聯繫,珠江東西兩岸的協同非常關鍵。

廣深科技創新走廊規劃

三地態度不同

關於廣深科技創新走廊的規劃,也是目前很熱的一個話題。

“一廊十核多節點”的空間格局,結合珠三角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空間佈局,依託高速公路、城際軌道等交通通道串聯。

深圳在這個走廊上有“四核”,分別為:空港新城、深圳灣高新園、坂雪崗科技城以及坪山國際生物谷

官方劇透:廣深科技創新走廊最大受益者是東莞!深圳將一路向西!

說實話,深圳對這方面不是很積極。因為深圳已經在全國是自主創新示範區了。全市都是科技創新,在全國是獨領風騷的。

廣州的態度也比較搖擺,因為廣州重要的科技創新地都不在這條走廊上。廣州大學城和生物谷都偏向西岸。

東莞在其中是最積極的。因為東莞在深圳與廣州之間,如果加一個走廊其實起到很重要的區位效應。

廣深科技創新走廊也成為了一個創新戰略,類比美國的128公路,這將可能成為全中國最具有科技資源和創新能力的走廊。

官方劇透:廣深科技創新走廊最大受益者是東莞!深圳將一路向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