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斷P2P平台可信的方式有哪些?

宜男


1.看資金流向,項目的好壞


資金去向不透明,很有可能存在資金池。項目指的是平臺的借款項目,借款人信用的好壞決定了投資風險的大小。


如果讓你線下拉投資人並承諾給你高額回報,就不要信了,讓你先把錢先給平臺,然後才開始投資的你也不要相信。


2.看公司和團隊


公司主要看成立的時間和註冊資金,相對比較好的一般公司成立時間比較長,資金也比較多。


團隊的話,看平臺的工作人員素質和專業程度如何,也可以跟客服人員聊天,一方面瞭解平臺運營狀態,還可以側面瞭解平臺人員對於自己平臺的認知,言談之中感受工作人員對自己所在平臺的信任感和熱情度,也是判斷的一個指標。

3.信息是否透明,收益怎麼樣


無論是抵押貸款還是信用貸款,一定要附上詳細的借款人個人信息和資金用途,雖然不能完全確保安全,至少可以作為平臺標底真實性的一個判斷標準。


p2p收益雖然算比較高的,但是範圍一般在8%-15%,超過20%的就屬於高危險的了,投資就需謹慎了。


4.看是否合規劃


有沒有銀行存管、ICP經營許可證、國家信息安全等級保護三級認證、備案的登記情況。滿足的越多,就越和規範。


鴻學金信網



因最近暴雷的P2P平臺很多,讓很多人產生了每一家P2P平臺都不可信的錯覺,那是將恐懼過度放大的表現。以前的P2P領域無准入門檻、無行業標準以及無監管機構,導致很多自融、具有龐氏騙局性質的投機平臺進入了網貸市場,隨著2018年國家正式開始監管,這些平臺必然無法達到監管機構對於P2P平臺制定的合規標準,暴雷、跑路都是必然現象,隨著市場毒瘤的進一步剔除,可以預見日後的P2P理財會真正成為互聯網金融的一隻主力軍!

自融模式、龐氏騙局的平臺千萬不要碰

無銀行監管的平臺不要碰

以前在沒有監管機關的時候,只有極個別的大平臺與銀行之間上線了監管系統,投資者的資金不經平臺手直接打入監管銀行為其開立的電子賬戶,然後再轉入借款人的賬戶,杜絕了平臺監守自盜的風險,這種一看就是真正想踏踏實實做事業的平臺,不能說其沒有風險、但可以肯定的說有效降低了風險!而隨著監管備案大限的來臨,這時候還沒有上線監管銀行的平臺,肯定是其經營模式得不到銀行的肯定,風險有多大我相信投資者應該能自行判斷的出來!


經常發放大額標的平臺不要碰

這個也很好理解,P2P的本質就是點對點的小額互聯網借貸,其主要從事車貸、房貸、消費貸以及小微企業經營貸等的小額貸款,好處在於一來額度小、風險低;二來有抵質押物,平臺經營有保障。如果有平臺經常發放500萬以上甚至上億大額標的話,那毫無疑問肯定是自融平臺,我們的做法就是趁早下車、敬而遠之!


綜上所述,P2P平臺可不可信主要還是從其經營模式、是否上線銀行監管以及是否長期發放大額標這三方面來判斷,當然合規以及透明度也是衡量平臺是否可信的重要指標!要想風險降到最低,最好實地去考察一下,跟著其工作人員出去跑跑業務是最好的鑑別方式,實在沒時間的話也要經常關注網貸之家以及網貸天眼等專業平臺每月的實時評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