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最大的廟宇 歷時37年建造 東方四大奇蹟之一


吳哥,位於柬埔寨金邊西北約310公里處的吳哥古蹟群,是柬埔寨吳哥王朝的都城遺址,現存古蹟主要包括吳哥王城和吳哥窟(小吳哥)。

吳哥王朝於15世紀衰敗後,古蹟群也在不知不覺中淹沒於茫茫叢林,直到400多年後的1860年才被法國博物學家發現,並向歐洲和世界廣為宣傳介紹,才重現光輝。

吳哥古蹟位於柬埔寨北部暹粒省境內,距首都金邊約240公里。位於洞裡薩湖之北,南距縣裡暹粒市6公里。公元九世紀到十五世紀是高棉王國都城。最盛時人口達數十萬。吳哥古都始建於公元九世紀,十三世紀建成。

在歷時300餘年的吳哥大規模建設時期,可以看出許多建築藝術風格方面的變化,所反映的宗教內容則從印度教崇奉的溼婆、毗溼奴諸神到大乘佛教崇奉的觀世音菩薩。

吳哥是行政和禮拜神君的中心。城市是以從印度傳入並適應當地傳統的宗教和政治觀念為基礎而設計建造的。從最初給這個城市命名為耶輸陀羅補羅(Yasodharapura)的耶輸跋摩一世時代起,吳哥便是按照傳統的印度宇宙論模式,在建築佈局上體現象徵性的宇宙結構。

吳哥古蹟現存600多處,分佈在面積45平方公里的森林裡。大吳哥和小吳哥是它的主要組成部分,其中有許多精美的佛塔以及眾多的石刻浮雕,蔚為壯觀。這些佛塔全部用巨大的石塊壘砌而成,有些石塊重達8噸以上。

吳哥的大部分建築已倒塌成廢墟,但吳哥古蹟規模之宏偉壯觀,其建築藝術之璀璨奪目,依然令人驚歎。考古學家把它與中國的長城、埃及的金字塔和印度尼西亞的婆羅浮屠並稱為東方四大奇蹟。

作為柬埔寨早期建築風格代表,1992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把整個吳哥古蹟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