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什麼樣的知識能治癒你的窮病?

读书|什么样的知识能治愈你的穷病?

許多有錢人沒什麼文化,有文化的人可能又過得比較清貧。美國作家威廉·龐德斯通則認為,掌握恰當的、足夠多的知識是能夠致富的,知識多的人掙得也多,而且常識性知識還能帶來健康。

他在《知識大遷移》一書中說:“知識最豐富的人已婚的概率最大。和另一個人共同生活撫養孩子,也是一個自我教育的過程。因此,婚姻可以增進知識水平,而單身有可能限制知識的獲取。”近來我兒子迷上了腦筋急轉彎,經常拿來考我。其中有一道還頗有哲理:什麼東西經常會來,卻從沒真正來過?答案是“明天”。

為什麼知識能帶來財富?首先,如果你知道一個讓你顯得有學問的知識點,別人就會以為知道更多,覺得你很聰明,這樣他們就有可能給你較高的起薪、更多的升遷機會。

其次,廣博的知識能給你帶來一些額外的優勢。“管理者需要了解自身領域以為的事情,才能跟同事溝通。營銷人員需要了解大眾文化。要是打著錚亮髮油的老闆不知道冥王星是一個矮行星,就得不到工程師們的尊重。”

读书|什么样的知识能治愈你的穷病?

圖:攝圖網

還有,知識多的人更精於創新,他們的知識儲備讓他們能看到別人看不到的類比。知識多的人也有錢的另一種可能是他們的記憶力好,而記憶力在許多職業都有用。還有人認為遠大志向、決心和自律是成功的因素。

知識也包括跟金錢有關的知識,金融知識有助於人們進行更好的預算、儲蓄和投資。“在同等教育程度下,高收入人群比低收入人群多瞭解哪些知識?答案也許是,功夫在課本之外。(有指示意義的)個人理財和體育術語並非學校重視的教育內容。”

學校從沒想過要教孩子理財知識,他們卻需要做出各種複雜的財務決定。而“一個沒受過財務金融教育的人有了信用卡、學生貸款和抵押貸款,就像沒受過訓練的人坐在方向盤後面一樣,對自己、對社會都很危險。”極少有成年人主動接受個人理財教育。自由社會不可能強制對每一個成年人進行個人理財教育。這需要當事人主動學習,這也是一種有望帶來回報的成人教育方式。

读书|什么样的知识能治愈你的穷病?

圖:攝圖網

知識能帶來財富和健康,即使不能,知識本身也是好東西。但問題是現在有了搜索引擎和雲存儲,我們還需要去了解和記住大量事實性知識嗎?知道需要時如何獲得夠不夠?

龐德斯通說,在美國,在網絡誕生之前,就存在著傳授事實還是傳授方法的爭議。傳授事實包括背誦乘法表、歷史大事日期,傳授方法則強調批判性思維和技能。大多數人都傾向於傳授方法,即“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弗吉尼亞大學英語教授赫施認為,美國教育過分強調方法和批判性思維,輕視對事實的傳授。1987年,他出了一本暢銷書《文化素養:每個美國人都應該知道的東西》,全書收錄了大約5000個人、事、日期和概念。他認為,這些東西是所有受過教育的人都應該知道的,包括伽馬射線、洛可可藝術、絕對零度、抽象藝術、粒子加速器、會計、酸雨等術語。

事實和方法不見得可以輕鬆拆分開來。如果把一個人的知識體系比喻成一面磚牆,拿掉一塊磚,牆還能立著。拿掉若干塊磚,牆仍然能立著。可是,“以為磚太多,就能拿掉大部分磚塊就錯了。那樣一來,孤零零的磚塊只能懸在半空,牆會垮掉。”

在隨時可以用手機搜索信息的時代,我們仍然需要掌握許多知識,“沒有人會說,有了拼車軟件和電動滑板,步行就過時了。無論是否從A點前往B點,人體都需要運動。我們的大腦需要學習的過程,才能以最佳性能運轉。”

愛因斯坦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然而知識是想象的基礎。畢加索是第一個受過古典繪畫訓練同時又研究非洲雕塑的歐洲畫家之一。“不相關的知識是各種創造性的類比、靈感和解決方案的來源。”

藉助搜索引擎獲得知識的前提是知道自己無知,但心理學上有一個達克效應:最缺乏知識和技能的人最無法認知自己的這種欠缺,差勁的司機大多認為自己是好司機,得分最低的學生對自己的成績誇張得最厲害。最不懂烹飪的人不知道自己不懂烹飪。一枚雞蛋要煮多久才能全熟?多於三分之二的人都說不對:9到13分鐘。三分之一的受訪者認為,他們可以在不到6分鐘的時間裡煮熟一個雞蛋。一塊一英寸厚的牛排兩面都烤到五成熟要多久?答案是5分鐘,往短了估計的人比高估的人更多。“學習者必須掌握足夠多的事實,才能對自己掌握的知識及其欠缺部分心中有數。只有這樣,他才能藉助搜索引擎補上自己欠缺的部分。”

读书|什么样的知识能治愈你的穷病?

大家都在看這些

點擊以下封面圖

一鍵下單「莫迪改變了印度嗎」

读书|什么样的知识能治愈你的穷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