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若紅塵可看破,只願無語隨花落

當年華向晚,一些心緒也漸生改變,捻過歲月的衣襟,拂過相思的河畔,萬千明媚疏離,唯剩清淺如水的容顏,在塵囂過後的靜寂裡,開始落落寡歡。尚好的光陰裡等一個尚好的人,演繹一場尚好的緣分,彼此的付出,就是尚好的情深。於是,閒暇的時間喜歡面對著陽光微笑,喜歡背對著陽光思考,喜歡喝清淡無味的素茶,喜歡穿花色簡單的棉麻,那些清而寂的日子,如剛入春時枝頭含苞待放的淡雅,又如清風搖曳過額頭一些細碎的牽掛,悉數依著心脈淺笑而安。

當光陰沉澱,一些思緒也慢慢凝結,搖曳時間的裙裾,內心的獨白也欲蓋彌彰,一個人,一本書,一盞茶,一種靜坐,一轉眼,就是小半生的時光。想來,那任何事物都有一種眼緣存在,與一縷風的緣,與一朵花的緣,與一滴水的緣,與一個人的緣,只要是入了眼的,那就是真切的喜歡。而這諸多緣來緣去皆是塵世固有的溫暖,在經年之後,在每一個心潮翻卷的瞬間,你若記起,便是沉澱過後的懂得,可以美在風巒,美在雲端,美成山水,美成詩經裡的故事,美成眼底最溫軟的光線。

如若紅塵可看破,只願無語隨花落

想來,我終究只能是一支徘徊在佛禪與凡塵邊緣的木魚,在別人的手中,輕敲著梵唱,卻渡不過紅塵。於禪,我慧根不深,參不透。於紅塵,我圓潤不及,難求不傷。人,其實沒有什麼可抱怨的,一朵花有一朵花的清香,一棵草有一棵草的芬芳,你有你的使命,你有你的責任,你的存在必然有你存在的價值和意義。選擇一種態度活著,或精緻,或簡單,只要不丟棄了善良和美好,不放棄了堅持和希望,你的命運,你的生命,乃至你的整個人生都會與眾不同。

想來,越是怕丟人,就越在乎別人的看法。越在乎別人的看法,就越會忽略自己的感受。越忽略自己的感受,就越像木偶一樣拼命活給別人看。最後,一步步將真實的自我囚禁在了深深的黑暗裡。時常好像每個人都很著急:遇上對的人著急去愛,感覺不對了又著急去恨;於是,很多人都倉促的分道揚鑣了。 平靜了一些日子,才恍然當初腳步匆匆。很多時候,或許應該慢一點,別拿情緒當頭;靜一靜,很多東西也就沒那麼艱難了。一路上遇見那麼多人錯過那麼多人,在幾個人身上受傷也因幾個人披上鎧甲。那時犯過的錯、經歷的遺憾都是為了和你在一起而準備的 。我們棋逢對手心滿意足,已經等了那麼久。如果最後是你,等久一點真的沒關係 。

如若紅塵可看破,只願無語隨花落

歲月,總是讓我們偶爾生出一些眷戀,期待,那春天南來的燕子落入自家的屋簷,期待,那春來盛放的蕊開滿心的半畝花田,期待,那遙遠的風信寫著昨日的清歡。而因果的宿命,一定可以教會你在得與失之間,在冷與暖之間,在愛與怨之間,都可以做到從容坦然無需感嘆,只要,心裡有明媚的光線,任何時候,都能夠安守住自己的一方天。

光陰,總是讓我們措手不及,相遇也好,分別也罷,似乎不給人思考的機會,就這樣迎來送往,驚鴻一瞥,卻給人無窮無盡的想象。我一直相信釋迦牟尼說的一句話:“無論你遇見誰,他都是你生命該出現的人,絕非偶然,他一定會教會你一些什麼”。所以我也相信:“無論我走到哪裡,那都是我該去的地方,經歷一些我該經歷的事,遇見我該遇見的人。”

如若紅塵可看破,只願無語隨花落

其實,人生來最大的使命就是為了還債。欠父母的,欠兒女的,欠朋友的,欠愛人的,欠自己的,欠草木光陰的,每天都在一點一滴的還,還清了,心裡也就踏實了,即使,有一天離開,也可塵心不亂,兩不相欠。生於塵世,面對形形色色,面對車水馬龍,面對某一些誘惑,一定,要深度的剖析自己,認清自己,究竟真正在意的是什麼?至於我,我比較喜歡情意上的孤品,至少,要用文字的虔誠去守護相應的愛情,讓情感能夠有一個善始善終。有些事,不是不在意,而是在意了又能怎樣。人生沒有如果,只有後果和結果。成熟,就是用微笑來面對一切小事。

其實,一樣東西,如果你太想要,就會把它看得很大,甚至大到成了整個世界,佔據了你的全部心思 。如果,日子可以過的再清淡些,讓我們試著將光陰碎裂的聲音小心翼翼的收集,深埋在心底,或長成孤寂,或燃燒熱烈,都是芬芳馥郁,值得一生去銘記。我的勸告是,最後無論你是否如願以償,都要及時從中跳出來,如實地看清它在整個世界中的真實位置,亦即它在無限時空中的微不足道 。這樣,你得到了不會忘乎所以,沒有得到也不會痛不欲生 。水眸輕斂前緣錯,潑墨揮毫今情薄。如若紅塵可看破,只願無語隨花落。

如若紅塵可看破,只願無語隨花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