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分數明明能上北大清華,卻爲什麼偏偏要去別的大學呢?

相對於其他頂尖高校而言,清華、北大,已經上升為一種符號,一種標籤。在國內,談名校,談頂尖大學,幾乎到了言必稱清華、北大的地步。


有些人分數明明能上北大清華,卻為什麼偏偏要去別的大學呢?

因此,一旦高考分數達到清華北大線,大多數考生都會選擇清北,畢竟這是證明自身實力最簡單直接的方式。

當然,也有比較理性的考生,能夠過濾掉世俗賦予清華北大的浮華光環,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選擇真正適合自己的學校。要知道,即使是清華北大,也並不是每個學科都很強,論醫學,北大和清華自己的醫學部都比不上協和醫學院,對於真正想學醫學的高分考生,協和醫學院才是首選;在物理學領域,南京大學和中國科大,也絲毫不遜色於清華北大;而像電子信息技術,尤其是微電子領域,且不說北京郵電,遠在四川的電子科技大學也有不遜色清北的實力;其他專業也是一樣,有的學校整體實力比不上清北,但卻能在某一領域獨樹一幟,贏得高分考生的青睞。

有些人分數明明能上北大清華,卻為什麼偏偏要去別的大學呢?​​

事實上,不管學校名氣如何,最終落實到個人的學業,還是以學院,以專業教育為主,清北的光環只有在高考才最閃耀,本科畢業之後,如何發展,還是取決於大學期間自我的學習。

當然,對於上了清北線而最終去了其他學校的考生,往往也是去了國內頂尖尖的高校,比如華五C9一類,而且大多都是去的這些學校最好的專業,所以一點也不虧,學校和專業都顧及到了,做到了魚與熊掌的兼得。

有些人分數明明能上北大清華,卻為什麼偏偏要去別的大學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