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到底是怎麼來的,真的是因爲紀念屈原嗎?杭州紹興人不同意

歡迎點擊關注,一鍵關注“未來歷史”頭條號,和歷史君一起閱讀古今中外!
端午節到底是怎麼來的,真的是因為紀念屈原嗎?杭州紹興人不同意

未來歷史·文化雜談 002篇:端午節的由來

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重五等,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民間的四大傳統節日。端午節期間有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蒿草、艾葉,薰蒼朮、白芷,喝雄黃酒的習俗。

但是小夥伴們知道端午節是怎麼來的嗎?真是隻是因為屈原嗎?!其實關於端午節的由來有很多種說法,其中主要有:紀念屈原說、紀念伍子胥說、紀念曹娥說和古越圖騰祭說等等幾種說法。

端午節到底是怎麼來的,真的是因為紀念屈原嗎?杭州紹興人不同意

1,紀念屈原說

戰國時期,秦軍攻破楚國首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於五月初五抱石投汨羅江而死。

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傷不已,紛紛湧到汨羅江邊去憑弔。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拿出飯糰、雞蛋等食物丟進江裡,讓魚龍蝦蟹吃飽,這樣就不會去咬屈原的身體了。

端午節到底是怎麼來的,真的是因為紀念屈原嗎?杭州紹興人不同意

2,紀念伍子胥

端午節的第二個傳說,在浙江杭州紹興一帶流傳很廣,是紀念春秋時期的伍子胥。

伍子胥名員,楚國人,父兄均為楚王所殺,後來伍子胥棄暗投明,奔向吳國,助吳伐楚,五戰而入楚都郢城。吳王闔廬死後,其子夫差繼位,吳軍士氣高昂,百戰百勝,越國大敗,越王勾踐請和,夫差許之。

這是伍子胥建議,應徹底消滅越國,但是夫差不聽,吳國大宰輔伯嚭受越國賄賂,又讒言陷害伍子胥,夫差信之,賜伍子胥寶劍,讓伍子胥自刎。

伍子胥在死前對鄰舍人說:“我死後,將我眼睛挖出懸掛在吳京之東門上,以看越國軍隊入城滅吳”。夫差聞言大怒,令取伍子胥之屍體裝在皮革裡於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傳端午節亦是紀念伍子胥的日子。

端午節到底是怎麼來的,真的是因為紀念屈原嗎?杭州紹興人不同意

3,紀念孝女曹娥說

端午節的第三個傳說,是為紀念東漢孝女曹娥救父投江。

曹娥是東漢上虞人,父親溺於江中,數日不見屍體,當時孝女曹娥年僅十四歲,晝夜沿江號哭。過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後抱出父屍,就此傳為神話。

4,古越圖騰祭說

近代大量出土文物和考古研究證實:長江中下游廣大地區,在新石器時代,有一種幾何印紋陶為特徵的文化遺存。該遺存的族屬,據專家推斷是一個崇拜龍的圖騰的部族----史稱百越族。

百越族也寫作百粵族(越粵互通),指華南越地的百越族原住民。又稱為越族、古越族、越人、古越人,是泛指居於古代南方越地的古代部落。

端午節到底是怎麼來的,真的是因為紀念屈原嗎?杭州紹興人不同意

出土陶器上的紋飾和歷史傳說示明,他們有斷髮紋身的習俗,生活於水鄉,自比是龍的子孫。其生產工具,大量的還是石器,也有鏟、鑿等小件的青銅器。作為生活用品的罈罈罐罐中,燒煮食物的印紋陶鼎是他們所特有的,是他們族群的標誌之一。

直到秦漢時代尚有百越人,端午節就是他們創立用於祭祖的節日。在數千年的歷史發展中,大部分百越人已經融合到漢族中去了,其餘部分則演變為南方許多少數民族,因此,端午節成了全中華民族的節日。

端午節到底是怎麼來的,真的是因為紀念屈原嗎?杭州紹興人不同意

各位小夥伴們認為端午節到底是怎麼來的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說出你的觀點!

端午節的由來 (多選)
0
0%
屈原說
0
0%
伍子胥說
0
0%
曹娥說
0
0%
古越圖騰說
0
0%
不確定
端午節到底是怎麼來的,真的是因為紀念屈原嗎?杭州紹興人不同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