顛覆很多行業前端不賺錢,後端持續引爆客戶的商業模式分享!

現在很多人做產品或者項目都只是單純的銷售產品,從來沒有想過前段和後端的概念,就只是單純的賺利潤差,沒有任何的套路,如果你僅僅只是靠前段盈利,你的競爭會越來越大,而且未來很有可能被別人幹掉。

因為別人完全可以把你的前端產品免費掉,把你原本盈利的產品,直接變成自己的引流產品,他們不靠前端賺錢,靠後端來賺錢。

我希望大家從今天開始,一定要思考前端與後端這個概念。因為這個也是很多高手賺大錢的一個核心秘密。

我們接觸營銷這麼久,很多時候我們都聽到一句話:“真正的賺錢來自於後端,我們要靠後端去賺錢“是吧!是不是都是這樣聽的,是吧。其實真正的後端思維它不僅僅侷限於這一點上面,當然這是一個前提,所有做生意的高手,做營銷的高手,他都知道“真正的賺錢來自於後端而不侷限於前端的一錘子買賣,而是通過前端大規模的把它規模化之後呢,然後通過後端來賺取收益。

前端可以我不賺錢,我先賺影響力,我可以先賺數據,我可以先賺各種各樣的東西各種各樣的資源,然後呢我靠後端設計更強大的賺錢的體系,賺錢的產品,賺錢的模式去賺取收益,這樣的話呢才能夠賺到更多的錢,那也只有你後端賺到更多的錢的時候,你才能夠更好地去把你的前端更進一步放大,這是呢我們一個基礎的思維,明白嗎?

也就是說:“你在後端,在成交之後,你後端還能賣別人一萬塊錢的時候,那你至少就可以拿出九千塊錢來再去放大前端,是吧!但是呢,我今天和大家講的後端思維呢,在這個基礎之上再跟大家提一點,因為我剛剛講到的後端思維,大家基本上都知道了是吧?

通過前端大規模的引入進來,前端讓利的形式,大規模的引入進來之後,然後靠後端的各種模式去賺錢,這是非常關鍵的一點,是吧,然後呢,我只要後端的模式測試成功,那我就可以把後端的利潤又放到前面來,來支撐前端,把前端放得更大,那這樣的話你就可以很快的去把你的競爭對手給擊垮,是吧?

顛覆很多行業前端不賺錢,後端持續引爆客戶的商業模式分享!

很多創業做產品的朋友還是單純的在賣產品,甚至是做的是一次性交易的產品,因為他聽到有些人說暴利產品好賺錢,一單幾百塊,一天簡單的一單,月入萬元很輕鬆。

有的賣產品甚至是參考同行的價格,同行賣多少我就賣多少,甚至比同行低一點。

但是上面這兩種人,可能剛開始還賺點錢,但是玩到後面基本都是倒閉了。

為什麼?

因為這一部分人不懂得80%的利潤是在後端,他想的是,一個客戶我一次賺300,但是他沒有想到,一個客戶我一次賺30,我賺他100次。

所以有些人發現生活中有些看似很笨的行為,但是別人居然是天天做。

下面講一個大家都經常看到的案例,就是付郵費送產品的案例,很多人都應該看到過,只要多少元就可以免費送手錶送佛珠。

在一般消費者眼裡,這個好像是消費者賺到了,事實上,產品加郵費不會超過你所謂的付郵費用。

很多人就覺得,一單才賺幾塊錢,利潤太小了,累死累活一天才幾百塊錢,包括在某寶看到的9.9包郵或者6.5包郵,這些看似不賺錢的生意,為什麼別人還天天做。

這裡面還有什麼樣的秘密,其實這些產品有的基本上是不賺錢的,有的是利潤很小,但是量大也是很驚人的。其實他們的目的並不是在這幾塊錢上。

他們這樣的做目的不是為了賺錢而是吸引更多的潛在客戶,獲取更多的粉絲,前端利用低價意淫更多的人進來。這些進來的都是精準客戶。通過後端持續的利潤或者利潤更高的產品實現盈利才是他們的真正目的。

他們就是懂得了後端的利潤,高手就是懂得如何為自己的產品設計一個有誘惑力的產品,吸引更多的潛在客戶,哪怕前端產品不賺錢甚至虧本,但是通過後端的利潤來彌補回來。

廣州有一家公司搞了一個電商平臺,專門做家電銷售的,大家都知道傳統的家電都是經過層層的代理商,從省級到市級再到縣級,最後才到鄉鎮。

那麼這家公司直接砍掉中間的代理商,直接從廠家到消費者手中,很多人就想,這個跟現在的電商不是一樣的道理嗎,賺的就是中間的代理商的費用。

但是這家公司在家電產品上基本不賺錢,比如一個出廠價100塊錢的電飯煲,按照正常渠道到消費者手裡可能是150,但是在這個商城上居然是105。

那麼這麼低的價格基本不賺錢了,因為你要運營的費用,你要售後,甚至是虧本的。

顛覆很多行業前端不賺錢,後端持續引爆客戶的商業模式分享!

這個商業模式對消費者肯定是好啊,對家電廠家來說也好啊,多了一個銷售渠道。但是對於平臺來說,不賺錢為什麼還要幹,更為重要的是這家公司成立不到一個月居然獲得了千萬級別的投資。

把公司做到虧本的狀態了為什麼還有投資人願意給錢呢?其實投資人看中的無非兩種,第一,市場規模,就是你這個商業模式能捅多大的市場,第二,你的商業模式贏利點,投資人最終目的還是賺錢啊是吧。

商業模式設計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就是贏利模式的設計。按照上面說的,前端產品不賺錢,是獲得潛在的粉絲,那麼肯定有一個後端的利潤。

經過了解這家公司的後端的利潤其實在金融產品和農資農器具上。

簡單的說通過家電這個產品不賺錢,未來推出一個金融產品,讓消費者購買,這樣不就有了大量的現金流了嗎,就存在了幹其他事情的可能了吧。還有其他的一些農器具和農資,這些可以賺錢啊。

所以投資人就是看中了這個商業模式未來的引爆能量。所以敢千萬級別的砸進去。

所以高手幹項目,都是通過前端的免費或者不賺錢來換取粉絲的信任,通過推出後端具有更高利潤的項目來賺錢。

所以陶寶以前說過,同樣的產品,有的人居然虧本賣,所以你會發現競爭越來越大,生意越來越難做。你還在用十年前的玩法做生意,高手早就不玩那一套了。

未來這種商業模式還會顛覆很多行業,就看你敢不敢幹。

分享一個有啟發性的故事給大家:

有一個很經典的商業模式跟大家分享一下,說的是你給我1000元,一年內我給你價值1000元的雞蛋,並且一年後我返還你1000元。

在消費者看起來,我沒有花費一分錢就得到1000元的雞蛋。但是對於高手來說是怎麼賺錢的呢,1000塊,拿一部分錢去賣母雞,剩下的賣飼料,然後讓雞生蛋,除了1000元雞蛋以外剩下的就是他的,一年以後雞也是他的。

顛覆很多行業前端不賺錢,後端持續引爆客戶的商業模式分享!

你不花一分錢得到了價值1000元的雞蛋,我沒有花費一分錢得到了一批母雞,母雞還可以生蛋,蛋還可以生雞,雞有可以生蛋。。。。。。。

免費模式:是利他的吃虧的思維方式,把這種思維方式運用到企業的經營活動當中,來換取其它領域的合作實現盈利。

顛覆很多行業前端不賺錢,後端持續引爆客戶的商業模式分享!

一種商業模式既可以統攝未來的市場,也可以擠垮當前的市場。免費就是這樣的一種商業模式,它所代表的是數字化網絡時代的商業未來。該怎樣理解免費模式,如何讓免費應用於中國企業的營銷管理實踐呢?

免費是營銷思維的轉變

免費模式是整個營銷思維的轉變。

在過去供不應求階段是以廠家為核心,想賣給誰、怎麼定價廠家說了算。隨著競爭的加劇,賣方市場逐漸向買方市場過渡,這時要考慮消費者的利益,而最大的利益就是“白給”。

免費這種形式日益壯大有兩個原因:一是互聯網的發展推動了這種模式,二是“80後”和“90後”讓免費模式迅速普及。他們對互聯網非常依賴,他們的錢還不太多,卻又想享受現代社會先進的東西。沒錢又有消費慾望,怎麼去滿足他們?只好用

免費模式。

免費模式不是今天才有的,只是今天它已經無處不在,幾乎所有行業都能跟免費沾邊。所謂的免費就是在消費者最關注的地方免費,在消費者不太在意的地方收費。比如,一個公園門票免費,但是進入公園後得買這個買那個,其實是免了小頭得了大頭。

人的本性喜歡佔便宜,佔了便宜之後如果發現不錯,可能從此就持續消費了。所以會有試吃、試喝,實際上都是給大家提供一個體驗,體驗成為持續購買的第一步。

這個屬於免費模式課程上講到的16個免費模型中的體驗模型。

免費需要金字塔結構

我一直以來的觀點是,把產品賣出高價值,這和免費模式並不矛盾。假如一個企業的產品結構是金字塔形的,底端應該儘量免費,或者是接近成本價。這是獲得更多消費者的最佳途徑,因為門檻很低。(產品分級模型:初級產品佔領市場,中級產品主要盈利,高級產品樹立品牌形象!)

所謂的免費模式必須是多個層次共存,比如騰訊,用免費的服務把人招進來,之後提供很多需要付費的增值服務,而這些服務是有層次的,是個金字塔結構。

舉一個最通俗的例子。我去吃狗不理包子,吃後發現很一般。現在中國很多老字號都存在這個問題,名聲很響,但做的都是低端產品。人家慕名而來,發現跟想象的不一樣,結果牌子也慢慢砸了。但是,如果有100元、200元甚至300元一斤的狗不理可以選擇,效果就不一樣了。

不能把消費者都放在底層,也不能都放在上層,免費有個很重要的原則就是把選擇權交給客戶。消費者的利益最大化一個是付出的成本低,另外一個就是有選擇權。

金字塔結構會讓企業的模式豐滿起來:頂級產品是做品牌樹立形象的,而且會給人留下美好的印象;而消費低端產品的人,只要習慣用企業的產品,也會跟著往上走,因為人的消費水平在不斷提高。

這方面燕京啤酒做得非常成功。燕京啤酒當年是北京最便宜的啤酒,一元多錢一瓶,普通老百姓喝的。等大家慢慢習慣它的味道以後,它在基本味道不變的情況下升級,從燕京精品、燕京純生、燕京王到頂級的燕京紫玫瑰,免費模式一定要把消費者的選擇從低到高不斷地拉昇。低端產品就是儘量不掙錢,引進門,混個臉熟;中間產品開始走量,掙小部分錢;高端產品量沒有那麼大,但是掙大錢。

顛覆很多行業前端不賺錢,後端持續引爆客戶的商業模式分享!

兩種免費邏輯

在我看來,企業常用的免費模式分為兩類。第一類,免費之所以迅速騰飛取決於互聯網的爆發式發展,從原子變成比特,也就是說它不再創造實體。

比如,下載100萬份電子刊和印刷100萬份雜誌是完全不一樣的成本,這恰恰導致了免費的流行。只要你的產品能夠在複製的過程中不增加成本,你就可以免費。從這個角度看,企業要儘量跟互聯網結合,把物理上存在的東西儘量電子化。

第二類,是通過體驗。比如,在臺灣有一家蛋糕店,蛋糕比別人賣得貴但還賣得好,靠什麼呢?起初是所有人來這家店吃蛋糕都免費,唯一的條件就是吃完後寫一份心得放到網上。結果,網上評論迅速呈幾何級數增長,很多人都知道這家店蛋糕好吃,紛紛跑來買。

廣告過去是“自吹自擂”,現在變成真正體驗過的人寫出來的真實感受。當然,基礎還得是貨真價實,真正有客戶利益。

嫁接互聯網

不管你是做什麼傳統行業的,都可以嫁接互聯網。通過互聯網一方面可以降低成本,另一方面可以給客戶提供與眾不同的體驗。當然,如果你能找到新的免費模式那就更好了,只不過現在很多企業並沒有看到免費背後帶來的更大利益。

在免費的商業模式運行中,我們能看到兩種情況:一種是花錢砸,但是沒有看到後面的東西;還有一種是一開始就處心積慮地去設計後面的收費。怎麼看待這兩種方式呢?

首先還是得看企業的目的是什麼,滿足用戶價值是你的核心。同時,做免費要符合公司的整體戰略和經營體系。另外,免費模式的另一個成功因素,就是整合資源。如果你的戰略資源、客戶資源,以及其他合作伙伴資源沒有整合好,那免費就是一個庸招,就是找死。免費是商業行為,對客戶首先要有價值,但最終企業自身要有利潤。

免費是一個非常有前景的商業模式,《免費》這本書看過的人很多,看懂的人很少,願意去嘗試的更少,能夠持之以恆堅持實踐並取得成功的企業更是逐層遞減。

免費是未來的一個發展趨勢,你如果不把握這個趨勢,不把握互聯網,最終肯定會被淘汰。不管哪個行業,一定不能死守,過去成功的原因可能就是未來失敗的原因。

引流是手段 截留是目的 迴流是增加客戶粘性

也就是說當一個行業你發現競爭比較大的時候,如何做到產品免費比收費更賺錢。教你如何花別人錢辦自己的事,花未來的錢辦現在的事!用免費模式,讓奇蹟發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