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殺熟?Facebook數據洩密?454億美元大產業,機會在哪裡?

導讀:2017年,全球大數據的市場規模已超2000億人民幣(324億美元)。2018年,預計會衝刺3000億人民幣(454億美元)大關,可以說大數據和我們的生活已經密不可分了。那麼,

大數據正在改變哪些行業?未來的投資機會在哪裡?

大數據殺熟?Facebook數據洩密?454億美元大產業,機會在哪裡?

大數據正在改變哪些行業?

大數據產業的市場規模多大?

2017年,我國大數據市場規模已達到358億元;2018年,將達到280億元。未來五年(2018-2022年)年均複合增長率約為27%,2022年將達到735億元。

2017年,全球大數據市場規模已達到324億美元(2050億元);2018年,全球大數據市場規模將達到454億美元(2872億元)。未來五年(2018-2022年)年均複合增長率約為16%,2022年將達到805億美元(5050億元)。

大數據正在改變哪些行業?

1、大數據+醫療

2、大數據+電商

大數據+電商,比消費者更懂你自己。馬雲曾自信滿滿地說過:“阿里最值錢的是數據。”在淘寶上網購的人都會發現,當你瀏覽完相關商品網頁,關閉後再打開網頁,會看到該類商品的廣告。這是因為,當你瀏覽商品時,阿里巴巴的數據庫會將你瀏覽過的商品信息保留下來,從而知道你的需求和消費習慣。

在消費大數據的積累之下,芝麻徵信的出現才成為可能。芝麻信用的原理是,通過消費者的購買記錄、好友的社交圖譜、以及信用歷史,就可以估算出他的信用值。如果消費者完善更多個人資料,這些數據也能更好地判斷其身份特徵、行為偏好、履約能力和好友的信用值。

3、大數據+物流

大數據+物流,智能精準配送。採集用戶購物行為數據,通過大數據分析,提前預判用戶的需求,並配送到離客戶最近的倉庫,節省配送時間,提高配送效率。比如智能冰箱,它會對消費者家裡的牛奶、蔬菜、肉類等進行實時分析,當用戶還沒有意識到家裡菜要吃完的時候,它就已經把信息反饋到電商平臺,電商平臺會安排把菜配送到你家附近了。

4、大數據+交通

大數據+交通,智慧出行。智慧出行背後的核心技術是大數據。人們利用這些有規律的數據,通過全網調度、實時匹配,可以重構供需平衡,達到資源效率的最大化。以滴滴出行為例,它擁有1500多萬車主,3億多用戶,覆蓋城市400餘座,日訂單量超過2000萬,每天新增超過70TB的軌跡原始數據。利用這些交通大數據,可以分析用戶需求,更好地調配訂單,從而優化城市交通網絡。

5、大數據+金融

大數據+金融,推動普惠金融。制約中國普惠金融發展的最大瓶頸是“成本高、風險高”,導致大量人群沒有被覆蓋在傳統的金融服務體系中。通過整合大數據資源,現在的金融機構可以全面瞭解之前被忽略的小微群體,並在制定各類決策時,利用大數據開發出高效、靈活的授信量化模型,極大降低業務風險,做出更有效的戰略決策。如“有利網”先後在貴陽、合肥等地建立了大數據中心,通過大數據和雲計算等手段,提高了放款效率、優化貸款質量。

大數據殺熟?Facebook數據洩密?454億美元大產業,機會在哪裡?

大數據改變了哪些行業?

大數據投資的機會在哪裡?

1、緊抓企業服務投資主線,挖掘擁有龐大客戶資源、業績良好的優質標的。企業服務會是大數據領域投資的核心領域,實際上,企業服務涉及海量數據存儲、數據處理、數據快速檢索、大數據分析預測等諸多方向,能夠在企業服務領域深入挖掘,可投空間較大。

2、重視政府大數據發展潛力,參與牌照資源稀缺的優質標的。在公眾信息安全問題日趨敏感的情況下,政府大數據公開將趨於謹慎,大數據在政府內部流轉應用可能性較大。同時,政府提升自身運行效率的需求迫切,利用政府大數據,為政府進行數據存儲、數據處理、數據分析等發展潛力較大,應積極參與投資政府大數據相關標的,尤其是能夠獲取稀缺牌照資源的標的。

3、尋找大數據與新技術融合帶來的機會。近來,新技術不斷湧現,大數據與AI、5G通信技術、雲計算、區塊鏈等技術均關係密切,新技術對推動大數據存儲、傳輸、數據處理、分析預測等細分領域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應關注此類技術與大數據產業融合帶來的投資機會。

大數據殺熟?Facebook數據洩密?454億美元大產業,機會在哪裡?

大數據產業正在快速發展

大數據產業正在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企業,越來越重視大數據的影響和作用。可以說,誰想搶得大數據的一手可靠資料,誰就在未來的業務發展和拓寬中佔據優勢,誰就會在相關領域首先拔得頭籌。同時,AI(人工智能)已經成為大數據應用層的一股熱潮,大數據與 AI 的結合將會推動很多行業的驚人創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