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皇帝寧願把皇位傳給弟弟,也不肯傳給兒子

在中國歷史上權利地位,“父子相承”看似天經地義,可是也有特殊情況,比如趙匡胤,趙匡義,朱由校,朱由檢都是“兄終弟及”,在過去還專門有“

皇太弟”這一稱謂。

孫策幾乎憑藉一己之力開創江東霸業,靠的是武力,強權,所以孫策的死很可能與此有關。孫策死時年僅25歲,有一幼子孫紹。

這位皇帝寧願把皇位傳給弟弟,也不肯傳給兒子

但是能繼位的主要有三人,兒子孫紹,二弟孫權,三弟孫翊。咱們用排除法來看。

首先兒子孫紹,雖然不知道當時具體幾歲,但是根據孫策年齡來推測,孫紹至多不超過十歲,很明顯無法應對當時紛亂的局面。

這位皇帝寧願把皇位傳給弟弟,也不肯傳給兒子

三弟孫翊,史書中記載諸多兄弟中孫翊和孫策最像,均已武力著稱,孫策彌留之際,張昭等大臣也曾推舉過孫翊,但是被孫策拒絕,理由很簡單,江山可以用武力打下來,但是卻不一定能用武力守住,很顯然孫翊也不是合適的人選。

這位皇帝寧願把皇位傳給弟弟,也不肯傳給兒子

那麼就剩下孫權

了,我們再來看看被曹操稱為“生子當如孫仲謀”的孫權。

比孫策小七歲的孫權常年隨同哥哥征戰,併為其出謀劃策,其才能孫策都自嘆不如。雖然孫策死時孫權也才18歲,但是確實唯一一個可以託付重任之人。

這位皇帝寧願把皇位傳給弟弟,也不肯傳給兒子

事實也證明了孫策的眼光,孫權繼位後江東政局非常不穩定,更有官員公然通敵謀反,孫權以張昭為師傅,以周瑜、程普等舊臣作為統帥,平定了叛亂穩定了局勢,並且最終在

“三分天下”中佔有了一席之地。可以說和當初孫策的選擇是分不開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