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藥神:拍攝難,過審難,藥廠難,患者難,這個世界太難了……

我不是藥神:拍攝難,過審難,藥廠難,患者難,這個世界太難了……

好吧,如我所預料,《我不是藥神》火了:霸屏朋友圈,衝上熱搜,才公映一天就累積了3億多票房,豆瓣得分也被我猜中是9分…

正如我在本週一所寫的,這是一部現象級國產電影,它配得上觀眾厚愛,配得上咋舌的票房,配得上豆瓣高分,也配得上觀眾甘當自來水,一遍又一遍的,不厭其煩的,把它推薦給身邊的每個人…

我不是藥神:拍攝難,過審難,藥廠難,患者難,這個世界太難了……

就在昨天,2018年7月5日,星期四。

這部《我不是藥神》順利提前公映了。烏鴉懸在心裡的一塊大石頭,也算是落地了…

我不是藥神:拍攝難,過審難,藥廠難,患者難,這個世界太難了……

《我不是藥神》提檔海報

四天前,2018年7月2日,星期一。

烏鴉寫過推薦《我不是藥神》的文章,24小時內,收到讀者1500多條留言。

有人說,這部電影是中國版的《達拉斯買傢俱樂部》。也有人說,這部電影很像韓國批判現實主義電影。

我不是藥神:拍攝難,過審難,藥廠難,患者難,這個世界太難了……

我倒是認為,除了人物原型有一些相似,它跟《達拉斯買傢俱樂部》沒有太多共同點。

美國奧斯卡得獎片《達拉斯買傢俱樂部》是一部現實主義電影,而《我不是藥神》是一部現實主義題材的商業電影。

不同的類型,不具可比性…

我不是藥神:拍攝難,過審難,藥廠難,患者難,這個世界太難了……

《達拉斯買傢俱樂部》海報

如果硬要分個高下,我更喜歡《我不是藥神》。

正如我在一個專訪中看見監製甯浩說:分明周星馳影響了你半輩子,你非得說金棕櫚電影最偉大。摸摸你的良心,不要那麼虛偽…

我不是藥神:拍攝難,過審難,藥廠難,患者難,這個世界太難了……

設計臺詞|甯浩:我就那麼隨口一說...

我當然喜歡《達拉斯買傢俱樂部》,喜歡馬修·麥康納的表演。但是,我更喜歡《我不是藥神》,更喜歡徐崢的表演。

原因很簡單,一個演的是美國達拉斯牛仔,一個演的是上海小混混。

我不知道美國牛仔啥樣,但我知道上海小混混是啥樣,徐崢離我更近,離中國觀眾更近,我們自然更偏愛徐崢一點。

我不是藥神:拍攝難,過審難,藥廠難,患者難,這個世界太難了……

毫無疑問[馬修·麥康納]是偉大的演員

我不是藥神:拍攝難,過審難,藥廠難,患者難,這個世界太難了……

但我覺得[徐崢]並不遜色

而且,我認為,《我不是藥神》與絕大多數韓國現實主義電影相比,不落下風,甚至還有很多勝出的地方。

比如,偉大的韓國電影《熔爐》,女主角在電影中有一句著名臺詞:我們一路奮戰,不是為了能改變世界,而是為了不讓世界改變我們。

臺詞當然很精彩,也很讓人感動。但是,出自一個社工之口,是不是有點勉強,有點不自然?值得商榷…

我不是藥神:拍攝難,過審難,藥廠難,患者難,這個世界太難了……

反觀《我不是藥神》,徐崢所說的每一句臺詞,都是貼合他作為一個上海小混混的身份。

比如,那句震撼的:他才20歲,想活命,有什麼罪?

在振聾發聵的同時,這樣的臺詞,沒有脫離人物的身份,比很多韓國電影處理得更好。

我不是藥神:拍攝難,過審難,藥廠難,患者難,這個世界太難了……

我不是藥神:拍攝難,過審難,藥廠難,患者難,這個世界太難了……

當然,不能因為幾句臺詞,就說《我不是藥神》比《熔爐》好。

必須承認,《我不是藥神》與韓國的一些現實主義題材電影相比,有一些差距,比如《辯護人》,比如《熔爐》,比如那幾部不好提名字的…

我不是藥神:拍攝難,過審難,藥廠難,患者難,這個世界太難了……

我不是藥神:拍攝難,過審難,藥廠難,患者難,這個世界太難了……

《辯護人》劇照

但是,總體來說,《我不是藥神》的煽情很剋制,人物的成長與轉變很自然,比國外很多相似電影處理得更好。

硬要說,美中不足的地方,大概有兩個:1、《我不是藥神》海報有模仿韓國電影《辯護人》海報的嫌疑。宣發團隊應該反省一下,這麼好的電影,不該在這些地方讓人詬病。2、電影中,正版藥廠代表的“奸商”形象有點臉譜化,立場可以更客觀公允一些。

除此之外,《我不是藥神》無論在劇作上,在表演上,在製作上,都近乎完美,豆瓣9.0分,實至名歸。

我不是藥神:拍攝難,過審難,藥廠難,患者難,這個世界太難了……

我不是藥神:拍攝難,過審難,藥廠難,患者難,這個世界太難了……

我不是藥神:拍攝難,過審難,藥廠難,患者難,這個世界太難了……

《我不是藥神》和《辯護人》海報對比

這樣的電影,能夠在中國電影院放映,很不容易。

據我所知,光是電影名字,至少改過四次,從最開始的《生命之路》到《印度藥神》,再改成《中國藥神》,最後才定名《我不是藥神》。

名字都定得這麼費勁,其它的困難,可想而知。

我不是藥神:拍攝難,過審難,藥廠難,患者難,這個世界太難了……

怎麼可能不費勁。我在拍攝花絮裡看到,徐崢有130多場戲,經常哭得稀里嘩啦。

徐崢說:哭戲對我來說是一個障礙,我從來不在很多人面前掉眼淚。在我自己導的電影裡,我都是能躲就躲,能遮就遮…

但在這部戲裡,我們看到的是一個除了帶給我們歡笑之外,更立體,更豐富的徐崢。

我不是藥神:拍攝難,過審難,藥廠難,患者難,這個世界太難了……

我不是藥神:拍攝難,過審難,藥廠難,患者難,這個世界太難了……

王傳君扮演一位慢粒白血病患者。為了演出一個病人對食物的珍惜,對生命的渴求,他在一場戲裡吃了44個包子,還吃了5碗麵,吐了三次…

為了角色,他拼命減肥,每天跳繩跳8000個。為了有一張蒼白的臉,有一雙無神的眼睛,他兩天兩夜沒睡覺…

我不是藥神:拍攝難,過審難,藥廠難,患者難,這個世界太難了……

我不是藥神:拍攝難,過審難,藥廠難,患者難,這個世界太難了……

我不是藥神:拍攝難,過審難,藥廠難,患者難,這個世界太難了……

飾演“黃毛”的章宇,打鬥戲不用替身,有一場騎自行車摔跟頭的戲,也自己上…

譚卓練了一個月鋼管舞,渾身是傷…

楊新鳴為了演好片中的一個翻譯,60歲的人了,跑去學英語…

不過,他們的努力沒有白費,他們完全有資格驕傲,他們創造了近15年來,第一部超過9分的國產院線電影。

我不是藥神:拍攝難,過審難,藥廠難,患者難,這個世界太難了……

我不是藥神:拍攝難,過審難,藥廠難,患者難,這個世界太難了……

我不是藥神:拍攝難,過審難,藥廠難,患者難,這個世界太難了……

我不是藥神:拍攝難,過審難,藥廠難,患者難,這個世界太難了……

可以這麼說,這部《我不是藥神》是拍攝難、過審難、藥廠難、患者難、政府難...總之就是各種難,這個世界怎麼這麼難啊。

電影才剛剛上映一天,又引起對原型人物和瑞士某藥廠的種種爭議“美化假藥販子”“支持侵犯知識產權”“人命和法律哪個更重要”“人命有沒有價”...

五花八門、七嘴八舌、說什麼的都有。

我不是藥神:拍攝難,過審難,藥廠難,患者難,這個世界太難了……

我倒覺得,爭議是好事。

當年,正是因為“陸勇案”的爭議,引起了政府關注。今年開始“天價藥”格列寧被納入醫保,今年五月起中國對進口抗癌藥實施零關稅...可以這麼說,這些進步,是爭議推動的。

現在《我不是藥神》所引起的爭議,也可能會在將來的某一天改變我們的生活。每個中國人,都不是看客,我們都有可能成為受益者。

就像電影裡那句臺詞:誰家沒個病人?

我不是藥神:拍攝難,過審難,藥廠難,患者難,這個世界太難了……

要知道,曾幾何時,中國沒幾個人願意拍現實主義題材電影:資方不愛投,審批不易過,院線不愛排,觀眾不愛看。

今天,《我不是藥神》的成功,向市場發出了信號:中國觀眾喜歡看我們身邊的故事,喜歡參與社會話題討論,喜歡現實題材的電影。

今天,《我不是藥神》為中國現實主義題材電影趟出了一條路。希望,有更多後來者,踏上征程...

我不是藥神:拍攝難,過審難,藥廠難,患者難,這個世界太難了……

這部電影的名字叫:我不是藥神。

徐崢所扮演的程勇,他不是神,是凡人,和大多數人一樣,有點自私、軟弱、貪婪、狡黠的凡人。

我不是藥神:拍攝難,過審難,藥廠難,患者難,這個世界太難了……

我不是藥神:拍攝難,過審難,藥廠難,患者難,這個世界太難了……

準確的說,程勇應該算是個“爛人”。在電影前半段,他對印度藥商說:我不想當救世主,我就想賺錢,命就是錢!

這種話,如果被傳到網上,他說不定會被充滿正義感的網友人肉搜索,揪出來,批判一個月...

我不是藥神:拍攝難,過審難,藥廠難,患者難,這個世界太難了……

我不是藥神:拍攝難,過審難,藥廠難,患者難,這個世界太難了……

這麼個爛人,卻最終在陰差陽錯、機緣巧合、不經意間,做出了神聖的事情。他雖然不是神,但他在某一個瞬間,具有了神性。

我很喜歡電影中的一個頗具象徵意味的鏡頭,程勇在印度藥店裡買藥出來,恰好碰上了印度的迦梨女神節...

在滾滾煙塵中,抓著一顆人頭的迦梨神像緩緩駛過,程勇身為凡人,具有神性的行為,完成對自己的救贖。

我不是藥神:拍攝難,過審難,藥廠難,患者難,這個世界太難了……

正如電影主題曲《只要平凡》歌詞所寫:沾滿泥土的臉,沒有神的光環,握緊手中的平凡...

我不是藥神:拍攝難,過審難,藥廠難,患者難,這個世界太難了……

我不是藥神:拍攝難,過審難,藥廠難,患者難,這個世界太難了……

因為太喜歡這部電影,忍不住又寫了一篇。希望更多人能夠看到,更多人能走進影院,邂逅這部了不起的中國電影。

祝《我不是藥神》好運,祝中國電影好運。

我不是藥神:拍攝難,過審難,藥廠難,患者難,這個世界太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