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戶型動線,怎樣的動線才合理

什麼是戶型動線,怎樣的動線才合理

說到居住屬性,經常聽到有人吐槽說自己的房子住著不順心,感覺不舒服,但也看不出有什麼問題。

別急著回答,拿起筆,先把你房子的佈局簡單畫到一張紙上,然後回憶你日常的生活,將你平時主要的幾條活動路線用不同顏色的筆畫出來。

比如,早上起床去上班的路線:起床—穿衣—上廁所—洗漱—吃早餐—換鞋—出門。↓↓↓

什麼是戶型動線,怎樣的動線才合理

比如,下班買菜回家做飯的路線:進門—換鞋—洗切炒—上菜—吃飯—清洗—休息。↓↓↓

什麼是戶型動線,怎樣的動線才合理

再比如,洗澡洗衣的路線:洗澡—更衣—整理—洗衣—晾曬。↓↓↓

什麼是戶型動線,怎樣的動線才合理

如果你畫出來的線有比較多重複或交叉的地方,或者扭成一團,這就說明你家有一些地方設計不合理。

有時候買菜回來可能需要穿過整個客廳才能進到廚房,有時候晾曬衣物需要橫穿整個客廳,有時候晚上起來上廁所要摸半天才到衛生間……這些乍一看都是平時生活中微不足道的事,但如果每天都這樣低效率活動,也絕不會讓你擁有好心情。

究其原因,很可能是因為戶型動線設計不科學。

房子住著是否舒適,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戶型動線,動線設計在規劃房間時很重要,也是很容易被忽略的一個因素。

什麼是戶型動線?戶型動線該如何劃分?不同的動線又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今天就好好說說這些問題。

1什麼是戶型動線?

動線就是指人在室內室外移動的點與點之間的連線。簡單來說,就是人在房子裡由一個功能區走到另一個功能區的路線,也就是你剛剛畫出的生活軌跡。

戶型動線會直接影響你的生活方式,合理的戶型動線符合日常的生活習慣,可以讓進到房間的人在移動時感到舒服,儘可能簡潔,從一點到另一點,不用退回就能實 現,避免費時低效的活動。而不合理的動線就會很長,往往需要原路返回或交叉,不僅浪費空間,還會影響其他家庭成員的活動。

結合戶型示例讓大家看得更直觀一些,以下兩個戶型同為90㎡以下的兩房。↓↓↓

2戶型動線該如何劃分?

戶型動線可以分為主動線和次動線,主動線聯繫的是所有的功能區,廚房、客廳、臥室、衛生間等,比如從客廳到廚房、從大門到客廳、從客廳到臥室,也就是你在房子裡常走的路線。而次動線則是在各功能區內部活動的路線,比如在廚房裡,在臥室裡,在衛生間裡等。

如下圖所示,主動線與次動線舉例↓↓↓

1、三條動線不能交叉

一般主動線包括家務動線、居住動線、訪客動線,代表著不同角色的家庭成員在同一空間不同時間下的行動路線。

(1)家務動線

家務動線是在家務勞動中形成的移動路線,一般包括做飯、洗曬衣物和打掃,涉及的空間主要集中在廚房、衛生間和生活陽臺。家務動線在三條動線中用得最多,也最繁瑣,一定要注意順序的合理安排,設計要儘量簡潔,否則會讓家務勞動的過程變得更辛苦。

首先說一下廚房。

為了方便一進門,就能快速將手中的物品放入廚房,一般都將廚房設計在靠近入戶門的地方,這樣才能保證走的路最短。吃飯時,從廚房到餐廳,飯菜和餐具的拿出放回是很重要的路線,不僅在吃飯前後,在吃飯的過程中,拿醬油、糖醋等調味品的走動也不少,廚房和餐廳應該無阻隔相連。

看下面這個廚房動線合理的戶型↓↓↓

其次是洗衣機的擺放。

洗衣機的擺放直接決定了洗衣動線的長短。洗衣機一是放在浴室,洗完澡直接將髒衣服放入,洗完再統一拿到陽臺晾曬,但這對浴室的大小和乾溼分離有一定要求,對於只有三四平米的衛生間來說,很難實現。

第二個選擇是生活陽臺,洗完澡將衣物拿到生活陽臺的洗衣機清洗,然後直接在陽臺上晾乾。如果你的浴室與生活陽臺捱得近,可以省下不少路程,所以在挑戶型時就要將這條動線考慮進去。

當然,如果你家沒有生活陽臺,就只能將洗衣機放到景觀陽臺上,這樣的話在晾曬衣物時就需要穿過客廳等休閒區域,對正在看電視的人會有一定干擾。

需要穿過客廳到陽臺上晾曬的家務動線↓↓↓

再說說打掃用具的擺放。

如果是對水需求較大的拖把,與洗衣機一起放在生活陽臺上會是個比較好的選擇,將要洗的衣物拿到陽臺上,在等待衣物清洗的過程中,隨手拿起旁邊的拖把打掃房子,打掃完再回到陽臺,這時衣物也洗得差不多了。

(2)居住動線

居住動線就是家庭成員日常移動的路線,主要涉及客廳、書房、臥室、衛生間等,要儘量便利、私密。

看下面這個戶型,即使家裡有客人在,家庭成員也能很自在地在自己的空間活動。

大多數戶型的陽臺,需要通過客廳到達,家庭成員在家時也會時常出入客廳,訪客來訪同樣會在客廳形成動線,因此,不要把客廳放在房子的主動線軌跡上。

而下面這個戶型,臥室門開在客廳的電視牆後,客人坐在客廳,家庭成員的進出會非常不方便。

(3)訪客動線

訪客動線就是客人的活動路線,主要涉及客廳、餐廳、衛生間等公共區域,要儘量避免與家庭成員的休息空間相交,影響他人工作或休息。

看下面這個戶型,客人能很方便地找到衛生間,在客廳裡活動對家庭成員進出臥室都沒有影響。

整體看來,三條動線不交叉,是戶型動線關係的基本原則,也是戶型動線良好的標誌,如果三條動線同時發生,之間又產生交叉,就會使功能區域混亂,動靜不分,不僅房子的面積會被浪費,傢俱的佈置也會受到很大限制。

你可以通過戶型圖看三條動線是否交叉,即以入戶門處為起點,向各個區域延伸,特別是客廳、廚房、臥室,動線最好是樹枝狀,因為它能體現出各功能空間的分區和分流。

2、幾條次動線的規劃

除了房子整體空間的動線佈局要合理,單個功能區的動線佈置也要滿足日常生活習慣。一般房子的單個功能區主要包括廚房、客廳、臥室和衛生間。

那麼,這幾條次動線具體該如何規劃呢?

(1)廚房的動線

先來看做飯的過程,從烹飪前的準備到飯菜上桌,人在整個流程的運動路線就是廚房動線。按照媽媽們的做飯習慣,一般先從冰箱裡拿出食材,然後清洗切菜,再開始烹飪,最後上桌。

看看平時做一頓飯的簡單程序↓↓↓

當中涉及到的幾種必不可少的設施↓↓↓

一般情況下,將儲備,清洗和烹飪稱為廚房的三角動線,廚房面積相同的情況下,三角動線佈置不同,其距離是有所區別的,過小會顯得侷促,過長會使人疲勞,因此要安排合理。當然,不同格局的廚房也會有不同的廚房動線,但萬變不離其宗,把握好順序就行。

a、一字型廚房

對於瘦長型的廚房,一般緊靠一面牆來佈局,即"一字型",廚房的動線排成一條直線,缺乏圍合式的靈活性。

這種佈局設施排列簡單,但即便如此,順序不當還是會造成使用不便,運動量大大增加,比如,冰箱與水池分置一字型的兩端,取食材清洗時需要跨越整個廚房,原本簡單的動線也搞得非常複雜。

結合案例讓大家看得更直觀一些,不合理的佈局效果↓↓↓

合理的佈局效果↓↓↓

b、二字型廚房

短粗型的廚房適合佈局成二字型,一般緊貼兩側牆壁佈局,這種佈局往往可以通往生活陽臺,相比一字型,縮短了各功能區的直線距離,靈活性也增強不少。

若廚房可直達陽臺,則佈局時要將陽臺考慮在內,若陽臺上存放部分食材,則水池和操作檯應佈置在靠近陽臺的地方。若廚房沒有連接陽臺而是一面牆,這面牆如果不加以利用也會造成浪費,這種情況下,選擇U型佈局利用率會更高。

合理的佈局效果↓↓↓

c、U型廚房

U型佈局可以體驗到圍合式給廚房帶來的高效性,功能區環繞三面牆佈置,可放置更多的廚房電器,從而節省很多行走的步數。

U型佈局的冰箱、水池和灶臺形成一個正三角,烹飪起來非常方便,不過,兩個轉角使用起來較困難,可以在轉角處使用旋轉型抽屜,也可以在轉角檯面上擺放置物架等提高利用率。但要注意,U型佈局對廚房的空間大小有要求,且相對櫃子保持約1.2米的距離才合理。

合理的佈局效果↓↓↓

d、L型廚房

以牆角為原點,雙向展開成L型,工作中心是一個緊湊的三角形區域,這種佈局很實用,同時所佔空間並不大。

L型廚房在佈局上可以將灶具、烤箱等安排在一條軸線上,而冰箱和水槽安排在另一條軸線上,另外,轉角處空間利用也很重要。

合理的佈局效果↓↓↓

(2)客廳的動線

客廳的動線規劃是一個重點,它由兩部分構成,一是固定構造物及擺設,二是人流、物流的路徑。

沙發、茶几等固定構造物的擺放和體量要根據空間大小來決定,沙發和茶几之間的距離要合理,以免出入不便。另外,如客廳的沙發處屬於靜態活動區,而沙發與電視之間的空間屬於動態活動區,應儘量給活動區騰出較大空間,以保證你的活動不受限。

(3)臥室的動線

臥 室的使用頻率還是很高的,臥室的動線要注意擺放和收納。這裡最大的傢俱是床,所以,要先將床擺好,床最好平行或垂直牆壁,以便室內動線更流暢。其中,雙人 床最好不要靠牆放,否則睡在裡面的人會不好下床,床兩邊的通道也應不少於50cm寬。除了床,一般還會有衣櫃和梳妝檯,有的主臥還帶獨立的衛生間和衣帽 間。

臥室的動線前後對比↓↓↓

(4)衛生間的動線

一套房子裡,衛生間可以分為公共衛生間和主臥衛生間,兩者功能不同,動線也不一樣。衛生間一般包括臺盆,馬桶和淋浴,他們的佈局決定著衛生間的動線,按照不同的佈局大體上可以分成三個類型。

a、集中式佈局

就是將衛生間的各種功能集中在一起,包括臺盆,馬桶,淋浴等,動線簡單。這種佈局比較省事,但達不到乾溼分離,當一個人佔用衛生間時,會影響家庭其他成員使用,因此不適合人多的家庭,多適用於小戶型或主衛。

b、三分式佈局

就是我們常見的分段式,將衛生間的各種功能單獨佈局,比如干溼分離設置,特點是功能明確,可同時使用,在使用高峰期也能減少彼此之間的干擾,但佔用空間較多,成本也相對較高。

c、二分式佈局

就是將衛生間的基本設備根據需要,部分獨立設置,合成一室,與三分式相比,更節省空間,與集中式相比,組合又比較自由,能在一定程度上解決衛生間不同功能同時使用的衝突,適用於客衛。

結合戶型示例↓↓↓

3思考

動線的選擇要注意以下3點:1、動線交叉少;2、步數儘量少;3、每一步的距離儘量短。

合 理的動線會大大提高居住的舒適度,在購房前瞭解戶型和動線尤為重要。其實,你最初選擇怎樣的戶型,就決定了你會擁有怎樣的動線,後期的裝修只能對動線做簡 單的調整,想要大範圍更改,除非把房子拆了重蓋。因此,在設計之初就將後期的裝修一併考慮進去,才更有可能提升未來居住者家庭生活的幸福感。

而如今的開發商們對產品的研究被大大忽略了,戶型的設計不應該"重視覺而輕功能",房子應該是耐用消費品,目前剛好是對住宅產品進行反思的最好時機。

如何住的舒服,也是一門學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