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經濟是文化產業發展的根本動力

市場經濟是文化產業發展的根本動力

自改革開放至今三十多年來,我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巨大發展成就。尤其是進入21世紀以後,不僅在經濟上持續保持穩步高速增長,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於2010年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而且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大力倡導和推動創新型國家建設,大幅度提高國家綜合競爭力。正是在此基礎上,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提出了加快發展文化產業、推動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重要任務。由此,我國文化產業迎來了歷史上最好的發展時期。

我國今天的一切發展成就,都與鄧小平一手力推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有著直接的關係。早在1979年鄧小平就曾經指出:“說市場經濟只存在於資本主義社會,只有資本主義的市場經濟,這肯定是不正確的。社會主義為什麼不可以搞市場經濟?這個不能說是資本主義。我們是計劃經濟為主,也結合市場經濟,但這是社會主義的市場經濟。”而20年前的1992年早春時節,鄧小平在其南巡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發表的重要講話中,再次數度指出:“改革開放邁不開步子,不敢闖,說到底就是怕資本主義的東西多了,走了資本主義道路。要害是姓‘資’還是姓‘社’的問題。判斷的標準,應該主要看是否有利於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是否有利於增強社會主義國家的綜合國力,是否有利於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計劃多一點還是市場多一點,不是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本質區別。計劃經濟不等於社會主義,資本主義也有計劃;市場經濟不等於資本主義,社會主義也有市場。市場經濟是中性在外國它就姓資在中國就姓社”。鄧小平這些關於社會主義和市場經濟的談話,從根本上打破了長期以來禁錮人們頭腦的把二者對立起來的思想束縛,為中國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創造了理論基礎。於是1992年10月召開的黨的第十四次全國代表大會就明確提出了“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由此確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目標,對中國90年代以來的經濟改革、社會進步、文化發展起到了關鍵的推動作用。

文化產業是市場經濟的產物。在把文化僅僅是當作意識形態宣傳的年代裡,文化產業是沒有容身之地的。同樣,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的文化產業發展歷程與成就,也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與發展過程血脈相連、息息相關。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直接推動我國文化產業發展的根本動力。

一、市場試水與文化產業的起步

在1978年第3季度的國務院務虛會上,中央就提出要在我國建設“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相結合”的經濟體制,其後雖然在黨和國家的文件中不斷出現新的提法,如“計劃經濟為主,市場調節為輔”,“公有制基礎上的有計劃的商品經濟”等,但從20世紀70年代末到整個80年代,經濟建設的主導原則一直以“計劃經濟為主,市場經濟為輔”。市場經濟作為我國經濟的輔助部分,開始滲透到原先大一統的計劃經濟體制中,並呈現出鯰魚效應,給國家經濟帶來了巨大的活力。

這個時期,由於對外開放,我國文化領域首先感受到的是來自境外流行文化的強勁衝擊力量。國外盒式錄音帶和錄像帶開始湧入中國,港臺流行音樂風靡大街小巷,日本電視劇、美國電影引得萬人空巷。金庸的武俠小說、瓊瑤的言情小說、三毛的散文隨筆等,吸引了無數的青年讀者……受其影響,內地的流行文化雨後春筍般蓬勃發展起來。李谷一的通俗歌曲、崔健的搖滾樂、郭峰的《讓世界充滿愛》、歌壇上的“西北風”,和謝晉的《芙蓉鎮》、張藝謀的《紅高粱》,以及王朔的調侃小說和電視劇《渴望》、汪國真的詩歌等轟動一時的文化產品,幾乎都具有民眾喜聞樂見的娛樂性的、消遣性的消費文化特徵。它們極大地帶動了中國文化消費市場,據不完全統計,1986年,內地出版社增加到446家,比1978年增長一倍以上,出書品種5.2萬種,總印數52.03億冊,與1978年相比均有了大幅度的增長;截至1990年,京、津、滬、黑、吉、遼、皖、蘇、浙、閩、川、粵等19個省、市、自治區的城鎮有歌廳、舞廳、卡拉OK廳共6966家,檯球廳37201家,電子遊戲廳17039家,文化產業的增加值迅速上升。從1985年開始,國家統計局《關於建立第三產業統計的報告》把文化藝術列入第三產業的統計項目中,確認了文化藝術具有“產業”屬性潛能。

與文化市場的起步同步,我國的一些文化事業單位也自發地開始了市場化經營的探索。1978年《人民日報》等8家新聞單位施行企業化管理的報告得到財政部批准,報業“事業單位、企業化管理”的改革開始實施,報社可以通過適度自主經營獲得一些經濟收入,這是報紙從完全的計劃經濟轉向以計劃經濟為主市場化運作為輔轉變的起點。1979年1月28日,上海的《解放日報》刊登了“文革”後中國內地第一則廣告。隨即從中央媒體到地方報刊門戶洞開,商品廣告從此長驅直入百姓家。廣告的迴歸,使傳媒業獲得了推進市場化進程的利器。至當年末,解放日報的總收入同比猛增了7.5倍。1985年,《洛陽日報》首次提出報刊的自辦發行,打破了建國以來一直實行的統一郵發模式,對銷售渠道和營銷方式進行了變革。其後,郵政發行、自辦發行、社會力量發行等多渠道發行漸成氣候。1990年12月,國家新聞出版署頒佈了《報紙管理暫行規定》,明確公示具有法人資格的報社“可開展有償服務和多種經營活動”,從而用法規的形式對文化事業單位企業化管理進行了正式肯定。在文化事業單位內部,不少地方也進行了領導建制由事業向企業的轉換試驗,如在劇團實行院長、團長負責制,在報社、出版社實行社長負責制等;一些城市文化部門開始在實踐中尋求改革“大鍋飯”分配模式的途徑,如1987年瀋陽市電影公司對其所屬的12家電影院實行了“三掛鉤”承包經營等等。

事業單位企業化管理,這種在事業單位體制下進行適度和局部市場化經營的方式,是中國文化事業單位在市場經濟浪潮衝擊下進行的改革嘗試,是國家經濟體制改革初期進行的市場試水。由於大家都對在計劃經濟的大盤子上搞市場經濟沒有經驗,一切靠“摸著石頭過河”,難免出現各種既不合情也不合理甚至矛盾、失敗之處,但試水所帶來的體驗、經驗和教訓,和蓬勃發展的流行文化、不斷擴大的文化消費市場一起,給後來中國文化產業的自覺、快速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前期準備和發展基礎。

二、市場經濟的確立與文化產業的自覺

1992年鄧小平的南巡講話,肯定了改革開放、走市場經濟道路的大方向,推動了我國經濟向市場化的進一步轉軌,改革開放走向了新的歷史階段。其後,全國改革出現躍遷式發展,市場經濟在中國全面登場。與之相適應,文化體制改革的步伐明顯加快,文化產業發展進入了自覺的快速發展階段。

我國文化產業自覺發展的一個重要標誌,是政府關於文化產業理性認知的形成和對文化產業發展的積極推動。1992年,在國務院辦公廳綜合司編著出版的《重大戰略決策——加快發展第三產業》一書中,明確使用了“文化產業”一詞,這是我國政府主管部門首次使用“文化產業”概念。1993年12月8日,《中國文化報》以一個整版的篇幅發表了當時文化部領導的講話,提出“在改革開放中發展文化產業”,這是我國政府文化行政部門首次全面闡述關於文化產業的政策性意見。1999年,國務院發展計劃委員會主任曾培炎在《關於199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199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報告》中,明確提出要“推進文化、教育、非義務教育和基本醫療保健的產業化”,文化產業首次被正式納入國家發展計劃。這一系列國家相關行政管理部門的“第一次”行為,以及1998年文化部文化產業司的成立,說明我國政府在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過程中,越來越清晰地認識到文化產業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不可或缺的一個組成部分,對於文化產業發展的政策支持越來越趨於一種理性的自覺和積極的態度。

與之相應,中國文化體制改革的步伐明顯加快,政府職能開始從“直接管理”向“間接管理”、從“辦文化”向“管文化”轉變。即對文化事業單位的計劃管理大幅度減少,讓大多數文化單位直接挺進市場,進行企業化經營。如天津市將直屬藝術表演團體進行分層次管理。第一層次是對少數重點劇團規定藝術生產指標,國家撥款予以重點扶持。第二層次,對多數劇團實行“定額補助,一次包死,超支自負,盈餘歸己”。第三層次,推行多種形式的經營承包責任制。上海則重新設計了其全市藝術表演團體的佈局結構和管理模式,把它們分為政府重點投入院團、政府部分資助院團、社會辦團、民間職業劇團等四個層面,在確保重點院團的前提下,鼓勵社會辦團,規範並發展民間職業劇團。其後,這基本成為了全國各地文化體制改革的一個模式。在這個模式下,90年代國內出現了大量經營承包性質的國辦民營文化單位,如1993年民營企業家錢程與中央樂團簽約,出資45萬元承包了北京音樂廳,除保證中國交響樂團演出場地以外,主要以出租場地、承辦國內外演出為經營業務。湖北省民間藝術團(原洪湖楚劇團)在1994年成立時,就明確其既是國辦劇團,又是民營型經濟實體,實行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擔風險。自我發展。這些國辦民營文化單位和大量出現的真正的民營文化企業一起,成為文化市場的主要經營主體,和我國發展文化產業的生力軍。

正是因為有了越來越多的市場主體,90年代的文化產業呈快速發展態勢。據相關研究資料顯示,從1990年到1998年全國文化系統文化產業的增加值增長了6倍,文化產業機構增長了35%,從業人員增長了46%。到1998年,僅文化部門管理的文化娛樂、音像、演出、藝術品等文化經營單位已達25.7萬個,固定資產合計600多億元,從業人員116萬人,年實現利稅47.9億,年創造增加值148.6億。圖書出版單位500多家,出版產業總資產已達700多億元。包括文藝演出市場、電影電視市場、圖書音像市場、文化娛樂市場、文化旅遊市場、藝術培訓市場、藝術品市場等在內的文化市場體系初步建立,文化產業成為當時我國發展速度最快的產業之一。

三、用市場的力量推動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

自從黨的十四屆五中全會明確了到2010年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歷史任務,2003年十六屆三中全會又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之後,我國社會就進入了不斷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設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市場體系,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新時期。在這個時期,以2000年《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劃的建議》中首次在中央文件中正式使用“文化產業”一詞為標誌,發展文化產業開始成為國家發展戰略,並被納入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設體系中。尤其是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關於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要推動我國的“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整體實力和國際競爭力顯著增強,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文化產業格局全面形成”,更加讓文化產業成為了我國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提升國家綜合實力這一宏偉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

從國家發展戰略高度來發展文化產業,除了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顯然市場的力量是最有力、有效的推動力。因此,自2003年起,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就明確把文化體制改革納入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重要任務,確定了全方位進行文化體制改革的總體思路和目標。並且從這一年開始,文化體制改革試點工作在北京、上海、重慶、廣東、浙江以及深圳、瀋陽、西安、麗江等9個省市和35家宣傳文化單位啟動,其後逐漸全面鋪開文化事業單位的市場轉軌。如今,作為文化體制改革的中心環節,經營性文化單位轉企改制積極推進,中央各部門各單位出版社體制改革任務如期完成,全國出版發行、電影電視劇製作等領域基本完成全行業轉制。中國對外文化集團公司、中國東方演藝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出版集團公司、中國電影集團公司、上海文化廣播影視集團公司、湖南廣播影視集團公司等,這些原國有文化事業單位改制後成為國有或國有控股企業集團,直接面向市場經濟,面向人民群眾的文化需求,有的從原有的條塊、地域分割走向了全國性經營,有的通過資產重組做大做強,走向了國際市場,有力促進了文化產業的發展。它們是推動我國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的戰略核心力量。

同時,《國務院關於非公有制資本進入文化產業的若干決定》的公佈降低了非公資本進入文化產業的門檻,促進了民營文化企業的發展。出版物發行、影視劇製作、文藝演出等領域湧現了一批具有較強經濟實力和市場競爭力的民營文化企業。在電影領域,華誼兄弟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博納國際影業集團有限公司等民營電影公司比國營電影公司更早在資本市場上上市,票房總和已佔據國內電影總票房的半壁江山。在演藝業方面,全國已有民營文藝院團7000多家,遠遠超過2000多家國有院團的總量。它們在市場經濟中搏擊,不斷髮展壯大。山西清徐嫦娥文化藝術有限公司面向農村、服務農民,年演出1500餘場,年收入近千萬元;河南小皇后豫劇團成立18年來,演出近萬場,觀眾達數千萬人次。《雲南印象》等民營公司的演藝產品已產生了一定的國際影響力。

新世紀以來文化體制改革的深化,正在打造一個更加公平、公正、自由、富於競爭性的文化市場環境,全方位市場經濟使各類市場主體都煥發了前所未有的生機和活力,也使文化產業對國民經濟增長貢獻率不斷上升,日益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根據國家統計局報告,2010年我國文化及相關產業法人單位增加值達11052億元,佔國內生產總值的2.75%。2004年至2008年間,文化產業法人單位增加值年均增長23.3%,高於同期GDP年均增速近5%。據此我們相信,文化產業成為我國的經濟支柱性產業的時刻將很快到來。

————————

金元浦 教授中國人民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研究所所長

中外文藝理論學會副會長教育部文化部動漫類教材專家委員會副主任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導中國傳媒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博導

“元浦說文”由中國人民大學金元浦教授創辦。目標在於速遞文化信息、傳播深度思考、彙集文化創意產業的業界和學術精英,搭建產學研的合作橋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