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奇石懂得「用心」去發現奇石的美,就會有最大的收穫

石友雲:賞石藝術是以個人學識修養為基礎的發現藝術和審美藝術。賞石是玩石,是讀石,更是悟石。大千世界,石有萬千。有多少種奇石,就有多少種玩法;有多少類人群,就有多少類見解。賞石之道,如自然萬象,各具神采,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既可所見略同,兼收幷蓄,也可各持己見,學術爭鳴。因此,君子賞石,既殊途同歸,又和而不同。

玩奇石懂得“用心”去發現奇石的美,就會有最大的收穫

奇石《始祖傳說》

(戈壁石欣賞)呼和浩特市的李秉克玩石也有二十年了,在當地的賞石圈有著不小的名氣。有名氣自然是玩出了門道,李秉克先生認為石頭玩的好莫過於“用心”二字,專注一件事情二十年的時間,玩出門道是正常的,玩不出門道才是極不正常的。李秉克先生說:我喜歡石頭,在我眼裡它們是有生命的天地萬物孕育的精靈,每一個都獨一無二不可再生,石中的精品更是可遇不可求,發現一方好石頭不光是要靠石緣,花大價格,更主要的是需要我們用心去發現它們的美。

玩奇石懂得“用心”去發現奇石的美,就會有最大的收穫

奇石《達摩祖師》

(戈壁石欣賞)喜歡奇石的朋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軌跡,每個人的知識層面不同,每個人對生活的感悟不同,每個人賞石的心裡活動也不盡相同。賞奇石就象讀書,不論身份、不論才學、不論性別、不論年齡,一書在手就擁有了一個世界。每個人可能對同一本書中的內容理解不盡相同,但是他們的內心都會得到知識的滋潤。對於同一顆奇石,每個人可能對其欣賞程度不同,但最起碼是有益而無害的。開卷有益,賞石有益,這也許就是越來越多人喜歡奇石的原因之一。

玩奇石懂得“用心”去發現奇石的美,就會有最大的收穫

奇石《痕跡》

(戈壁石欣賞)賞石的真諦不在於石之精美,而在於賞石之樂和感悟的昇華。想從賞石活動中得到更多的快樂和感悟,就要用心去欣賞和體會。一葉一菩提,一花一世界,一石也許就是一個小宇宙。生活往往是這樣,你用心地去對待一件事情,事情的結果往往會不經意地改變你的一些看法。賞石也是這樣,你用心地去欣賞奇石之神奇,一段時間以後不經意間你對同一顆奇石的看法也開始改變。你不去刻意追求奇石的奇和美,你的用心和專注往往會讓你發現一顆奇石最樸素的美。

玩奇石懂得“用心”去發現奇石的美,就會有最大的收穫

奇石《巧嘴》

(戈壁石欣賞)我們往往會發現這樣一個現象:美味往往是真味(食材本身的味道),真理往往並不複雜。大家也許聽到這樣一句話:越原始,越藝術。奇石也是如此。一些精品奇石會讓一些剛剛入門的石友認為太普通,甚至認為他們手中的奇石更好一些,因為他們追求奇石的華麗。

玩奇石懂得“用心”去發現奇石的美,就會有最大的收穫

奇石《金蟾》

(戈壁石欣賞)李秉克先生對奇石之美的看法和二哥基本一致:天然而自然,舒服而和諧,可以豔麗但不能失莊重,局部可以精緻但服務於整體。石友們關於奇石之美你們是真樣看的。

玩奇石懂得“用心”去發現奇石的美,就會有最大的收穫

奇石《小河馬》

(戈壁石欣賞)李秉克先生的奇石收藏主要以阿爾善戈壁灘的石頭為主。近幾年來戈壁石受到奇石市場色追捧,儼然氏奇石中的新貴,一方面是因為戈壁石有很高的欣賞價值,一方面是因為戈壁石資源近乎枯竭。李秉克先生由於涉足戈壁石這一石種較早,收藏的戈壁石精品也比較多,回報自然也是比較大的。有富商願出巨資從李秉克先生哪裡換的自己心儀的美石,作為收藏和投資。我們一般石友也不必羨慕別人,天下美石多亦,我們能夠欣賞就是一件樂事。

玩奇石懂得“用心”去發現奇石的美,就會有最大的收穫

奇石《小河馬》

好吧,我們一起來欣賞李秉克先生的奇石吧。圖一,黃碧玉套色瑪瑙(始祖傳說)16*15*10公分,產自內蒙古阿拉善戈壁灘。圖二,沙漠漆組合小品(菩提祖師)產自內蒙古阿拉善戈壁灘。圖三,黃碧玉經脈石(痕跡)規格15*7*6公分,產自內蒙古阿拉善戈壁灘。

玩奇石懂得“用心”去發現奇石的美,就會有最大的收穫

奇石《歲月》

圖四,大灘瑪瑙(巧嘴)規格20*15*8公分,產自內蒙古阿拉善戈壁灘。圖五,沙漠漆奇石(金蟾)規格9*6*5公分產自內蒙古阿拉善戈壁灘。圖六、七套色瑪瑙奇石(小河馬)14*8*6公分,產自蒙古國。圖八,沙漠漆奇石(歲月)13*7*6公分,產自內蒙古阿拉善戈壁灘。

各位石友你們如果有更好的命名,記得留言呢,一經採用有驚喜的;貳哥寫的不好的地方,也歡迎大家吐槽呀。另外奇石圖文徵集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