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下開始回暖,阿里、蘇寧開始放大招,小生意也被人「看上眼」

線下開始回暖,阿里、蘇寧開始放大招,小生意也被人“看上眼”

從馬雲提出"新零售"的概念以來,線上與線下開始飛速融合,兩者的關係也從競爭變為相互賦能,零售行業呈現出全新的狀態。

與此同時,此前被電商打得落花流水的線下零售開始回暖,重現出勃勃生機,以阿里、蘇寧等巨頭的動作最為明顯。

線下開始回暖,阿里、蘇寧開始放大招,小生意也被人“看上眼”

以阿里巴巴為例,其就斥巨資收購、投資多家商超企業,並推出了盒馬鮮生、house Pro生活嚴選、淘寶心選線下店、親橙裡購物中心、天貓小店等多個線下零售業態。

而蘇寧方面也不甘示弱,除了原有的蘇寧廣場、蘇寧易購廣場、蘇寧體育等,還推出了蘇鮮生、蘇寧極物、蘇寧小店等線下業態……

越來越多的"鮮生"、越來越多的"小店"……預示著線下業態重煥生機。

線下開始回暖,阿里、蘇寧開始放大招,小生意也被人“看上眼”

這是因為,隨著互聯網人口紅利的逐漸消失,電商平臺獲取流量的成本越發昂貴,再加上運維成本、物流成本,及其它各方面的綜合成本,電商平臺的核心優勢"價格"已經不復存在。

但是,隨著80、90、00一代逐漸成為消費主體人群,注重品質與服務、追求個性化、多樣化、新鮮刺激的鮮明特點,使得其對於體驗式消費的需求更加強烈。但對於電商平臺而言,則很難全方位的滿足消費者的體驗需求。

線下開始回暖,阿里、蘇寧開始放大招,小生意也被人“看上眼”

在這樣的情況下,線下重新成為零售行業的戰場,也成為作為消費主體的80、90、00後們情感連接與情感宣洩的重要場景。也就是說,此時的線下零售已經不同於彼時,其已經從以"商品"為中心,變成了以"人"為中心,更加註重消費者的體驗。

比如,在消費場景方面,更多的線下購物中心開始越來越多的加入體驗式的項目,如餐飲、娛樂等,形成"景點式"的新型購物中心。與此同時,刷臉支付、機器人導購、購物和科技等也在線下門店中流行開來,帶給消費者更多的參與感,進而提升消費者的購物體驗。

線下開始回暖,阿里、蘇寧開始放大招,小生意也被人“看上眼”

除此以外,很多線下門店也開始通過智能貨櫃、智能售貨機等方式,拓寬商品的銷售渠道,同時也豐富了消費者的購物場景。以邦馬特為例,其就推出了智能售貨機、智能冰櫃、智能櫥窗,以及機械臂無人商店等多款智能零售終端設備,可以在高校、社區、寫字樓、景區、車站等各種場景投放,滿足消費者"即想即得"的購物需求。

需要注意的是,邦馬特的智能櫥窗除了可以作為展櫃獨立外擺之外,還能作為櫥窗嵌入門店,幫助零售企業充分利用門店空間,從而提高門店的坪效。而且,智能零售終端可以積累用戶的消費數據,更加精準的瞭解輻射範圍內用戶的消費偏好,形成反向指導,從而提高運營效率。

線下開始回暖,阿里、蘇寧開始放大招,小生意也被人“看上眼”

總之,線下零售已經重獲新生。因此,搶佔線下資源、搶佔消費者也成為眾多巨頭的首要任務,蘇寧、阿里也不例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