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功夫怎麼區分內家拳?內家拳真的有明勁、暗勁、化勁嗎?

溫柔的惡魔556


你要聽真東西還是天橋把式自己選。天橋把式的說法多用氣,丹田,內功忽悠。下邊回答裡都是,不提了。講這些的,我只問你一個問題,你自己練出來了嘛?

下邊說點我自己練出來的。我練太極拳的,陳發科公進北京後,傳下北京陳氏太極拳,我師爺是田秀臣公。由於歷史原因,田秀臣公沒有遞貼入門的弟子,自身功夫傳給了三個侄子。我師父是其中一位,我是遞貼入門的弟子。

我們這一支從來不講氣,丹田,內功。講什麼,協調。協調到能夠精細的運用身體的每個部位肌肉收縮的力量分解疊加在拳上釋放出來。

由於入門學拳是從自身身體協調,力量疊加入手,所以叫做內家拳。這些東西外家練到高處也是非常講究的,而外家入門時強調的局部肌肉力量,身體的爆發力,耐力等在內家拳練到一定階段也是需要訓練的。

因此,內家外家根本也沒有本質區別,都是提高格鬥能力,僅僅是入手的著眼點不同而已。

所謂明暗化。這倒是內家拳特有的。明勁指通過長距離揮拳積累動能打出有殺傷力的發勁模式。

暗勁指零距離,不通過揮拳,而是通過自身骨骼摺疊的微小位移,通過力量的良好疊加,在緊貼目標時發出具有殺傷力的勁的發勁方式。

化勁指變化的勁。也就是動作上並非擊打而是正常抬手,但是通過更加精緻的自身力量疊加,在接觸到目標時發出具有殺傷力的勁道的發力方式。

多說一句,有人問我,你打的過徐曉東嘛,我大大方方回答,打不過。訓練水平不一樣。他每天訓練6到8小時。我們每天有時間走兩遍架子就不錯了。他練的是擂臺武術,我們練的是軍陣武術。東西不一樣。比如軍陣武術都是站立格鬥,你敢裸絞對手,就是給對手的同伴送人頭。對手即便沒有同伴,你也不知道對手是不是有一把水果刀。因此,這類寢技,固技在傳統軍陣武術裡是沒有的。mma也不過是強身健體,生死格鬥時用柔術技術就是拿命去賭。所以大家都是強身健體,誰也別說誰。


MAI系統


不請自來客。

明暗化三種練法出自孫祿堂的《拳意述真》一書。


當然了筆者用腳跟想也不可能這麼多人看過這書,知道形意拳有三層道理、三步功夫、三種練法,這個說法傳的廣還是要感謝一部小說《龍蛇演義》。


筆者就感覺之前貼吧裡突然冒出一群人咋呼明暗化,在形意拳吧裡咋呼,太極拳吧裡也咋呼,感覺高大上……其實有什麼了不起?

其實這個所謂的三種練法:明勁、暗勁、化勁,是系統訓練拳術的正規流程,明勁是本力的訓練,慢慢本力練好真力生(這和太極上來就柔柔的練不同,本力不盡真力不生)。這個“真力”就是往身體內進了一層脫開肌肉力的勁。但還是不能得心應手,再來就是練成本能。也就是臻於化境了,所謂化勁。很簡單。

孫先生的文章寫的有些玄化,畢竟是由武入道之人,說點玄之又玄的東西在所難免。

但是要說拿這玩意劃分練拳的等級,筆者認為不脫,因為有人的本力生的比你真力還大該怎麼辦?只是一種境界,打人靠的還是:力(不管什麼力,能磕開對方就夠了)、速(不管是不是放鬆最快只要比對手快就夠了)、技巧(這個筆者認為重要,雖然很多人感覺“在絕對的力量面前技巧是多餘的”但是很多人就是躺在技巧下的,不但是動作上的技巧也有心理上的技巧,比如“引手”一個眼神就可以引動對方,你們信麼)。

祝身安體泰福壽安康。


紫雲觀濤


問題好大啊。涉及到武術理論中比較難解釋的部分了。

首先,中國武術在早年間(漢唐宋)不分內外家。內外家說法的提出在民國時期。當時國民政府創辦 國術館 提出了內外家的區分。當時的說法是少林拳為外家,形意、八卦、太極為內三家。就這麼簡單。為什麼要分?從能找到的資料裡看不出來。估計是方便管理吧。至於其他解釋為什麼的,大都是後人說的。而且說法不一。有的是以門派分,有的是以練氣分,有的是以用勁兒的特點分等等。各有說法,但都不是很嚴密。所以,我認為分內外家沒必要。中國武術到最後會出現趨同性。例如,以武修身,以武入哲等等。

其次,三重勁,三個層次的說法是民國時期,形意門孫祿堂先生在《形意拳學》裡提出來的。是劃分拳術層次的一個標準。明勁入門,暗勁六合齊備、勁力通順,化勁時勁力已經圓通、收發變換隨心。明勁暗勁時期還有相,到了化勁時已經無形無相了。

在八卦和太極裡沒有明確提出這種說法。就算是形意門裡也不是都一樣。例如在天津國術館館長 薛癲的書裡就沒有這麼說。所以,不要拘泥於它的真假與否,就是個劃分方法。適合自己就採用,不適合就用別的。套用一句佛家的話,“一物不將來”。牢記自己練武術的初衷就好,太執著就是給自己找煩惱。


yetas


太極分陰陽,武術分文武。

陰手——文也,陽手——武也。中華武術就在這一陰一陽、一文一武之中,經數千年積累,終於登堂入室,成為修真了道的不二法門!

每當看到那些對中華武術嗤之以鼻的屎湯文,九哥就打心裡鄙視他們——一個連自己祖宗的文化都用腳踩的人,這輩子不會有鳥出息的!

懂得了文手武手的運用玄妙,也就推開了武術內功和技擊的兩道門,如你所說的明勁、暗勁、化勁,都不過是題中應有之義。



蘇北九哥1


謝友邀,武術界有句俗話叫做“內練一口氣,外練筋骨皮”,這可能是內家外家的區別所在吧?所謂“內練一口氣”個人理解應該指的是“精氣神”,即人之三寶,這是人體內三種不同層次,不同性質的暗物質,三種物質是層層遞進的關係,隨修練者的方式方法,功夫深淺,而有不同的外在表現與結果。比如有硬功,較短時間內經特定的方法訓練,即可開磚斷石,像特戰隊員特警一般都會,再如有軟功,內外兼修可柔若無骨,但這兩種功夫對人體都有一定的傷害,尤其是前者,於養生大為不利,生物界有個自然規律,速成者必短命,無論是動物還是植物,其代謝速率越高則壽命越短,人類社會也有個普遍現像,越是流行的東西越容易過時。

內家拳的特點是重意輕形,注重的內在的東西即正氣的長期修練積累,太極拳則屬此類武術,它將武術與養生高度的統一起來,當然亦可只取其一即養生,但如果想兩者兼得,則需有一套嚴格縝密的修練方法,它是長期的,伴隨練者終生,絕非一蹴而就,一勞永逸,其所有部驟都養生為前提,為基礎,技擊只是如影隨形。練內家拳的八九十歲仍能操演,而練外形的到了五十歲還能閃展騰挪,空翻側翻嗎?真正要達到高層次的養生修練效果,差不多得把拳去掉,因為拳只是一種養生手段,一種方法,而非目的,如果把拳作為目的來練,則本未倒置大謬矣,到頭來必兩者盡失,古人云:“欲天下豪傑,延年益壽,不徒作技藝之未也”。法應為人的健康服務,而不是讓健康為拳服務。


上善若水125944379


個人理解。。。拳法從理論上主要講究依靠借對方的力來擴大傷害的就是內家拳。明暗化主要還是講究的技術。。。明就是明瞭自身,發力不跟自己較勁兒。這一點像拳擊,散打都是一樣的。暗就是分清對手的虛實,避實擊虛,以擴大傷害的技術。這個既有空間上也有時間上。。。在拳擊方面,類似於視野外的平勾拳。以及進攻節奏的突然變化。和主動換拳式的攻擊 。化,個人理解,應該是在武術的所有攻擊面上都達到暗勁的層次。頭肩肘拳跨膝腿等可以全面的條件反射式進行避實和擊虛


吼吼74201420


前面站一個人,一拳揮過去叫明勁,打到對方身上會痛,人多數情況下不會倒。慢慢的堆過去,手很柔,沒有動,但腳和身體動了,對方會倒,但不痛,叫暗勁。對方根據來力,順勢轉身,化去了來的力,叫化勁,化勁是變化的力,用途可防,可打。

人的任何行動都在意識的作用之下,如果注意力集中在用最大力打擊對方,通常稱之為用力。但這種方法往往不快,反而比用意慢了,人的意識是最快的,所以有“用意不用力”的說法,用意是整體的概念,是面,更靈巧快捷。用力是專注用意,是點,缺乏靈動性。

運動離不開呼吸,呼吸與運動協調效率更高。注意訓練呼吸非常科學,問題是是氣功、周天、丹田等玄幻小說忽悠,就不對了。


區區


內外看行氣,功高難斷名

1,內練一口氣,外練筋骨皮。傳承注重行氣的為內家,不注重行氣為外家。

2,有; 但 明勁、暗勁、化勁 層次越練越不好區分。

3,另外,比明勁暗勁化勁,更高的層次還有,但名稱不好定義:或稱神變、神境、虛境、等……代表人物少有爭議的列舉,如圖示:郭雲深、薛顛



盛世吟


內家拳,以太極,心意,六合,八卦,意,通背等武術流派,稱為內家拳。此外的拳種統稱外家拳,如少林,螳螂,洪拳,等外家以練力為主,講究外型。內家拳柔中帶鋼,而外家拳是鋼中有柔。

其實有些內家拳是由外家拳,演變而來。

六合門,屬少林韋陀門中,故六合門。

有韋拳,韋陀杵之功夫。所為六合,有內三合,外三合,精氣神,為內三合,手眼身,為外三合。內外相合始可練拳敵也。其實任何門戶也離不開此六合也。


春天1209644733


武術的區別在於發力的不同,大開大合的拳法和,講究整勁的拳法是不一樣的,現在的內外之分已經是沒多大的關係了,對於武術愛好者,多一種學習的對象,搏擊泰拳散打之類的,和傳統武術相碰撞,都有學習的地方,明勁暗勁化勁。特別是化勁,在太極拳中講究四兩撥千斤,借來者之力,以巧勁化之,順勢與以反擊,這實則和現代搏擊的打迎擊拳,和防守反擊戰術相類似,關鍵在與抓準時機,以巧力尋求突破,明勁顯而易見,暗勁,以個人意見,類似於寸拳發力。和拳術中的穿透力相類似,不似大開大合的拳腿,有明顯的運動路線和動作幅度。屬於比較隱蔽,似毒尾針,輕輕一紮就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