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衆高爾夫這麼貴,爲什麼沒人嫌它空間小呢?

sirS


大眾高爾夫說實話外行覺得很貴,不值得購買,因為很多小白覺得一個二廂的小車,而且空間很小,內飾也差,怎麼可能值10多萬?最多幾萬塊錢的貨!對沒錯,普通小白也只能這樣認為,因為他們不懂車!不瞭解這個車!

高爾夫這個車本來就是有一定歷史的,現在已經是第7代了!所以有自己的歷史和情懷,然後這個車本來就是定位小鋼炮,有很強的可玩性!所以很受改裝玩家的喜歡!作為街車是很好的選擇!操控和動力都非常好!我們先看下東西,高爾夫有1.4T的普通版,也有2.0T的GTI!GTI我們先不說,先說1.4的那個,這個機器動力原廠基本夠用!但是在改裝圈裡面算是一個比較好的機頭了,刷電腦之後動力提升非常大,而且技術成熟!所以高爾夫這個車買他的人並不看重空間,看重的是操控動力,和情懷!



憤怒的改裝車



大眾GOLF貴麼?具體價格我倒是不想說的太多,但GOLF的空間絕對不小(乘坐駕駛達到30次左右吧),題主問這個問題是不是覺得GOLF一個兩廂車賣目前這個價位特別不值得對麼?單論一輛車的大小、配置、級別等這些量化的方面我們的確可以用值與不值去評價它,而當一輛車牽扯到血統與情懷的時候,值不值這個詞就不合適了,情懷是無價的,只要還能接受,貴點就貴點吧。。。

本田在去年面臨著機油增多的嚴峻問題,可思域一度被加價提車至18.5萬元(最高的),這個價賣輛A級車,我真覺得不值,因為我對思域無感(包括TYPE R),可很多喜歡思域的朋友就會義無反顧的去購買思域,不需要什麼值與不值,喜歡就夠了,只要還能接受,貴就貴些吧。如果斯巴魯能像幾年前那樣,在國內銷售入門版的“翼豹”(比思域貴,一輛A級車曾經賣到了23萬裸車),我想我絕對會買一輛的,這就是血統+情懷的誘惑力,沒必要讓其他人理解。


GOLF最初與“Lancer、Impreza”是一樣的,都屬於家庭用車(GOLF為了取代甲殼蟲),而三家為了參加WRC拉力賽,必須在家用車型基礎上打造性能版,並保證性能版車型可以量產,並達到5000臺的銷量(WRC那個時代的規定),就這樣三菱在Lancer的基礎上打造出了EVO,賣了5000輛一下火了。。斯巴魯在Impreza(硬皮鯊)的基礎上打造出STI,賣了5000輛一下也火了。。。大眾如法炮製,在GOLF的基礎上打造出GTI,也賣了5000輛,同樣火了,而且這一火就火遍了全球,從此它的血統、傳奇、情懷就留了下來,成了鋼炮的代名詞。。。

不是所有的GOLF都有資格叫鋼炮,當然也不是所有人都能買的起“高R”,所以喜歡GOLF的朋友花個十幾萬買輛GOLF也不虧,畢竟具有R的外形嘛,這就好比EVO X停產後,東南的藍瑟到熱賣了一陣,這就是情懷,不理解它的人說也白說。。不同頻!

GOLF的空間其實不小,只不過國人不怎麼認可兩廂車,歐洲那小窄衚衕全是開GOLF的,節省空間,歐洲人驢高馬大的都沒嫌GOLF空間小,我們起什麼哄啊。況且2.64米的軸距也僅僅比速騰短了1釐米而已,所以空間並不會小,其實兩廂車巨能裝,比同級別的三廂車裝的多的多。目前大眾的參賽車輛已經用POLO取代了GOLF,理由就是GOLF軸距太長,整體的平衡性達不到理想狀態,實際上GOLF真的有些太長了。

所以呢GOLF賣的並不貴,空間也絕對不小,只不過兩廂車看著就小也沒辦法,只有喜歡它的人才會買它,而對於這些喜歡它的朋友來說,空間大不大根本不重要。


非專業車評


開了七年高爾夫6的1.4T,說說感受。

一是皮實,儘管遭遇了DSG變速箱召回,但除了後座杯架蹬壞了之外,沒出現任何小毛病,十萬公里剎車片都還沒換,省心。這也跟做工有關,舉個細節,國產A6L車門都用拉桿限位器和塑料內框了,高爾夫還保持著鑄造限位器和烤漆內框。

二是省油,高速開空調5.5,不開空調曾經跑出過3.9的綜合油耗,那次是從北京通州出發到昌平,走了小半個六環,市區堵車也就七個多點,92和95混吃,油耗一直令人滿意。

三是能裝,經常用這車搬家,後排放倒後空間巨大,兩米多的床架從後捅到前,一直不理解三廂車實用性在哪裡,最猛的一次裝了700瓶酒,加上駕駛員估計總重2.5噸了。

四是靈活,四米二的長度,不怕北京停車位緊張,也經常鑽衚衕,小街道一把輪就能掉頭,小排量起步超車仍然十分輕鬆,還是不理解代步車為啥都要三箱。

五是可玩性強,沒有爆改,也就是換個R的包圍,真皮座椅,防爆胎加持啥的,各種配件齊全,想折騰的話沒有止境。

所以高爾夫有自己的調調不難理解,低調務實,也難怪開了六七年還能有50%的殘值,或許貴有貴的道理吧。


銷幫


李老貓說車為你非專業解答各種選車用車問題

討論高爾夫的空間確實意義不大,這並不是高爾夫的優勢所在,要空間不如去買臺哈弗h6,外觀大空間更大,氣勢上唬人,不輸合資車。或者來一臺飛度,魔術空間,還有超強的發動機技術和更高的穩定性,更便宜的價格。



大眾高爾夫能賣到如此貴的價格肯定有獨到之處,當然有一部分是品牌溢價所產生的,其實關鍵還是有更綜合的產品力。

外觀上,高爾夫的設計經典,曲線圓滑,時尚優雅,短湊的車身卻有強大的氣場,開出去檔次感十足,絲毫不丟面子,在這個級別中沒有哪一臺兩箱車比高爾夫更耐看。



動力上,高爾夫採用了多款總成搭配,可選性非常豐富,1.2t,1.4t,1.6l,還有gti上的那臺2.0t。變速箱同樣有6at和7速雙離合。想平順穩定可選1.6加6at,想動力充盈可選1.4t加7速雙離合。



在平臺上,全新高爾夫採用了全新的大眾mqb平臺,應用同平臺的還有邁騰,奧迪a3,在底盤及電氣化,車身材質方面擁有更高的規格。

在內飾上,高爾夫內飾還是沿用了大眾的家族化設計風格,雖然談不上驚豔,但在做工上足夠用心,大量軟性材料包裹,非常有質感,和這個尺寸為對手相比也更有優勢。



操控性上,底盤厚重紮實,濾震性良好,同時支撐到位,保留了大量路感,轉向手感建立厚重均勻線性,指向頗為精準,沒有明顯的虛位。高爾夫開起來絕對靈動犀利,暢快十足,而且高速穩定性上佳,非常給力。



在空間上,高爾夫也並沒有所說的如此不堪,還算夠用,軸距2631mm,後排腿部空間一拳稍多,頭部一拳,基本上處在緊湊級轎車的水平。日常使用壓力不大。

總結

高爾夫作為全球最暢銷的緊湊級兩箱車,在動力,操控,內飾,外觀,品牌上都有較高的水準,市場認可度高也促成了它的高保值率。強勁的綜合實力也足以支撐它的身價。


李老貓說車


本人15款高爾夫七1.2t自舒,目前兩年多五萬多公里,應該是有點發言權的。

首先,注重空間的話就不要考慮高爾夫了,後排確實小,比低一級的飛度還要小。但拋開空間來對比同價位車子的話,高爾夫絕對算是一臺好車。

一是歷史悠久,好像是七幾年就有了,一直以來都是歐洲的銷量冠軍吧,到現在全世界賣了幾千萬輛,對大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大眾可以沒有帕薩特也絕不會拋棄高爾夫,爹媽重視,自然不會差。二是底盤好,高爾夫七出自MQB平臺,和奧迪A3共線生產,可以說算了低配版的A3了,事實上底盤真的好,相對於我開過的其他同級的車(老款卡羅拉、凌派、軒逸),真的濾震好很多,比較紮實,其他車感覺鬆鬆散散的,比較接近帕薩特這些高一級的車。三是用料好,儀表臺上、門板上都是軟的,車門儲物格、手套箱植絨等,同級日系都沒有,當然這是看得到的地方,看不到的我也不知道。三是配置相對高,電子手剎、電子駐車、自動啟停、胎壓監測、定速巡航、後視鏡加熱等;安全配置有esp、上坡輔助等等。另外車頂激光焊接,沒有了解過比其他有什麼不同,但同等材質下,怎麼也感覺比點焊的要好吧;還有四門一鍵升降比較貼心,長按鑰匙開關鎖能開關車窗,還是很實用的。然後,雖然只是1.2t,但感覺還行,3000轉左右到最大扭矩區間,大部分2.0自吸也不到200扭,開過2.5凱美瑞,感覺加速不如我的高爾夫。在這著重說一下,很多人會噴,但日常市區或者國道鄉道開車,一般不過八十吧,後期加速乏力我承認,但八十以前匹合雙離合變速箱,一下降到三四檔,超車還是挺有信心的,而且開別人的車,你也不好動不動地板油六七千以上招呼吧,踩一半三四千轉加速真的不如我,所以有時候真不要只看帳面數據,超跑gK5百公里8秒多很牛吧,但真的別吹了,誰沒事七八千轉的幹,家用代步車以實際開車體驗最重要。

說說油耗。高速5個,在七八線小縣城上班,三四公里四個紅綠燈,不是很堵,大概6個多點,只是要加95,還可以接受。

說說問題,變速箱確實在二三檔的時候有時有頓挫,但也許是我用車習慣還行,比較輕微,隔音慢慢差了一些,不知道是不是中控加裝了導航走爛路會有異響,剎車有時有滋滋聲,特別是雨後,四兒子說是通病,也沒管,其他的話兩年半五萬多公里了除正常保養外沒什麼問題,保養我都是自己買機油、濾芯,八千到一萬換一次,也不貴。

優點的話還有車漆比較厚,好幾次颳了也只是拋光就完了。

再回到題目,我覺得貴不貴只相對於同級而然的,選車的時候看過很多車,馬自達三,做工真的很粗糙,而且剛啟動聲音很大,最重要是當時優惠很小,所以pass了;卡羅拉、雷凌,當時剛上市不久沒有優惠,而且內飾全是塑料,最重要的是esp只在1.8上有,已經超很多預算了,軒逸、騏達也差不多,至於凌派,太醜了。也看過標緻308s、408,後來考慮到標誌的保有量太少了所以放棄,至於韓系,根本沒考慮過。而且當時買車想法太年輕,只是想在預算內買一臺開得比較爽的車,當時1.2t的高爾夫優惠很大,要比1.4t便宜一萬多,人窮沒辦法。

總體而然,高爾夫七是一款很不錯的車,代步之餘開著挺舒服,毛病也不多,保值率也還可以。但開了不少大眾系的車(高爾夫、帕薩特、途安、朗逸)和日系(卡羅拉、凌派、軒逸、天籟、凱美瑞),重新選的話應該會選日系,一是內飾溫馨,二是結婚有兒女了,後排要比前排重要多了,三是質量,還是心裡感覺日系要靠譜,而且我們這邊日系車保值率不要太變態了。

還是想扛一句,超跑那麼貴,為什麼沒有人嫌它空間小呢?


最優解


高爾夫這個緊湊型兩廂車,目前指導價為12.19-23.99萬。確實在這個級別來說是不便宜的,但是還是很多人買它,為什麼呢?



作為緊湊型車,高爾夫的外觀確實顯得緊湊,而且很耐看,是屬於那種越看越好看的,當然稍加改裝一下,就會變得很酷;此外就是高爾夫的動力表現確實很不錯,尤其是1.4T車型,在這臺小車上,表現的很不錯。



底盤的調校,隔音的控制,這兩點也是高爾夫在同級別中做的比較好的。至於你說的空間,我想既然選擇了高爾夫,很少有空間上的剛需吧。



最後,就是信仰,可能說的高了點,但是對於很多高爾夫迷來說,高爾夫這幾代以來,確實是他們的信仰,這就無關於價格了。


小卡說車


隨車大量的新車出現,以及人們的關注度開始轉移,即便一汽-大眾高爾夫夠經典,但討論它的人是越來越少了。不過這完全沒有影響到它的市場份額,目前,高爾夫依舊能保持在月銷1.5萬輛左右的銷量。

但是要知道,高爾夫可是大眾的標誌。最初,高爾夫一來到中國就立馬打破了人們對緊湊型兩廂車的固有看法,而早在多年以前,高爾夫就位列全球暢銷車型前三名榜單之中了。從1974年開始問世到現在,高爾夫已經走過了40多個春秋,並經歷了7代。每一代的革新,高爾夫的關注度都非常之高,因為它每一次都會有著獨特的創新,並且引領著汽車界的時尚風潮。高爾夫的經典,也使得該車即便被新車的熱潮掩蓋,但卻完全沒能影響它的銷量。

說了這麼多,那麼高爾夫的實際表現究竟如何呢?我們先看一下油耗。根據汽車網評的油耗數據得知,2017款高爾夫的實測油耗在7.11-7.39L這個範圍當中。7.11-7.39L對於一臺緊湊型轎車而言已經相當省油,而且值得注意的是,這只是一個平均值,也就是說我們平時開的時候,完全可以做到7L以下,跑到6L乃至5L都沒什麼問題。

車主對高爾夫的空間方面評價是怎樣的呢?從汽車網評的口碑頻道上可以看到,眾多車主一致認為高爾夫的空間剛好夠用,要區分的是,前後排座椅能夠提供的空間其實和三廂車沒有什麼區別;而後備廂本身是兩廂車的一個劣勢,但兩廂車定位如此,無法避免。

綜合以上,我們可以得出結論:高爾夫屬於緊湊型兩廂車這個級別上的王者,是毋庸置疑的。其實,討論高爾夫的空間是沒有多大意義的,兩廂車圖的就是好開、好看,而一直以來,高爾夫的每一代革新也是根據好開、好看這兩點去做改變的。另外,高爾夫的確很純粹,也裝著許多人的情懷,價格上偏貴一些,是無可厚非的。


汽車網評


高居德國國內最受歡迎車型排名首位的高爾夫(Golf),是一款名副其實的“小鋼炮”,自1974年第一代高爾夫在日內瓦車展首次亮相以來,已經推出了七代。高爾夫是大眾汽車公司生產最多的品種也是大眾最暢銷的車型。在全球暢銷車型中位列第三,高爾夫在過去的38年,全球擁有超過2600萬用戶。每一代的高爾夫都引領著汽車界的時尚風潮,高爾夫在中國市場也打破了人們,對緊湊型兩廂車的固有看法。

似曾相識不變的經典

曾幾何時,空間是國人購車考慮的首要標準,所以兩廂車並不受大眾“待見”,直到高爾夫進入人們視線以後,很多人驚奇的發現,從高爾夫身上能看到一些大眾其它車型的影子,比如:三廂變成速騰,大尺寸的POLO,增高版的尚酷,四方版的甲殼蟲,縮短版的帕薩特,與邁騰只差名字,縮短版的輝騰,降低底盤的途觀,縮小緊湊版的途銳,通過以上的形象比喻,足以看出高爾夫的地位,作為大眾旗下最具有代表性的車子,高爾夫在質量,空間動力做工和保值等各方面做的比較均衡,這是高爾夫非常受歡迎的的原因所在。



“小鋼炮”不是浪得虛名

高爾夫作為一款兩廂掀背車,它的身影活躍在各種環境下:賽車場上的高爾夫GTI、北上廣深的CBD停車場、自駕旅行的路上、拉人裝貨的門前隨處可見它的背影。強大的動力調校、舒適的乘坐感、豐富的內部配置、不俗的靈活操控以及時尚高端的外形,使它聽在BBA中間,絲毫不輸氣勢,以至於不太懂車的人會以為他是尚酷,以此同時,高爾夫還成為改裝發燒友的熱衷品牌。




經濟節能令人滿意

告訴綜合油耗最低可達6L左右,通過官方發佈數據來看上限不超過7L/百公里,預計路況好的情況下表現會更好,油耗雖低但絲毫不影響動力和反應,1.4T渦輪增壓發動機配以7速手自一體雙離合變速箱,96KW的功率帶來225牛米的扭矩,92與95號油品隨意切換,12-24萬的售價不算太貴。



空間緊湊乘坐舒適

大眾深知兩廂車最大的犧牲是空間,所以在每一次更新迭代的型號上,都會對空間做最大的優化,除了尺寸方面的變化意外,最大限度的提升乘坐舒適性,以及增加相關內部配置也是大眾積極的一面。其實作為三口之家的家用車,高爾夫有過之而無不及,兼顧性能、動力、乘坐、配置於一生,且保有量大。



一款擁有近40年發展歷程,更新迭代7代之多,全球保有量幾千萬臺的兩廂掀背“小鋼炮”,高爾夫是“成功”的,作為甲殼蟲的替代型號,的確做到了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就以棟哥所在的烏魯木齊而言,小區的停車場中的100臺車子中,就有至少二十臺大眾高爾夫,可見高爾夫成為德國本國最受喜愛的車型,實至名歸,希望大眾未來繼續秉承優良傳統,讓高爾夫這個品牌繼續承傳下去。

棟哥曰


1,兩廂車空間小?別做夢了,你去車裡坐一下,就會發現,比所有緊湊三廂大!比如朗逸,朗逸的後排坐墊比高爾夫窄!

2,動力?掛到s檔甚至手動模式紅線自動升檔,沒試過的不要來說動力!時速100以上,一腳油門直接到4檔,提速依然鋼鋼的!

3,油耗!一箱油,高速120,能跑900公里,如果定速開100,1000公里妥的!

4,標杆!高爾夫7代14年出廠帶日間行車燈,車內氛圍燈,當時同級車有幾個有?

5,操控性,方向精準,油門輕巧,高速急加速,變道不讓人覺得發飄,

雙離合的問題也越來越少,停車等待直接掛空檔,據說可以有效預防

詬病,隔音棉和後懸掛!


Dman142130973


車長的啥樣,首先跟用車環境有關係。

然後才是人們想要什麼樣的,

然後設計師再依此設計,廠家再組織生產。

歐洲的街道一般都是老舊狹小,七曲八拐,停車駕車,必須考慮便捷性。

所以,兩廂溜背車或掀背車,是普通民眾的首要選擇。

不僅大眾,其他歐洲廠商的兩廂車佔比也都很高。不信,可以自己找找車型。

更有意思的是,歐洲不流行SUV,而是流行低矮修長的旅行版,或者稍硬派一點的獵裝版。都是兩廂加長的結果。

車頂行李架在歐洲賣的非常好,實際是車主們的無奈之選。

因為歐洲的車也便宜,家裡成人有需求,就可能一人一輛。平時就是代步工具而已。出遠門,可能上個行李架。

高爾夫真的談不上高檔,也只是歐洲普通民眾的主選車型之一。

兩廂,機動靈活,形如脫兔。一個輕便,加速和操控都比較好。配置上並不是最次的,稍加改裝,就會讓人有進步和檔次提升的感覺。所以也迎合了廣大普通消費者裝A的心理。

所以,高爾夫的確是廠家找到正確市場營銷套路的典型之作。

但絕不是高大上。

空間是真不大。

當然,蘿蔔白菜,各有所愛。

以上論據皆為事實,如觀點偏頗,歡迎狂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