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攔我!看完這些大數據,我決定馬上考個研!

前言

考研還是工作?


一、先來,從茫茫人海中尋到自己

不要攔我!看完這些大數據,我決定馬上考個研!

1. 從上圖中可以看出:

2016年畢業生人數達到765萬

2017年這個數字達到了795萬,即將突破800萬

預計2018年的畢業生,將會到達820萬人次的新高度。

2. 就2017年而言,雙一流高校的畢業生總數約100萬,佔畢業生人數的12.58%。

雙一流高校本科畢業生到達54.62萬人,研究生畢業人數達到30.23萬人。

分析:

不難發現,現在本科統招的人數一直在擴招,呈現逐年上漲的情況。本科專業或許不再成為名企的敲門磚。

確定自己的位置後,我們再來看專、本、碩的就業情況和薪資分析,會更直觀。

二、 就業狀況分析

不要攔我!看完這些大數據,我決定馬上考個研!

1. 從被調查的畢業生總體統計來看:

本科畢業生“已確定單位”的比例為38.8%

“升學”與“出國/出境”的比例合計為26.3%

未就業的比例為13%,其餘為不確定的。

2. 從海文考研獨家調查的數據來看:

2017年研究生報考人數為201萬,較前一年增加24萬,上漲13.56%

2018年研究生報考人數為238萬,較17年增加37萬,上漲18.4%。

分析:

隨著近些年“慢就業”的趨勢,本科一畢業就就業的人數比例越來越低。相反的,畢業後選擇繼續讀研、出國留學來深造自己的同學越來越多。

這或許是時代發展所致,隨著本科人數增多,就業壓力的增大,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傾向於研究生學歷。

考研是否就代表高薪?我們來看眼下面的數據

三、薪資情況分析

1. 2015年平均薪資水平

不要攔我!看完這些大數據,我決定馬上考個研!

2. 2017年的平均薪資

不要攔我!看完這些大數據,我決定馬上考個研!

看到上面的平均薪資,有的小夥伴會認為這只是一個籠統的數據,每個行業的情況也不能一概而論。

3. 各行業畢業生起薪

不要攔我!看完這些大數據,我決定馬上考個研!

不要攔我!看完這些大數據,我決定馬上考個研!

不要攔我!看完這些大數據,我決定馬上考個研!

不要攔我!看完這些大數據,我決定馬上考個研!

不要攔我!看完這些大數據,我決定馬上考個研!

不要攔我!看完這些大數據,我決定馬上考個研!

不要攔我!看完這些大數據,我決定馬上考個研!

不要攔我!看完這些大數據,我決定馬上考個研!

觀察上圖,大家有沒有什麼發現?

沒錯,IT行業和金融業可以說是畢業生起薪點最高的了,專、本、碩的平均薪起點都在5268以上,高出了其他行業上千元。

  • 橫向數據:

本科最高起薪:金融業

本科最低起薪:銷售業

碩士最高起薪:金融業

碩士最低起薪:銷售業

  • 縱向數據:

從本科到研究生,工資上漲

最高行業:行政;最低行業:金融

分析:

IT業和金融業一直位居熱門行業的前兩名,不是沒有原因的。看畢業生的起薪,無論專科、本科和碩士學歷,都比其他行業高出許多。這其實也是不同行業的特性所致。

行政行業考研,薪資漲幅最高,與這類行業的本科起薪有關。

光講起薪,不聊薪資漲幅的分析,都是耍流氓~

下面我們再來看看這些行業,工作一段時候後的薪資變化。

四、調薪幅度

不要攔我!看完這些大數據,我決定馬上考個研!

1. 由上圖可看到:

汽車行業(主要包括研發、市場和銷售),金融業和IT業,是薪資增長率的前三名。

麥可思也曾發佈過一份調查報告,調查報告稱:大學畢業後從事互聯網/IT行業的畢業生就業滿意度和薪資均較高,工作3年薪資可翻番。

2.下面再看一下不同學歷應屆生,工作滿一年後的調薪幅度。

不要攔我!看完這些大數據,我決定馬上考個研!

數據顯示:

碩士及以上的薪資漲幅最高,大專及以下的薪資漲幅最低。

也就是說,隨著學歷的增長,薪資漲幅會越來越高。或許剛畢業的碩士生和本科生,起薪相差1500,但工作兩三年後,也許會相差3000也不一定呢。

畢業生的起薪,除了與學歷有關,跟畢業於哪所院校,也有很大關係!

五、百校平均起薪排行榜

不要攔我!看完這些大數據,我決定馬上考個研!

不要攔我!看完這些大數據,我決定馬上考個研!

因篇幅優選,僅節選TOP20的學校數據

不要攔我!看完這些大數據,我決定馬上考個研!

1. 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收入確實在個體階層上有較大差異,但並不絕對。

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入職薪資平均差異為1500元。但是有一些名校本科生的收入會接近1w元,在研究生收入群體中可以排到前百分之五。那些有勇氣和能力在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工作的畢業生,獲得的收入加成與讀研的提升效果差不多。

2. 收入排名榜單中共有一百所學校,其中二本院校只佔1/10,這意味這什麼?

985,211名校不只是名聲在外。應屆生的收入也比尋常本科生收入要高很多,畢業薪資會和平均薪資有一定的差別。不過高薪職業只對亮出與名校名頭相符的素質和價值者開放。這就導致一本以下院校的同學本科就業前景不容樂觀,因為名校仍然是各大企業追逐的對象。如果有同學對薪資不滿意的話,需要努力學習和工作,甚至通過考研、課外專業培訓改變自身的硬件條件,改變自己的現狀。

最後我們再來看下,研究生畢業後會去向哪裡?

不要攔我!看完這些大數據,我決定馬上考個研!

不難看出:

國企,成為了研究生畢業的首要就業選擇,民企緊隨其後。

一直以來,國企的工作,都是穩定工作的代表,在女性比例居高的研究生畢業生中,工作穩定這一條件很被看重。

同時,有大部分同學考研的初衷,也是為了能進國企或稱為公務員。

民企,像是BAT等公司,也代表了高薪。

六、讀研的成本與風險

這主要體現在:時間成本、資金成本和風險成本。

1. 時間成本:

讀研一般為三年,專業多為兩年。

也就是說,你正式進入職業生涯,至少要比其他人晚兩年的時間。

這兩年也許會錯過一些較優質的就業機會。

2. 資金成本:

備考期,買資料、報輔導班、考試報名費、以及讀研的學費,加在一起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對了,還有讀研期間出去找實習,工資也不會很高。

3. 風險成本:

考試,就是成功和失敗兩種結果,考研也不例外。

如果最終沒考上,對你而言意味著什麼?你是不是有足夠的勇氣和能力承擔這個結果,也有後續的計劃可以彌補這次錯過?

在備考前,這些都要想想清楚,對於自己的選擇,不論結果如何,是否都能承擔?

不要攔我!看完這些大數據,我決定馬上考個研!

畢業後無論就業還是讀研,其實只是一生中萬千個選擇中的一個。

人生的路很長,在面對岔路口時,也許僅僅一個選擇,就會讓你走向截然不同的一條路。或坦坦大路,或崎嶇小徑,不同的路其實也就代表了不同的風景~誰又能說的清,是大路走起來更順,還是小徑走起來更開心呢?

趁著現在正年輕,大膽的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吧!想考研就全身心的投入一年,去拼去博;想做事業,就到社會上去闖去練去打磨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