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瀾對話愛尚計劃:愛是做到,愛是連接

5月30日,由尚品宅配發起的公益項目愛尚計劃在北大博雅酒店舉行主題為“愛是做到”的五週年公益盛典。

楊瀾對話愛尚計劃:愛是做到,愛是連接

愛尚計劃公益5週年

尚品宅配愛尚計劃發起人李連柱與著名媒體人、慈善家楊瀾、安平公共傳播基金會發起人師曾志教授、愛尚計劃愛心大使王鬱斌、媒體公益人徐靚,以及包括28家公益機構、30家支持媒體、10家愛心企業、4家高校公益支教志願者團隊在內的200多位嘉賓集體亮相,為孩子們“站臺”,為“愛”發聲。

從個人情懷到公益平臺

在公益訪談環節上,李連柱在現場與楊瀾等一眾公益大咖展開溫暖對談。李連柱說成立愛尚計劃之前,他一直在思考怎麼樣把自己的這種“做好事”的個人情懷,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情況下落地成公益項目。

楊瀾對話愛尚計劃:愛是做到,愛是連接

公益界大咖齊聚一堂,和愛尚計劃談一談“愛是做到”

2013年3月,尚品宅配和品牌形象代言人周迅發起了愛尚計劃公益項目,致力為偏遠貧困地區的學校無償提供定製課桌椅,讓每一個孩子能在舒適的課桌椅前學習,為貧困山區的學齡兒童提供實在、長期的關懷與幫助,改善山區孩子們的就學條件。該項目對受助學校進行點對點幫扶。5年來,愛尚計劃累計已經捐贈272所學校,共計捐出課桌椅21715套,直接受助人群達20000人,影響超過2400人次,走過的愛心裡程超過25萬里路。

楊瀾對話愛尚計劃:愛是做到,愛是連接

楊瀾暢談公益如何做到

作為公益人,楊瀾最初對公益的理解也僅限於捐款,捐完了讓別人去做,後來她發現這個“做”存在天壤之別。她說,“如果我們能夠把這種衝動的、來自善的、美的一種情感和一種個人的意願,把它變成一個可持續的,有團隊的,有戰略發展規劃,而且又有合作伙伴和落地配合的一整套行動計劃,而且能夠評估它的社會的產出。我覺得能夠把它當作一個社會企業,當然它更多的是一個慈善機構,讓它很好運營的時候,就不會僅僅停留在我有一份愛心我願意出多少錢,而是你到底幫助到誰,幫他們改變了什麼?這種有一個評估體系和可持續的執行方案的慈善計劃,更能達到效果。”

楊瀾對話愛尚計劃:愛是做到,愛是連接

愛尚計劃受助學生代表上臺分享內心感受

愛尚計劃從一個人的情懷到一個有專業團隊運營的公益項目,它不僅能給自己的企業的文化注入了一種靈魂和一種價值,而且企業的不斷成長和公益的成長又相輔相成。正如比爾蓋茨所說,“當你年富力強、精力充沛的時候,你更容易找到好的團隊,並有精力去打造一個健康運行的機構。”

教育真的是可以改變一個人的命運

“教育真的是可以改變一個人的命運”。楊瀾分享了她20年前去大別山給希望工程拍攝國際宣傳片時,一位孩子的母親和她分享自己從小的夢想就是走出大山,但卻未能實現,從而她把自己的這個夢想寄託在自己唯一的女兒身上,希望女兒能夠去讀書,能夠走出去。正是孩子的母親和她分享的這一段人生經歷,深深地觸動和震撼到她。讓她更加堅定去做公益教育這件事。

楊瀾對話愛尚計劃:愛是做到,愛是連接

愛尚計劃發起人李連柱談公益初衷

“知識改變命運”,愛尚計劃最初關注偏遠山區孩子的就學環境也是因為李連柱深諳讀書對孩子未來、對社會發展的重要性。愛尚計劃的捐贈計劃從最初的企業員工的母校做起,到加盟商的母校,到客戶的母校,再到社會各界提供的學校,用實際行動詮釋對孩子的一份愛心,用實際行動履企業社會責任,腳踏實地讓愛落地。這種像圓環一樣,從裡到外、不斷擴散的公益模式,就是對公益教育最好的踐行。

教育就是生命對生命的一種喚醒。“陽光文化基金會跟愛尚計劃有異曲同工之妙的是,我們都在關注孩子的教育問題。而且我們發現,藝術給孩子帶來愛的啟蒙是一種情感教育的很好的平臺和途徑。未來,我們可以跟愛尚計劃合作,我們通過軟件的輸出,比如培訓藝術老師,給孩子組織藝術活動;愛尚計劃通過硬件供給,給孩子們送去課桌椅,改善他們的學習環境。無論是硬件還是軟件都是可以相結合,它都是通過教育給孩子平等的機會。”

用區塊鏈思維創新公益

李連柱在活動最後表示:“希望我們的團隊積極地去探索新時代的公益模式,不要忘記初衷,明確我們要做的公益組織,把事情做好。作為互聯網出身的企業,我們更要努力用區塊鏈的技術運用到公益的運營和管理當中。對公益志願者做好公益記錄,影響更多的人,組織更多的人,一起做好公益這件事情。”

楊瀾對話愛尚計劃:愛是做到,愛是連接

愛尚計劃發起人李嘉聰發表 “因愛鏈接,創新公益”主題演講

今天的這個時代我們都在講各種連接方式,是互聯網給了我們更多的可能性,讓我們非常善於連接。楊瀾女士非常讚許李連柱先生所說的“將區塊鏈的技術運用到公益的運營和管理當中”。她表示,這種愛的連接是充滿能量的,我們可以借用互聯網大數據的軌跡去追尋和記錄的公益。比如受助的孩子他們的成長過程中,因為這些愛的體驗,他們的生活有了什麼樣的改變,我們的志願者體系、愛心企業、愛心員工,他們的通過這些(公益)事情之後有什麼樣的收穫。這樣的一種對公益的探索,對整個行業來說是非常有價值的。活動最後,楊瀾對愛尚計劃給出了寄語:愛是做到,愛是連接。

楊瀾對話愛尚計劃:愛是做到,愛是連接

少年強則中國強,孩子們在愛上課堂朗誦《少年中國說》,致敬公益教育

治貧先治愚、扶貧必扶智。教育是縮小收入差距、提高貧困地區人口收入水平的重要因素。像愛尚計劃、陽光未來公益基金這類公益項目,並不僅僅是改善留守兒童個流動兒童就學環境和課堂質量的行為,而且是通過模式化的方式,策略性地助力教育公平的實現。堅持公益助學不僅能夠為師資、物資匱乏的貧困山區輸入教育資源,也能夠促使志願者在參與的過程中得到成長。同時,還能激發更多人關注中國教育事業,進而共同推動農村兒童教育問題的改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