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外賣咖啡,半年開500多家店,融資2億元,這家公司什麼來頭?

電影《葉問》中,有這樣一個橋段:北方武師金山,為了能揚名立萬,博得佛山市民的認同,決意挑戰不問世事的葉問,且闖入葉府家中,逼迫葉問出手。

做外賣咖啡,半年開500多家店,融資2億元,這家公司什麼來頭?

不只是電影,商戰中,想挑戰“老大”藉機上位的案例,比比皆是。

比如,從2018年3月開始,新潮傳媒開始不斷向外界釋放消息:決意挑戰電梯廣告行業的老大——分眾傳媒。新潮傳媒還對外公佈了一份《關於全面搶奪分眾億元級客戶的通知》的檄文,文中明確提到3點:

投放分眾傳媒金額超過1億的分眾客戶,與新潮傳媒的合夥人見面,可獲贈1000萬元的廣告資源;這些客戶只要與新潮傳媒合作,價格可以比分眾傳媒低50%;凡是搶下分眾傳媒的業務員,提成提高200%。

毫無徵兆,一場廣告業的血刃戰打響了:一方以戰利品重金打賞激勵戰士鬥志,擺出了拼刺刀的決心;另一方作為上市公司中的白馬股,家大業大,面對挑釁,只能站在城樓上呵斥兩聲,其股票也接連遭遇重挫。

做外賣咖啡,半年開500多家店,融資2億元,這家公司什麼來頭?

如出一轍,咖啡新秀“瑞幸咖啡”,採用同樣的招式,偷襲了星巴克

1 星巴克的一場遭遇戰

2018年6月4日,美國連鎖咖啡店巨頭星巴克公告稱,該公司現年64歲的星巴克董事長、執行總裁霍華德·舒爾茨宣佈將於6月26日正式退休。

也許,舒爾茨的退休想法在2017年已經萌生,那時的星巴克,雖然在美國市場呈現出了一些增長放緩的跡象,遭受到了投資者星星點點的抱怨,但星巴克在美國市場擁有14000家門店,具有強大的市場統治地位,這一點無可指責。

在中國市場上,星巴克也是一路披荊斬棘,並未遇到強大的競爭對手,門店也已經擴張至3000多家。

如此輝煌的業績數據,足以讓舒爾茨帶著商業傳奇人物的光環功成身退。但是,舒爾茨的繼任者凱文·約翰遜,心情肯定沒有那麼舒暢。

舒爾茨的傳奇生涯中,遇到過很多的挑戰者,比如精品咖啡品牌“藍瓶子”,但這些挑戰者似乎都很謹慎,不願暴露自己的戰略和野心,喜歡跟星巴克一起玩貪吃蛇的遊戲,或是隔著球網,跟星巴克打排球比賽。

做外賣咖啡,半年開500多家店,融資2億元,這家公司什麼來頭?

星巴克似乎也不認為這些挑戰者值得嚴肅對待

。比如,藍瓶子在獲得總額約1.2億美元的融資後,全球也僅開出30多家門店,且在2017年已被雀巢收購。

但是,這次凱文·約翰遜遇到的挑戰者——瑞幸咖啡就沒有那麼儒雅了,直接上來就是拳擊比賽。

2 瑞幸咖啡,什麼來頭?

成立於2017年的瑞幸咖啡,由原神州優車創始成員、COO錢治亞創建。

瑞幸咖啡給人的最大一個印象是,一個字——快

工商註冊信息顯示,瑞幸咖啡公司註冊於2017年10月31日。

2017年12月5日,瑞幸咖啡的第一家線下門店在北京望京開業,並聘請張震和湯唯作為代言人。

之後,瑞幸咖啡迅速擴張至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13個城市。

2018年5月8日,瑞幸咖啡宣佈開始正式營業

。短短半年時間,店面數已經超過500家。以店面數量統計,瑞幸咖啡以位居國內第二,規模僅次於星巴克

瑞幸咖啡披露,從今年1 月份至5月初,瑞幸咖啡在試營業期間累計完成訂單約300萬單,銷售咖啡約500萬杯,服務用戶超過130萬。

7月11日,瑞幸咖啡官方宣佈,獲得大鉦資本、愉悅資本、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和君聯資本的2億美元投資,投後估值10億美元。

用半年時間,瑞幸咖啡晉升為了獨角獸企業,這一速度也打破了國內最快成為獨角獸公司的記錄。

3 瑞幸咖啡憑什麼價值10億美元?

Costa、太平洋咖啡等咖啡品牌,已在國內市場經深耕多年,但始終未能呈現出挑戰星巴克的決心和實力。

做外賣咖啡,半年開500多家店,融資2億元,這家公司什麼來頭?

比如,Costa咖啡,2006年進入中國市場,目前在國內的店面數僅有400多家,而太平洋咖啡2011年進入國內市場,門店數也只有300多家。

這些咖啡品牌之所以沒有被星巴克嚴肅對待,很重要的原因是:它們與星巴克在同一緯度競爭,與星巴克走了相似的發展路徑,而且沒有太多的創新和顛覆性的產品或商業模式。但是星巴克早在1999年已經進入中國市場,在消費者心目中的認知已經固化,追隨者想採用相同的發展路徑,超越星巴克是幾無可能的。

另外,星巴克能夠在國內咖啡市場一騎絕塵的殺手鐧是,黃金交通區位+高能見度。星巴克依靠其品牌勢能,選址的位置往往佔據了商業地產的最佳的“金角”位置,在同一塊市場區域,競爭對手很難拿到優於星巴克的位置,從而星巴克如一個黑洞一樣,將顧客都吸走了。

但是,瑞幸等外賣咖啡品牌的出現,讓星巴克之前具備選址優勢消失了

。因為,瑞幸咖啡與星巴克的競爭,完全不在一個維度上:

第一,線上和線下的戰爭。

不可否認,星巴克的優勢在於線下門店的體驗,對於線上市場,星巴克一直保持謹慎的態度,還未曾涉足。但線上卻恰恰是瑞幸咖啡的主攻方向,比如,瑞幸咖啡目前全部採用線上下單的方式,即便是到店消費,也需要掃碼下單。

事實上,瑞幸咖啡主打線上,是因為他們看到了顧客的一個痛點:線下購買咖啡很不方便,這需要走到門店,有時候還需要排隊。

瑞幸咖啡也開設了很多店面,但主力店面主要為50至60平方米的小店,裝修很簡單,簡單擺幾張木桌木椅。另外,瑞幸咖啡的店面選址,並非是主流商圈,通常遠離高流量和高可見度的區域1-2條街道。店面也更多承擔線下取貨點的功能,這與星巴克定位的休閒、舒適的社交場所是非常不同的。

因為,在瑞幸咖啡的創始人錢治亞看來,“瑞幸咖啡的落腳點是咖啡本身,咖啡是主語,而文化環境是附屬”,而“有些品牌賣的貴、提供優質的空間,都是在刻意的給大家一些標籤”。

第二,教育用戶。

許多人不看好瑞幸咖啡的朋友,都會提出這樣的質疑:

中國人不太喜歡喝咖啡,而星巴克的消費者大多是因為商務、社交需求,談事情才喝咖啡的。

沒錯,公開數據顯示,歐洲國家每年人均消費咖啡700多杯;在美國,這個數字是400;而中國人每年人均消費的咖啡只有4~6杯,即使是在上海、北京這樣的一二線城市,每年人均咖啡消費也只有20杯

但是,在瑞幸咖啡看來,目前國人對咖啡消費數量少,也正說明增長的空間很大,因為國人對咖啡的消費習慣可以培養。

培養用戶的消費習慣,這正是瑞幸咖啡擅長的,因為瑞幸咖啡的團隊大多來自神州優車,網約車的補貼大戰,教育了許多用戶在線打車的習慣。

瑞幸咖啡幾乎全盤複製了網約車攻佔市場的打法——大量燒錢補貼。

在瑞幸咖啡看來,補貼是培養用戶習慣、改變固有認知,最有效的策略。因為瑞幸咖啡對用戶的定位很聚焦,寫字樓裡的白領們,這部分人群也正式網約車的忠實用戶,他們接受新事物的習慣,已經被驗證過了。

錢治亞也表示,瑞幸咖啡初期將投入10億元資金教育市場和推廣品牌。

第三,價格殺器。

如同淘寶網用免費打敗了eBay,小米手機用低價策略挑戰蘋果手機,瑞幸咖啡同樣在用低價策略,試圖改變市場的格局。

相較於星巴克35元左右的定價,瑞幸咖啡的定價只有25元,拿鐵的售價比星巴克低了近30%,而且在品牌推廣的前期,瑞幸咖啡採用了瘋狂的低價策略,比如“買二送一”、“買五贈五”,“外賣滿35元免運費”。

錢治亞也曾提到,價格貴是國內咖啡消費的另外一個痛點。但事實上,麥當勞的麥咖啡售價只有10幾塊,品牌似乎也一直不溫不火。

對於剛需的產品的,毫無疑問,價格是一大痛點。但對於非剛需的產品,品牌+品質+價格,才是痛點。

4 新零售的造“星”運動

和它的名字一樣,瑞幸咖啡在這個時間點誕生是非常幸運的。

如同區塊鏈,許多和區塊鏈題材相關的創業公司,大多估值可以以火箭的速度倍增。新零售也是如此,盒馬鮮生、超級物種、無人售貨機等新零售概念企業,也都獲得了較高的估值。

而瑞幸咖啡對自己的定位,也正是“新零售專業咖啡運營商”。

事實上,伴隨著消費升級,2017以來,飲品市場異常的火熱,大筆資金瘋狂地湧入這個行業:

2018年3月,連咖啡,宣佈獲得1.58億元的B+輪融資;

2018年3月,奈雪的茶,宣佈獲得了天圖資本投資的3億元A+輪融資,總融資額超過了4億元。

2018年4月,喜茶,宣佈獲得龍珠資本4億美元的B輪融資,總融資額已超過5億美元。

2018年7月,瑞幸咖啡融資2億美元。

...

另外,從去年至今,Teasoon、煮葉、有飲咖啡、萊杯咖啡、咖啡零點吧等飲品品牌,都已拿到融資。

5 挑戰星巴克

在許多場合,瑞幸咖啡並不忌諱提到自己的目標,就是要挑戰星巴克

有媒體報道,瑞幸咖啡開出3倍的工資挖星巴克的員工。

5月份,瑞幸咖啡曾發佈公開信,指責星巴克中國涉嫌利用市場支配地位,與物業簽署含有排他條款的租賃協議,業主即使有閒置店鋪也不能租賃給其他咖啡品牌;瑞幸咖啡供貨商還被要求“二選一”,不能給瑞幸咖啡供貨。

錢治亞也在一次公開場合坦言,“超越星巴克,確實是我們這個團隊創業的目標。人總是要有理想的,萬一實現了呢?”

餐魚相信瑞幸咖啡設定這樣的目標是有底氣的。

首先,瑞幸咖啡和星巴克的競爭,類似於共享單車和公交車的競爭,雖然雙方有重疊的用戶,但是消費場景是不一樣的。星巴克滿足商務、社交的場景需求,而瑞幸咖啡滿足消費者的自我需求。

第二,錢治亞曾提到,在此輪的2億美元融資之前,瑞幸咖啡沒有接受任何投資,部分資金來自於神州優車的董事長陸正耀的借款,而且瑞幸咖啡的團隊不多來自神州優車。作為上市公司的神州優車,從資金和人員方面都對瑞幸咖啡大力度的加持,背景實力不容小覷。

第三,外賣對餐飲市場的變革遠遠沒有結束。正如移動互聯網的出現,誕生了許多基於大的公司一樣,

大變革的時代,也是新興品牌崛起的最佳時機

但在此之前,也許瑞幸咖啡真的應該思考這樣一個問題:

中國白領們需要的究竟是一杯咖啡,還是一杯星巴克?

做外賣咖啡,半年開500多家店,融資2億元,這家公司什麼來頭?


分享到:


相關文章: